臭牡丹

臭牡丹
(《纲目拾遗》)

【异名】大红袍、臭八宝(《植物名实图考》),矮童子(《分类草药性》),大红花(《贵州民间方药集》),野朱桐、臭枫草、臭珠桐(《福建民间草药》),矮桐(《江西民间草药》),逢仙草(《湖南药物志》),臭灯桐、假真珠梧桐(《闽东本草》),臭树、臭草、鸡虱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茎、叶。

【植物形态】臭牡丹
落叶灌木,高1~2米。叶对生,广卵形,长10~20厘米,宽8~18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或近于截形,边缘有锯齿而稍带波状,上面深绿色而粗糙,具密集短毛,下面淡绿色而近于光滑,惟脉上有短柔毛,触之有臭气;叶柄长约8厘米。花蔷薇红色,有芳香,为顶生密集的头状聚伞花序,径约10厘米;花萼细小,漏斗形,先端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先端尖,外面密布短毛及腺点;花冠径约1.5厘米,下部合生成细管状,先端5裂,裂片线形以至长圆形;雄蕊4,花丝与花柱均伸出,花丝通常较花柱为短;子房上位,卵圆形。核果,外围有宿存的花萼。花期7~8月。果期9~10月。生长于湿润的林边、山沟及屋旁;亦有栽培。
分布河北、河南、陕西、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等地。

本植物的根(臭牡丹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季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

【性味】①《福建民间草药》:"辛,温,有小毒。"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辛。平。"

【功用主治】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治痈疽,疔疮,乳腺炎,关节炎,湿疹,牙痛,痔疮,脱肛。

①《纲目拾遗》:"洗痔疮,治疔,一切痈疽,脱肛。"

②《福建民间草药》:"活血散瘀,拔毒消痈。"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健脾,养血,平肝。治崩带及小儿疳气。"

④江西《草药手册》:"叶:有降压作用。"

⑤《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止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捣汁或入丸、散。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熏洗。

【选方】①治疔疮:苍耳、臭牡丹各一大握。捣烂,新汲水调服。泻下黑水愈。(《赤水玄珠》)

②治一切痈疽:臭牡丹枝叶捣烂罨之。(《纲目拾遗》)

③治痈肿发背:臭牡丹叶晒干。研极细末,蜂蜜调敷。未成脓者能内消,若溃后局部红热不退,疮口作痛者,用蜂蜜或麻油调敷,至红退痛止为度(阴疽忌用)。(《江西民间草药》)

④治乳腺炎:鲜臭牡丹叶半斤,蒲公英三钱,麦冬全草四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服。

⑤治肺脓疡,多发性疖肿:臭牡丹全草三两,鱼腥草一两。水煎服。

⑥治关节炎:臭牡丹鲜叶。绞汁,冲黄酒服,每天两次,每次一杯,连服二十天,如有好转,再续服至痊愈。

⑦治头痛:臭牡丹叶三钱,芎藭二钱,头花千金藤根一钱。水煎服。(④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⑧治疟疾:臭牡丹枝头嫩叶(晒干,研末)一两,生甘草末一钱。二味混合,饭和为丸如黄豆大。每服七丸,早晨用生姜汤送下。(《江西民间草药》)

⑨治火牙痛:鲜臭牡丹叶一至二两。煮豆腐服。(江西《草药手册》)

⑩治内外痔:臭牡丹叶四两。煎水,加食盐少许,放桶内,乘热熏患处,至水凉为度,渣再煎再熏,一日二次。(《江西民间草药》)

⑾治脱肛:臭牡丹叶适量。煎汤熏洗。(《陕西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湿疹及定位性药疹
取臭牡丹根茎叶晒干研粉,用时将药粉夹于单层纱布内,以温开水浸湿,敷于患处(并经常用温开水湿透纱布以保持湿润),每日湿敷1次。治疗湿疹25例,19例治愈(皮肤完全恢复正常),4例近愈(皮肤接近正常,仅有少量脱屑及痒感),7例好转(病变明显消退,痒感减轻),1例无效。定位性药疹10例,6例治愈,4例好转。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54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芙蓉菊根

    芙蓉菊根(《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芙蓉菊的根,植物形态详"香菊"条。 【化学成分】根和茎中含蒲公英赛醇乙酸酯、蒲公英赛酮和蒲公英赛醇。 【性味】《福建中草药》:"辛苦,…

  • 再生稻

    再生稻(《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异名】怀胎草(《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收割后的再生苗的全株。植物形态详"粳米"条。 【采集】秋季采收。 【功用主治】化积除湿,宽…

  • 青葙

    青葙(《本经》) 【异名】草蒿、萋蒿(《本经》),昆仑草(《唐本草》),野鸡冠、鸡冠苋(《纲目》),狼尾巴果、鸡冠菜、土鸡冠(《江苏植药志》),狐狸尾、指天笔(《南宁市药物志》),…

  • 土蜂子

    土蜂子(《本经》) 【来源】为土蜂科昆虫土蜂的幼虫。原动物详"土蜂"条。 【性味】甘。凉,有毒。 ①《日华子本草》:"凉,有毒。" ②《纲目》:"甘,平,有毒。" 【功用主治】治痈…

  • 蜡梅花

    蜡梅花(《纲目》) 【异名】腊梅花(《救荒本草》),黄梅花(《纲目》),铁筷子花、雪里花(《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为蜡梅科植物蜡梅的花蕾。 【植物形态】蜡梅(《纲目》),又名…

  • 马桂花

    马桂花(《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力紫金牛科植物长圆叶酸藤子的果实。 【植物形态】长圆叶酸藤子,又名:断骨藤、多脉信筒子。藤状灌木,高1~2米。茎圆柱形,通常直立,黄褐色,有…

  • 白茅根

    白茅根(《本草经集注》) 【异名】茅根、兰根、茹根(《本经》),地菅、地筋、兼杜(《别录》),白花茅根(《日华子本草》),地节根(《青海药材》),茅草根(《江苏植药志》),坚草根、…

  • 海粉_海粉的禁忌_海粉的适用范围

    基础信息 别名:红海粉、海粉丝、海挂面 性味:味甘;咸;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软坚消痰。主肺燥喘咳;鼻衄,瘿瘤;瘰疬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兔科动物蓝斑背肛海兔的卵群带…

  • 茺蔚子_茺蔚子的功效与作用_茺蔚子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益母子、冲玉子、益母草子、小胡麻 性味:味甘;辛;性微寒;上毒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清肝明目。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滞腹痛;肝热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目生翳…

  • 鸡爪草

    鸡爪草(《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鸡爪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鸡爪草多年生草本,高20~45厘米。全株无毛。不分枝或上部分枝。基生叶约3;叶片五角形,长2~3厘米,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