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风散

吹风散
(《文山中草药》)

【异名】水灯盏、细风藤(《广西药植名录》),红大风藤,红十八症、大钻(《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冷饭藤的藤或根。

【植物形态】冷饭藤,又名:饭团藤。
常绿木质藤本。根的表皮灰褐色,内红色、有香气。茎有松而厚的软木塞样栓皮,除去外皮呈红色。根与茎切断吹之均可通气。叶互生,革质,光滑肥厚,绿色,长圆状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6~10厘米,宽3~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阔急尖,全缘;嫩叶揉之微粘手。花红色或黄色,单生于叶腋内。雄花花被12~13片,雄蕊约25,雄蕊柱圆球状;雌花花被与雄花相似,雌蕊群由35~50心皮组成。聚合果近球形或椭圆形,直径1.2~2厘米,熟时红色。种子肾形。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生于山坡疏林中、沟边湿润处。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文山中草药》:"甘,温。"

【功用主治】祛风湿,和肠胃,行气上痛。治感冒,风湿痹痛,腹泻,呕吐,跌打损伤。

①《广西药植名录》:"根、茎:治风湿,跌打,刀伤,蛇伤。"

②《文山中草药》:"藤:行气止痛,祛风除湿。治肠胃炎,感冒,跌打损伤,风湿疼痛,骨折。"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肠炎,感冒:吹风散三至五钱。水煎服,日服二次。

②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吹风散干藤粉末适量,调醋外敷患处;亦可内服、煎汤或泡酒。

③治骨折(复位后,小夹板固定):吹风散鲜叶适量,捣烂包敷患处。(选方出《文山中草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56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菊花苗

    菊花苗(《得配本草》) 【异名】玉英(《金匮玉函方》)。 【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幼嫩茎叶。植物形态详"菊花"条。 【采集】初夏采,阴干。 【性味】《本草求原》:"甘微苦,凉。" 【…

  • 白僵蚕

    白僵蚕(《本经》) 【异名】僵蚕(《千金方》),天虫(《药材资料汇编》),僵虫(《河北药材》)。 【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动物形态详"原蚕蛾"条…

  • 栗叶

    栗叶(《滇南本草》)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叶,植物形态详"栗子"条。 【功用主治】①《滇南本草》:"治喉疔火毒,煎服(二至三钱)。" ②《现代实用中药》:"为收敛剂。外用涂漆疮…

  • 小飞扬草

    小飞扬草(《生草药性备药》) 【异名】飞扬草(《岭南采药录》),痢子草、乳汁草(《岭南草药志》),痢疾草(《广东中药》),细叶飞扬草、小乳汁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

  • 代代花枳壳

      代代花枳壳  FructusCitriAurantiiAmarae  (英)BitterOrangeFruit  【别名】 代代、代代圆、苏枳壳。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代…

  • 昆明鸡脚黄连

    昆明鸡脚黄连(《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土黄连、鸡脚刺、三棵针(《云南中草药》),鸡脚黄连(《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昆明小檗的根。 【植物形态】昆明小檗…

  • 蜀葵苗_蜀葵苗吃多了拉肚子吗_蜀葵苗的服用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葵茎、赤葵茎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热毒下痢;淋证;无名肿毒;水炎烫伤;金疮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Althaearosea…

  • 仙茅

    仙茅(《海药本草》) 【异名】独茅根、茅爪子、婆罗门参(《开宝本草》),独脚仙茅、蟠龙草(《生草药性备要》),风苔草、冷饭草(《质问本草》),小地棕根(《草木便方》),地棕根(《分…

  • 五瓣寄生

    五瓣寄生(《广西药植名录》) 【异名】桂花寄生、木棉寄生、袖桐寄生、杉木寄生(《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桑寄生科植物五瓣寄生的枝叶。 【植物形态】五瓣寄生常绿灌木,枝粗壮,无…

  • 吴茱萸根

    吴茱萸根(《本经》)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根或根的韧皮部。植物形态详"吴茱萸"条。 【采集】9~10月采收。 【性味】《纲目》:"辛苦,热,无毒。" 【功用主治】行气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