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黄

豆黄
(《食疗本草》)

【异名】大豆黄(《干金方》)。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皮黑色的种子(黑大豆)蒸罨加工而成。

【制法】《纲目》:"用黑大豆一斗,蒸熟,铺席上,以蒿覆之,如盫酱法,待上黄,取出晒干,捣末收用。"

【性味】《纲目》:"甘,温,无毒。"

【功用主治】①孟诜:"主湿痹、膝痛,五藏不足气,胃气结积;益气,润肌肤。末之收盛,炼猪膏为丸服之,能肥健人。"

②《纲目》:"生嚼涂阴痒汗出。"

【选方】①治脾气弱,不下食,饵此以当食:大豆黄二升,大麻子三升(熬令香)。上二味,治下筛,饮和服一合,日四、五,任情多少。(《千金方》麻豆散)

②治跌打、头眼青肿:大豆黄末,和敷之。(《千金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56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水飞蓟_水飞蓟可以入药吗_水飞蓟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水飞雉、奶蓟、老鼠簕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疏肝利胆。主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胆石症;胆管炎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水飞蓟的瘦果。 …

  • 尾花细辛_尾花细辛的功效与作用_尾花细辛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白三百棒、白马蹄香、魂筒草、铁螃蟹、花脸细辛、小麻药、土细辛、蜘蛛香、金耳环、马蹄香、马蹄金、白倒插花 性味:辛;微苦;温;小毒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化痰止咳;消肿…

  • 当归

    【中文名】 当归(《本经》) 【当归类别】 根类 【当归异名】 干归(《本经》)。 【当归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植物形态】 当归,又名:薜、山蕲、白蕲(《尔雅》),文无…

    06/08/2025
  • 侧柏叶

    侧柏叶(《药性论》) 【异名】柏叶(《金匮要略》),丛柏叶(《闽东本草》)。 【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嫩枝与叶。 【植物形态】侧柏(《药性论》)又名:柏(《诗经》),扁柏(《滇南本…

  • 地梢瓜_地梢瓜是如何帮助病人的_地梢瓜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女青、山角、地瓜儿、羊不奶果、小丝瓜、浮瓢棵、老瓜瓢、沙奶奶、马奶奶、沙奶草、细叶牛皮消、雀瓜、罗汉草、地瓜子、地葛、地瓜瓢、盘龙草、牛梢瓜、羊奶草、羊巴奶 性味:…

  • 绿豆升麻

    绿豆升麻(《贵州草药》) 【异名】马尾升麻。 【来源】为毛茛种植物类叶升麻的根茎。 【植物形态】类叶升麻多年生草本,高50~70厘米。根茎块状,须根多数,粗短,黑褐色。茎绿色,直立…

  • 顾笋

    顾笋(汪颖《食物本草》)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顾竹的苗。 【植物形态】顾竹(《唐本草》),又名:桂竹(《本草图经》)。秆直立,高10~20米,直径3~8厘米,绿色,幼时被以白色蜡粉…

  • 光叶海桐叶_光叶海桐叶的副作用_光叶海桐叶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一朵云叶 性味:苦、辛,微温。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止血。主毒蛇咬伤;痈肿疮疖;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桐花科植物光叶海桐的叶。 原形态:…

  • 榆蘑

    榆蘑(《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侧耳科植物金顶蘑的子实体。 【植物形态】金顶蘑子实体丛生。菌盖佛手黄至草黄色,光滑,漏斗形,宽3~10厘米;菌肉白色,肉质,具香味;柄偏生,白色,…

  • 夏蜡梅

    夏蜡梅(《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牡丹木、大叶柴。 【来源】为蜡梅科植物夏蜡梅的花和根。 【植物形态】夏蜡梅落叶灌木,高1~3米。树皮灰白色或灰褐色,皮孔隆起。叶对生,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