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鱼藤

毒鱼藤
(《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白药根、雷公藤蹄(《岭南草药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毛蕊鸡血藤的根、茎、叶。

【植物形态】毛蕊鸡血藤
攀援灌木。茎有纵,纹和皮孔,嫩枝被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1,倒卵形、卵形或长椭圆形,长5~16厘米,宽3~6.5厘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楔形或钝,上面无毛,下面被黄色或褐色柔毛。总状花序腋生,有时为顶生的圆锥花序,长10~25厘米,被黄褐色柔毛;花长1.5厘米,花梗和萼片被黄褐色柔毛;花冠粉红色,旗瓣背面被金黄色茸毛,基部无胼胝状附属物,翼瓣基部两侧有短耳,与龙骨瓣背面各被长硬毛一束;雄蕊一束;雌蕊密被柔毛。荚果长椭圆形,长5~9厘米,近无毛。花期5~7月。
生于半荫蔽的疏林中或溪畔的灌丛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味苦,有大毒。

【功用主治】外用,杀虫止痒,逐湿痹。

【宜忌】不可内服。

【选方】①治游走性关节炎:(毒)鱼藤五钱,南天仙子(进口品种)适量。共研末,先将(毒)鱼藤以开水一杯浸渍,后入天仙子粉,即成糊状,敷于患处。

②治湿癞:(毒)鱼藤二两,白醋四两。上药煎水,每日洗一次,连洗二日。(性味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57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土黄连

    土黄连(《滇南本草》) 【别名】鸡足黄连(《昆明药植调查报告,),三颗针(《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九莲小檗或湖北小檗的根或茎叶。 【植物形态】①九莲小檗,又名:…

  • 川防风_川防风治什么病_川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竹节防风、毛前胡、西风土藁本、防风 性味:味辛;微甘;性微温 功能主治:发表;祛风;胜湿;止痛。主风寒感冒;感冒夹湿;头痛;昏眩;寒湿腹痛;泄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

  • 沙塘木

    沙塘木(《广西药植名录》) 【异名】降真香(《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山油柑的心材或根。 【植物形态】山油柑,又名:甜糖、水浓叶、山橘。常绿乔木,高约10米。幼枝及…

  • 山葛薯

    山葛薯(《南宁市药物志》) 【异名】山萝卜(《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韩氏蝶豆的块根。 【植物形态】韩氏蝶豆,又名:立蝶豆、山岗荚、白花蝶豆、假沙葛。亚灌木状草本,高…

  • 朴树叶

    朴树叶(《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榆科植物朴树的叶片,植物形态详"朴树皮"条。 【功用主治】叶汁,治漆疮。

  • 蝉花

    蝉花(《本草图经》) 【异名】虫花(《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大蝉草的分生孢子阶段即蝉棒束孢菌及其寄主山蝉幼虫的干燥体。 【植物形态】蝉棒束孢菌孢梗束丛生,由蝉幼虫…

  • 川贝母―暗紫贝母

      川贝母―暗紫贝母 BulbusFritillariaeUnibracteatae  (英) UnibractFritillaryBulb  【别名】 乌花贝母、松贝母。   【…

  • 野葡萄根1

    野葡萄根1(《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秋葡萄或刺葡萄的根。 【植物形态】①秋葡萄落叶藤本,茎粗壮;幼枝带紫红色,具羊毛状细毛及黑褐色腺状刚毛;冬芽卵形,先端钝圆。叶互生…

  • 岩黄连

    岩黄连(《贵州草药》) 【异名】岩胡。 【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岩黄连的根。 【植物形态】岩黄连多年生草本。根倒圆锥形,肉质。茎单一或丛生,高15~20厘米。叶互生,基生叶柄较长:叶片…

  • 泡桐木皮

    泡桐木皮(《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灰楸的树皮。 【植物形态】灰楸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粗糙,灰褐色至灰白色,有纵纹及裂隙,并有少数圆形突起的皮孔;幼枝灰褐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