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千里

独行千里
(《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异名】扣钮子(《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来源】为白花菜科植物膜叶槌果藤的根及叶。

【植物形态】膜叶槌果藤
藤状灌木,全株无毛。枝或有小刺。叶互生,长圆形至披针形,长7~12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侧脉7~9对,和网脉在叶两面均凸起;叶柄长约6毫米,托叶两枚变刺。花白色,1~4朵在叶腋稍上方排成一短纵列;花柄长1~1.5厘米;萼片4,卵形,长4~5毫米;花瓣4,狭长圆形,长7~8毫米;雄蕊20~30,生于雌蕊柄基部;子房柄长15~20毫米。浆果球形,径8~12毫米,先端有短喙。花期4月。
生林中或灌丛中。分布我国东南部至南部各地。

【采集】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化学成分】茎枝含生物碱、氨基酸、有机酸。

【性味】《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苦涩,温,有小毒。"

【功用主治】《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破血散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治跌打肿痛,咽喉肿痛,腹痛,牙痛,风湿骨痛,筋骨不舒,闭经,止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钱(小儿3~5分)。外用:研末调敷或浸酒搽。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58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木兰皮

    木兰皮(《别录》·《本经》原作木兰) 【异名】姜朴(《中药志》)。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辛夷的树皮。植物形态详"辛夷"条。 【性味】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无毒。…

  • 藤杜仲

    藤杜仲(《陆川本草》) 【异名】土杜仲(《广西中兽医药植》),红杜仲(《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杜仲藤或毛杜仲藤的茎或根。 【植物形态】①杜仲藤,又名:结衣藤、九…

  • 虾蟆皮

    虾蟆皮(《纲目拾遗》) 【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皮。动物形态详"虾蟆"条。 【功用主治】治疖肿,瘰疬。 【选方】①治头上软疖:虾蟆剥皮贴之。(《活幼全书》) ②治瘰疬脓巳尽,肿已平…

  • 蛾药

    蛾药(《云南中草药》) 【异名】火把花、火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华火绒草的根。 【植物形态】华火绒草,又名:中国火绒草。宿根簇生草本,高30~80厘米,全体密生絮状绵毛,根茎短,…

  • 柑_柑治咳嗽吗_柑可以和牛奶一起吃吗

    基础信息 别名:金实、柑子、木奴、瑞金奴、桶柑、蜜桶柑、招柑 性味:苦;酸;凉 功能主治:清热止津;醒酒利尿。主胸隔烦热;口渴欲饮;醉酒;小便不利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

  • 九头草

    九头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别名】小九股牛。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九头草的根。 【植物形态】九头草多年生草本,高33~57厘米。根条状,直下生,长可近32厘米,根头处留有茎基…

  • 鼠曲草

    鼠曲草(《本草拾遗》) 【异名】鼠耳、无心草(《别录》),鼠耳草、香茅(《本草拾遗》),蚍蜉酒草(《酉阳杂俎》),黄花白艾(《履巉岩本草》),佛耳草(《脾胃论》),茸母(邵桂子《雪…

  • 檀根

    檀根(《本草拾遗》) 【来源】为豆科植物黄檀的根皮。 【植物形态】黄檀,又名:檀、水檀(《本草拾遗》),望水檀(《群芳谱》)。乔木,高7~20米。树皮暗灰色,粗糙而成薄片剥落;小枝…

  • 赤铜屑

    赤铜屑(《唐本草》) 【异名】热铜末(《圣惠方》),铜末(《朝野佥载》),铜落、铜花、铜粉、铜砂(《纲目》),红铜未(《本草汇言》)。 【来源】为煅铜时打落的铜屑。 【制法】《纲目…

  • 箭杆杨_箭杆杨的副作用_箭杆杨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钻天杨、白杨树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凉血解毒。主风湿痹痛;脚气肿;肝炎;痢疾;烧烫伤;疥癣秃疮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箭杆杨的树皮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