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根

大青根
(《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臭根、野地骨(《福建民间草药》),土地骨皮(《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的根。

【植物形态】路边青,又名:大青(《别录》),淡婆婆(《植物名实图考》),青草心,山尾花、山漆、猪屎青、鸭公青、鸡屎菜、鬼灯火、牛耳青、绿豆青、臭大青、大百解。
落叶小灌木。枝条黄褐色,幼时有毛。单叶对生;叶柄被白色短软毛,上面沟状;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6~14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圆形至渐尖,全缘,罕有锯齿。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总花梗长5~7厘米;苞片线形,对生;花萼钟状,外被黄褐色细毛,裂片5,三角形;花冠管状,白色,外面有毛,裂片5,长圆形;雄蕊4,着生于花管喉部,花药背着生,花丝细长;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细长,柱头两裂。浆果,球形或倒卵圆形,基部具宿存萼。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于荒地、低丘陵地的草丛中或疏林下。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叶或带幼枝的叶(大青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苦,寒。

①《陆川本草》:"性凉,微苦。"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乙脑,流脑,感冒高热,头痛,肠炎,痢疾,黄疸,齿痛,鼻衄,咽喉肿痛。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偏头风。"

②《广西野生资源植物》:"洗烂疮。"

③《福建民间草药》:"消炎镇痛,除湿祛风。"

④《陆川本草》:"凉血退热,解皮肤热毒。治斑疹,血瘙,蜈蚣咬伤。"

⑤《衡山民间草药》:"治痢疾,麻疹后之口腔炎,热病头痛。"

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散瘀止血。治肠炎,菌痢,咽喉炎,扁桃腺炎,腮腺炎,感冒发热,齿龈出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乙脑,流脑,感冒发热,腮腺炎:大青根二两。水煎服,每日二剂。(《江西草药》)

②治热痢:大青根三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茹物志》)

③治偏头痛:大青根一至二两。酌加水煎,饭前服。(《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偏正头痛,高血压头痛:大青根、臭牡丹根各-两,鸡蛋二个。水煎,吃蛋和汤。(《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高热头痛等症:大青根五钱至一两,生石膏一两五钱至二两。水煎服。(《中医药研究资料汇编》)

⑥治风湿性关节痛:大青根一至二两,猪脚一只。酌加酒、水各半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⑦治肠风下血:大青根、苦参。水煎服。

⑧治顽固鼻衄:大青根、山茅、藕汁。同煎服。

⑨治麻疹以后之烦乱,咳嗽痰多:大青根一两,淡竹叶(有小块根者)五钱,桑叶二钱,栀子五钱。煎汁代茶。(⑦方以下出《中医药研究资料汇编》)

⑩治黄疸:大青根一、二两,猪肝二两,百草霜(农村烧茅柴的锅底烟灰)三钱。加水同煎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⑾治胃火齿痛:大青根一、二两。水煎去渣取汤,以汤同鸭蛋两个煮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61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蛇眼草

    蛇眼草(《云南中草药》) 【异名】大麻草、粉草(《云南中草药》),雨过天膏(《云南中草药选》),鸢尾叶风毛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为菊科植物线叶风毛菊的全草或根。 【…

  • 黄大豆

    黄大豆(宁原《食鉴本草》) 【异名】黄豆(《日用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皮黄色的种子。植物形态详"黑大豆"条。 【化学成分】参见"黑大豆"条。 【性味】甘,平。 ①《…

  • 淡竹叶_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_淡竹叶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竹叶门冬青、迷身草、山鸡米、金竹叶、长竹叶、山冬、地竹、淡竹米、林下竹 性味:甘;淡;寒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利尿。主烦热口渴;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儿惊啼;小便…

  • 石桢楠根

    石桢楠根(《峨嵋药植》) 【来源】为樟科植物四川钓樟的根。 【植物形态】四川钓樟,又名:石桢楠、兰花树。乔木,高达17米。叶纸质,线状长椭圆形,长14~16厘米,宽2~3厘米,基部…

  • 黄藨根

    黄藨根(《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切头悬钩子的根。植物形态详"黄藨叶"条。 【采集】8~9月采收。 【性味】性平,味咸酸,无毒。 【功用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治吐血…

  • 灰藋

    灰藋(《雷公炮炙论》) 【异名】金锁天(《雷公炮炙论》),灰藜、水落藜(《救荒本草》),灰条(《野菜谱》),灰涤菜(《纲目》),灰蒴、灰苋(《医林纂要》),灰苋菜(《草木便方》),…

  • 鳢鱼胆

    鳢鱼胆(《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胆,动物形态详"鳢鱼"条。 【采集】腊月采取,阴干。 【性味】苦甘,寒, ①《日华子本草》:"甘。" ②《纲目》:"甘,平。" ③…

  • 竹叶马豆

    竹叶马豆(《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铁马豆(《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细叶牧地香豌豆的全草。 【植物形态】细叶枚地香豌豆多年生草本,高约30~90厘米。茎直…

  • 翠羽草

    翠羽草(《纲目拾遗》) 【异名】金鸡独立草(《王安卿采药志》),翠翎草、矮脚凤毛(《汪连仕采药书》),孔雀花(《粤志》).神锦花、鹤翎草、凤尾草、开屏风毛(《纲目拾遗》),龙须、剑…

  • 白梅

    白梅(《本草经集注》) 【异名】盐梅(《尚书》),霜梅(《纲目》),白霜梅(《本草便读》)。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经盐渍而成。植物形态详"乌梅"条。 【制法】《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