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核

肥皂核
(《纲目》)

【异名】肥皂子(《药材学》)。

【来源】为豆科植物肥皂荚的种子。植物形态详"肥皂荚"条。

【采集】9~10月间采取果实,干燥后剥取种子,晒干,置干燥处,防蛀。

【药材】干燥种子呈类球形,一端略狭尖,长1.5~2厘米,阔1.5~1.8厘米,厚1~1.2厘米。外皮黑色,光滑,种脐位于尖端呈棕色点状。剥开种皮,见白色子叶2片。以个大、黑褐色、饱满坚实、有光泽、无霉蛀者为佳。

【性味】《纲目》:"甘,温,无毒。"

【功用主治】吐顽痰,治风秘,下痢,疮,癣。

①《纲目》:"除风气。"

②《本经逢原》:"治大肠风秘。"

③《本草求真》:"治头面霉疮。"

④《本草求原》:"吐顽痰。"

⑤《药材学》:"治风湿,下痢,疮癣,淋疾。又用为祛痰剂、利尿剂。"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67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鲤鱼鳞

    鲤鱼鳞(《食疗本草》) 【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鳞片,动物形态详"鲤鱼"条。 【化学成分】鱼鳞是皮肤的真皮生成的骨质,其基质由胶原变来,化学上属于一种硬蛋白,定名鱼鳞硬蛋白,但性质…

  • 竹砂仁_竹砂仁怎么入药_竹砂仁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竹果、竹红菌、竹花、竹生小肉座菌 性味:辛;涩;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止痒。主风湿性关节炎;外阴白斑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肉座菌科真菌竹小肉座菌的子座…

  • 波罗蜜

    波罗蜜(《纲目》) 【异名】婆那娑、阿蔀亸(《酉阳杂俎》),曩伽结(《纲目》),优珠昙、天婆罗(《中国树木分类学》),树婆罗(《广州植物志》),牛肚子果(《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 八角枫根_八角枫根的功效和作用_八角枫根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白龙须、白金条、白筋条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瘀止痛。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枫科植…

  • 骆驼肉

    骆驼肉(《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肉,动物形态详"骆驼脂"条。 【性味】甘,温。 ①《日华子本草》:"温。" ②《纲目》:"甘,温,无毒。" 【功用主治】①《日华…

  • 鱼藤

    鱼藤(《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毒鱼藤(李承祜《生药学》),篓藤(《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来源】为豆科植物鱼藤的根或全草。 【植物形态】鱼藤攀援灌木,全体秃净。单数羽状复叶,…

  • 小柿子叶

    小柿子叶(《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小叶黑面叶的叶。植物形态详"小柿子"条。 【采集】全年可采。 【功用主治】《云南中草药》:"治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烧伤。" ②《云…

  • 南天竹根

    南天竹根(《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土黄连(《广西中药志》),钻石黄、山黄连(《重庆草药》),鸡爪黄连、山黄芩(《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根,植物形态详"南…

  • 骨碎补毛

    骨碎补毛(《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或中华槲蕨根茎上的鳞片。植物形态详"骨碎补"条。 【功用主治】治外伤出血及火伤。 【选方】①治外伤出血:骨碎补根皮上的线形鳞…

  • 巴戟天_巴戟天的功效和作用_巴戟天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巴戟、巴吉天、戟天、巴戟肉、鸡肠风、猫肠筋、兔儿肠 性味:辛甘;温 功能主治:补肾助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主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宫冷不孕;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