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消

隔山消
(《纲目》)

【异名】隔山撬(《分类草药性》),隔山锹(《天宝本草》)。

【来源】为萝藦科植物耳叶牛皮消的块根。植物形态详"飞来鹤"条。

【采集】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药材】干燥块根呈圆柱形,微弯曲,长约10~20厘米,直径约2~3厘米。外表黄褐色或红棕色,栓皮粗糙,有明显纵横皱纹,皮孔横长突起,栓皮破裂处露出黄白色的木质部。质坚硬,断面淡黄棕色,粉质,有辐射状花纹及鲜黄色孔点。气无,味先苦后甜。
产四川、江苏、江西等地。本品在江苏作白首乌使用。

【化学成分】根含淀粉44%,又含皂甙。

【性味】①《贵阳民间药草》:"甘苦,平,无毒。"

②《陕西中草药》:"甘微辛,平。"

【功用主治】养阴补虚,健脾消食。治虚损劳伤,痢疾,疳积,胃痛饱胀,白带,疮癣。

①《纲目》:"主腹胀积滞。"

②《草木便方》:"醋磨涂癣。"

③《分类草药性》:"消食积,下乳,补虚弱。"

④《贵州民间方药集》:"外用治疮毒、鱼口。"

⑤《陕西中草药》:"滋阴养血,健脾顺气,镇静止痛,催乳。治胃痛腹胀,虚劳,肾虚腰痛,阳萎,小儿痞块,白带,乳汁不足。"

⑥《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肾炎水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⑦《江西草药》:"清热解毒,顺气止痢。"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鲜者0.5~1两);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磨汁涂。

【选方】①治痢疾:耳叶牛皮消根一两。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②治食积饱胀:隔山消一钱。打成粉子,用开水吞服,每天一次。(贵州《常用民间草药手册》)

③治胃气痛,年久未愈:隔山消二钱,万年荞一钱。打成细粉,每天三次,每次用开水吞一钱。(贵州《常用民间草药手册》)

④治多年老胃病:隔山消一两,鸡屎藤五钱。炖猪肉服。(《贵阳民间药草》)

⑤治气膈噎食,转食:隔山消二两,鸡肫皮一两,牛胆南星、朱砂各一两,急性子二钱。为末,炼蜜丸,小豆大。每服一钱,淡姜汤下。(《孙天仁集效方》)

⑥治小儿痞块:隔山撬一两。煎水加白糖当茶喝,每日三、五次。(《陕西中草药》)

⑦治小儿疳疾,隔食,并能开胃健脾:隔山消、苦荞头、鸡屎藤、马蹄草、鱼鳅串、侧耳根。研末,加石柑子叶、鸡内金,蒸鸡子服。(《四川中药志》)

⑧治食疟:隔山消(细末)五分,地枯牛三个(去头、脚,焙焦,研末)。混合,用米汁送下。(《贵阳民间药草》)

⑨催乳:隔山撬一两。炖肉吃。(《陕西中草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81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桑白皮_桑白皮的功效_桑白皮有医用价值吗

    基础信息 别名:桑根白皮、白桑皮桑桑皮、根皮 性味:甘;辛;性寒 功能主治: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主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

  • 金花菜

    金花菜(《贵州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细叶百脉根的全草。 【植物形态】细叶百脉根多年生草本,高12~30厘米。茎丛生,有棱,疏被白色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枚,基部2小叶较顶…

  • 南蛇藤叶

    南蛇藤叶(《中国药植志》) 【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南蛇藤的叶片,植物形态详"南蛇藤"条。 【化学成分】含5种黄酮甙:山柰酚-7-鼠李糖甙,山柰酚-3,7-二鼠李糖甙,山柰酚-3-葡萄…

  • 苦豆根

    苦豆根(《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异名】秦头(《中田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扫雪苗、紫云英、山胡麻、草木犀状紫云英(《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来源】为豆科植物草木犀状黄芪…

  • 牛耳枫根

    牛耳枫根(《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交让木科植物牛耳枫的根,植物形态详"牛耳枫子"条。 【采集】随时可采,晒干,切片。 【性味】①《南宁市药物志》:"微苦,平,无毒。" ②广州部…

  • 枫香树根

    枫香树根(《纲目》) 【异名】枫果根、杜东根(《福建民间实用草药》)。 【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的树根,植物形态详"路路通"条。 【性味】《泉州本草》:"辛苦,性平,无毒。" 【…

  • 腾草

    腾草(《别录》) 【来源】为姜科植物腾荷的叶,植物形态详"腾荷"条。 【性味】①《别录》:"味苦,寒,无毒。" ②《千金翼?本草》:"味甘苦,寒,无毒。" ③《日华子本草》:"平。…

  • 小叶枇杷

    小叶枇杷(《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 【异名】白香柴(《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黄花杜鹃(《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烈香杜鹃的叶。 【植…

  • 蜂蜜

    蜂蜜(《纲目》) 【异名】石蜜、石始(《本经》),食蜜(《伤寒论》),蜜(《金匮要略》),白蜜(《药性论》),白沙蜜(《本草衍义》),蜜糖(《本草蒙筌》),沙蜜、蜂糖(《纲目》)。…

  • 油柑虫节

    油柑虫节(《岭南采药录》) 【异名】油甘子虫瘿(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柑树枝上的虫瘿。植物形态详"庵摩勒"条。 【采集】在虫未爬出前采回,用沸水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