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芽

谷芽
(《纲目》)

【异名】蘖米(《别录》),谷蘖(《澹寮方》),稻蘖(《纲目》),稻芽(《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的成熟果实,经加工而发芽者。植物形态详"粳米"条。

【制法】取拣净的稻谷,用水浸泡1~2天,捞出置容器中,上盖潮湿蒲包,每日淋水,保持湿润,至初生根(俗称芽)长约3~6毫米时,取出晒干。

【药材】干燥的谷芽,呈长椭圆形而扁,两端略尖,长7~9毫米,宽3~4毫米,外稃包围果实,表面黄色,坚硬,具短细毛,有脉5条。基部有白色线形的浆片2枚,长约2毫米,其中由一个浆片的内侧伸出1~3条淡黄色弯曲的须根(初生根)。剥去外稃,内含白米1粒,质坚,断面白色,有粉性。气无,味微甘。以粒饱满、均匀、色黄、无杂质者为佳。
全国产稻区均有生产,而以南方早稻谷加工的谷芽为好。

华北地区习惯以禾本科植物粟的颖果,发芽后作谷芽用。参见"粟芽"条。

【化学成分】含淀粉、蛋白质、脂肪、淀粉酶及维生素等。

【炮制】炒谷芽: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并大部爆裂,取出放凉。焦谷芽:将谷芽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微喷清水,取出风干。

【性味】甘,温。

①《纲目》:"甘,温,无毒。"

②《本草经疏》:"味苦,无毒。"

【归经】入脾、胃经。

①《本草汇言》:"通入脾、胃二经。"

②《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

③《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功用主治】健脾开胃,和中消食。治宿食不化,胀满,泄泻,不思饮食。

①《纲目》:"快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②《食物本草会纂》:"除烦消食。"

③《中药材手册》:"治脾虚,心胃痛,胀满,热毒下痢,烦渴,消瘦。"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选方】①启脾进食:谷蘖四两,为末,入姜汁、盐少许,和作饼,焙干;入炙甘草、砂仁、白术(麸炒)各一两。为末,白汤点服之,或丸服。(《澹寮方》谷神丸)

②脾胃虚弱泄泻:茯苓、芡实、建曲、查肉、扁豆、泽泻、谷芽、甘草。(《麻疹集成》健脾止泻汤)

③消食,健脾,开胃,和中,生津液,益元气。治病后脾土不健者:谷芽蒸露,用以代茶。(《中国医学大辞典》谷芽露)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86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小锐蓄

    小锐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蓼科植物腋花蓼的全株。 【植物形态】腋花蓼一年生草本。茎匍伏状,多分枝,长15~30厘米;枝披散,柔弱,平滑或具白色略粗糙的线条,节间通…

  • 胡芦巴

    【中药名称】胡芦巴(《嘉祐本草》) 【异名】葫芦巴(侯宁极《药谱》),苦豆(《饮膳正要》),芦巴(《本草原始》),胡巴(《本草求真》),季豆(《东北药植志》),小木夏、香豆子(《新…

  • 蟛蜞

    蟛蜞(《本草经集注》) 【异名】螃蜞(《集韵》)。 【来源】为方蟹科动物无齿相手蟹或其同属近缘动物的肉、内脏和脂肪。 【动物形态】无齿相手蟹全体被坚硬的甲壳。头胸甲长约3.8厘米,…

  • 水锦树

    水锦树(《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异名】饭汤木、红木、大虫耳、猪血木、双耳蛇。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水锦树的叶及根。 【植物形态】水锦树灌木或小乔木,高5~12米。树皮褐色,薄而…

  • 千年健

    千年健(《纲目拾遗》) 【异名】一包针(《中药志》),千年见(《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千年健的根茎。 【植物形态】千年健多年生草本。根茎肉质,绿色,细长,直径1…

  • 桔梗_桔梗有毒吗_桔梗可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符蔰、白药、利如、梗草、卢茹、房图、荠世纪、苦梗、苦桔梗、大药、苦菜根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胞满…

  • 水莲沙_水莲沙有毒吗_水莲沙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栒刺木、岩楞子、高山带子白马骨、铺地蜈蚣、牛肋巴、铁扫帚、被告惹、岩楞子、山头姑娘、矮红子、水莲沙根、平枝灰栒子 性味:酸、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痰止咳,止…

  • 九牛薯_九牛薯的药用价值_九牛薯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九龙根、九牛子、钻地羊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止血。主肺痨咳嗽;痰中带血;崩漏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角花乌蔹莓的块根。 原形态:角花乌…

  • 黄羊肉

    黄羊肉(《饮膳正要》)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羊的肉。 【动物形态】黄羊(《饮膳正要》),又名:羳羊(《尔雅》),茧耳羊(《纲目》),蒙古瞪羚、蒙古原羚。体形纤瘦,大小中等。体长1.…

  • 铃兰

    铃兰(《东北药植志》) 【异名】草玉铃(《中国植物图鉴》),香水花、芦藜花、鹿铃草(《东北药植志》),糜子菜、扫帚糜子、草玉兰(《辽宁经济植物志》),铃铛花、小芦藜(《东北常用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