蚬壳

蚬壳
(《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蚬科动物河蚬或其近缘动物的贝壳。

【动物形态】河蚬,又名:扁螺(《隋书》)。
贝壳2片,略呈三角形,大小不一,大者长约6厘米。左右两壳相等,壳顶膨起,位于背缘中部。壳外被有壳皮,暗褐色,稍带黄色。壳表面生长纹轮状。壳顶色黑,但多脱去表皮而露出石灰质。壳内面紫白色。铰合部有主齿3枚,在中央者最大;侧齿前后各1枚,颇长。外韧带坚强,外套膜厚,外套痕稍弯曲。足大,呈舌状。
生活于河川、湖沼中,多栖于泥质的水底。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本动物的肉(蚬肉)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全年可捕。捕得后,入沸水中,壳即张开,去肉,取壳,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一般贝壳主要地都是无机盐类与一种蛋白质"壳角质"等所成。无机盐类约占95%,大部分为碳酸钙,此外尚含磷酸钙(1~2%),碳酸镁(0.5%以下)。壳角质约含1%。

【性味】①《本草拾遗》:"温。"

②《纲目》:"咸,温,无毒。"

【功用主治】化痰,去湿。治反胃吐食,胃痛吞酸,痰喘咳嗽,湿疮、溃疡。

①陶弘景:"止痢。"

②《唐本草》:"治阴疮。"

③《本草拾遗》:"烧灰饮服,治反胃吐食,除心胸痰水。"

④《日华子本草》:"疗失精反胃。"

⑤《纲目》:"化痰止呕,治吞酸心痛及暴咳。烧灰涂一切湿疮,与蚌粉同功。"

⑥《医林纂要》:"除血热,敛虚汗。"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入散剂。外用:煅存性,研末撒或调敷。

【选方】①治反胃:田螺壳、黄蚬壳,二件不以多少,陈者尤佳,各烧成白灰。每剂用白梅肉四两,田螺壳灰二两,黄蚬壳灰一两。同搜拌令匀作团,用砂合子盛盖了,泥固缝,煅存性,取出碾细。每服二钱,用人参、缩砂汤调下,陈米饮亦得,食前服。(《百一选方》大效散)

②治痰喘咳嗽:白蚬壳多年陈者,烧过存性,为极细末。以米饮调服一钱,日三服。(《急救良方》)

③治疮毒:蚬壳粉调胆汁涂。(《四川中药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11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落地荷花_落地荷花的功效与作用_落地荷花的副作用有哪些

    基础信息 别名:九头青、鲤鱼胆、九头牛、仙花、倒地莲、地罗汉、大金花管、青叶胆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小儿惊风;目赤;咽痛;肝炎;痢疾;淋证;化脓性骨髓炎;痈…

  • 白豆蔻

    白豆蔻(《本草拾遗》) 【异名】多骨(《本草拾遗》),壳蔻(《本经逢原》),白蔻(《本草经解》)。 【来源】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果实。 【植物形态】白豆蔻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粗大有…

  • 芫花根

    芫花根(《吴普本草》) 【异名】黄大戟(《吴普本草》),蜀桑(《别录》),金腰带、铁牛皮(《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根,植物形态详"芫花"条。 【采集】秋季采挖…

  • 黑大豆花

    黑大豆花(《纲目》)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花。植物形态详"黑大豆"条。 【功用主治】《纲目》:"治目盲翳膜。"

  • 红母鸡草

    红母鸡草(《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叶山蚂蝗的茎叶。 【植物形态】大叶山蚂蝗,又名:恒河山绿豆。亚灌木状草本,高可达1.5米。茎柔弱,稍分枝,被柔毛。单叶;膜质或纸质…

  • 野苦梨根

    野苦梨根(《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厚叶栒子的根。 【植物形态】厚叶栒子半常绿灌木。小枝幼时有黄灰色平贴软绒毛。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狭椭圆形,长2.5~4.5厘米…

  • 云实_云实有用药禁忌吗_云实有毒性吗

    基础信息 别名:员实、天豆、马豆、朝天子、药王子、云实子、云实籽、铁场豆 性味:辛;苦;温 功能主治:解毒除湿,止咳化痰,杀虫。主痢疾,疟疾慢性气管炎,小儿疳积,虫积 生长采收 来…

  • 芒萁骨根

    芒萁骨根(《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里白科植物芒萁的根茎。植物形态详"芒萁骨"条。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甘,平。" 【功用主治】治湿热臌胀,小便淋沥不畅,跌打损伤。 ①…

  • 金莲花

    金莲花(《纲目拾遗》) 【异名】旱金莲(《五台山志》),金梅草(《山西通志》),旱地莲、金芙蓉(《纲目拾遗》),金疙瘩(《山西中药志》)。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金莲花或亚洲金莲花的…

  • 仙半夏

    仙半夏(《纲目拾遗》) 【来源】为半夏浸渍甘草等药汁后的制成品。 【制法】取生半夏100斤入缸内,加入清水浸漂3天,每天换水2次,滤去水,用明矾末25斤,加水再浸30天,放去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