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子

【中文名】亚麻子(《本草图经》)

【类别】种子类

【异名】胡麻子(《博济方》),壁虱胡麻(《纲目》),亚麻仁(《国药的药理学》)。

【来源】为亚麻科植物亚麻的种子。植物形态详"亚麻"条。

【采集】8~10月间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捆成小把,晒干,打取种子,除净杂质,晒干。

【药材】种子呈扁卵圆形,一侧较薄,一端钝圆,他端尖,并歪向一侧,长约4~6毫米,宽约2~3毫米,厚约1.5毫米。表面棕色,平滑而有光泽;扩大镜下可见微小的凹点,种脐位于尖端凹入部分,种脊浅棕色,位于一侧边缘。种皮薄,除去后,可见棕色薄膜状的胚乳,其内面有2片一面平、一面突起的大形子叶,黄色,富油性,胚根朝向种子的尖端。浸在水中,表皮中的粘液膨胀而成一粘液套,包围整个种子。嚼之带粘液性,油样,气无。以色红棕、光亮、饱满、纯净者为佳。
主产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此外,四川、湖北、陕西、山西、云南等地亦产。

本品在很多地区作"胡麻子"入药。考《本草》所载之胡麻,当是胡麻科植物脂麻,两者不可相混。参见"黑脂麻"条。

【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30~48%,蛋白质18~33%,粘质5~12%,糖12~26%,有机酸及维生素。此外,尚有少量的氰甙即亚麻苦甙。未成熟的种子含有淀粉,成熟时消失。

在常温下压榨得亚麻油为黄色的液体,气特异,味淡,在空气中质渐变浓,色渐加深,气与味亦渐增强。油中主要成分含亚麻酸21~45%,亚油酸25~59%,油酸15~20%及棕榈酸、硬脂酸等甘油酯。此外,尚含阿魏酸廿烷基酯。

【药理作用】种子含粘胶及油,故有润滑、缓和刺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局部炎症。对其内服治疗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道炎症,尚有不同意见。亚麻油有轻泻作用。亚麻苦甙对小肠的分泌、运动功能据云有调节作用;此甙可产生氰酸。本植物之氰酸含量可达0.17~1.5%;氰酸含量在O.008~0.08%时,对牲畜即属危险。制亚麻油或亚麻纤维时,可因其中含有某种刺激性物质,引起非过敏性皮炎。

亚麻油含多量不饱和脂肪酸,故用来预防高脂血症或动脉粥样硬化,但在动物(兔)身上长期饲以亚油酸,对血胆甾醇水平、动脉的粥样病变并无特殊的保护作用(较向日葵油之效果差),临床效果也不显著。

【性味】甘,平。

①《本草图经》:"味甘,微温,无毒。"

②《滇南本草》:"味甘辛,性平,无毒。"

【归经】①《本草经疏》:"足厥阴经血分。"

②《本经逢原》:"入阳明经。"

【功用主治】治麻风,皮肤痒疹,脱发,大便干燥。

①《本草图经》:"治大风疮癣。"

②《滇南本草》:"治肺痨。"

③《中药材手册》:"通大小肠,解毒止痛。治肠热、丹毒。"

④《药材学》:"治肺痈吐脓血。"

⑤《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种子及根:平肝,顺气,通肠。治睾丸炎,疝气,慢性肝炎,肝风头痛,便秘。"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宜忌】胃弱、大便滑泄及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大风疾,遍身瘾疹瘙痒:胡麻子、牛蒡子、枸杞子、蔓荆子各半两(一处同炒,令烟出为度),苦参半两,瓜蒌根、防风(去芦)各半两,白蒺藜半两。上八味,同杵为末,每十五钱药末,入轻粉二钱,一处拌匀。每服-钱生末,调茶下,空心、日午、临卧各一服。服药后五、七日间,先于齿牙缝内,出臭黄涎,浑身疼痛,次后,便利下脓血,此是病根。(《博济方》醉仙散)

②治溢脂性脱发:鲜柳枝、亚麻仁各一两。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③治咳嗽气喘:亚麻仁、文旦皮,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22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芫荽

      芫荽  HerbaCoriandri  (英)CorianderHerb  【别名】 胡荽、香菜。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鞠荽CoriandrumsativumL.的全草。…

  • 碱蓬_碱蓬有毒吗_碱蓬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盐蓬、碱蒿子、盐蒿子、老虎尾、和尚头、猪尾巴、盐蒿 性味:微咸;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消积。主食积停滞;发热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灰绿碱蓬的全草。 …

  • 蓖麻子

    蓖麻子(《唐本草》) 【异名】萆麻子(《雷公炮炙论》),蓖麻仁(《圣济总录》),大麻子(《中国药植志》),红大麻子(《药材学》)。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种子。 【植物形态】蓖…

  • 雀梅藤_雀梅藤是中成药吗_雀梅藤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刺杨梅、对节巴、酸梅簕、札梅、刺晚、对接木、瘤毒藤、摘木、雀梅酸、五金龙、岩溪蓄、对节刺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降气;化痰;祛风利湿。主咳嗽;哮喘;胃痛;鹤膝…

  • 百日草_百日草的功效与作用_百日草的叶子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十姊妹、火毡花、对叶菊、步步登高、节节高 性味: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湿热痢疾;淋证;乳痈;疖肿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百日菊…

  • 柠檬叶

    柠檬叶(《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黎檬或洋柠檬的叶。植物形态详"柠檬"条。 【采集】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黎檬的叶中含黄酮类、香豆精类、有机酸等。黄酮类中,有槲皮素…

  • 白侧耳

    白侧耳(《贵州民间方药集》) 【异名】白耳菜、叫天鸡(《贵州民间方药集》),光板、金苦板(《浙江中药资源名录》),苍耳七,金钱灯塔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

  • 赛北紫堇_赛北紫堇有什么医用价值_赛北紫堇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断肠草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清热解毒。主胃脘痛;肝炎;胆囊炎;腰腿痛;痈肿;疥癣;毒蛇咬伤;刀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赛北…

  • 山矾叶

    山矾叶(《纲目》) 【来源】为山矾科植物山矾的叶。 【植物形态】山矾(《纲目》),又名:郑花(《山谷内集》),芸香、柘花、春桂、七里香、瑒花(《纲目》),山桂花、三月桂、黑厚皮柴、…

  • 莺_莺的用药禁忌_莺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黄鸟、仓庚、青鸟、搏黍、离黄、楚雀、商庚、鹂黄、黄栗留、黄伯劳 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舒肝解郁。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后饱胀;两胁不适;肢体倦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