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豆根

岩豆根
(《分类草药性》)

【异名】岩豆藤根(《四川中药志》),鸡血藤根(《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香花岩豆藤的根。植物形态详"鸡血藤"条。

【采集】10~11月采。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无毒。"

【功用主治】①《分类草药性》:"行气,和血。治风湿筋骨疼痛。"

②《四川武隆药植图志》:"根有攻血、治气块及慢性阑尾炎的功效。"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4~6钱;或浸酒。外用:捣烂敷伤处。

【选方】①治关节风湿痛:鸡血藤干根一至二两。酒、水煎服。

②治腰痛:鸡血藤干根一两,或加猪骨煎服。

③治跌打损伤:鸡血藤鲜根一至二两。酒、水煎服。

④治创伤出血:鸡血藤衅根捣烂歉伤处。(选方出《福建中草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24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鹿髓

    鹿髓(《别录》) 【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骨髓或脊髓。动物形态详"鹿茸"条。 【性味】《别录》:"味甘,温。" 【功用主治】补阳益阴,生精润燥。治虚劳羸弱,肺痿咳嗽,阳痿,…

  • 芒消

    芒消(《别录》) 【异名】盆消(《本草图经》),芒硝(《医学启源》)。 【来源】为矿物芒硝经煮炼而得的精制结晶。 【矿物形态】芒硝单斜晶系。晶体为短柱状,通常成致密粒状、被膜状。无…

  • 扭筋草_扭筋草的功效与作用_扭筋草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别名:老鸦酸、酸溜溜、酸黄瓜 性味:味苦;性寒;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消肿;祛瘀止痛。主流火;肿毒;淋病;跌打损伤;水火烫伤;疥癣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酢浆草科植物…

  • 黄桷浆

    黄桷浆(《草木便方》) 【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汁液。植物形态详"黄槐叶"条。 【功用主治】①《草木便方》:"治疥癞,血风癣。" ②《重庆草药》:"治腮腺炎。" 【用法与用量】外…

  • 五角枫根

    五角枫根(《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械树科植物中华械的根或根皮。 【植物形态】中华械落叶乔木,高3~10米。树皮灰色,小枝平滑无毛。叶5裂,长10~14厘米,宽12~15厘…

  • 扁豆花

    扁豆花(《本草图经》) 【异名】南豆花(《广东中药》Ⅱ)。 【来源】豆科植物扁豆,详"扁豆"条。 【采集】7~8月间采收未完全开放的花,晒干或阴干。 【药材】干燥花呈扁平不规则三角…

  • 黄槿_黄槿的功效和作用_黄槿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棡花、盐水面夹果、朴仔、海麻、海罗树、弓背树 性味:甘;淡;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解毒消肿。主肺热咳嗽;疮疖肿痛;木薯中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

  • 蜈蚣萍

    蜈蚣萍(《纲目拾遗》) 【异名】麻藻(《群芳谱》),边箕萍(《纲目拾遗》),水百脚、槐瓢、水舌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大浮萍、包田麻(《贵州草药》),马萍、大鱼萍(《福建中草药…

  • 猬肉

    猬肉(《食疗本草》) 【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肉。动物形态详"刺猬皮"条。 【性味】《纲目》:"甘,平,无毒。" 【功用主治】治反胃,胃脘痛,痔瘘。 ①《食疗本草》:"主…

  • 薅田藨

    薅田藨(《纲目》) 【异名】藨(《尔雅》),蛇泡竻、黑龙骨(《生草药性备要》),三月泡(《辰溪县志》),红梅消、红琐梅、过江龙、倒筑伞(《植物名实图考》),薅秧泡(《分类草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