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

【异名】、郭索(《太玄经》),蛫(《说文》),蜅(《广雅》),蜅觜(《玉篇》),螃蟹(《蟹谱》),毛蟹、稻蟹(《医林纂要》),垪钳(《陆川本草》)。

【来源】为方蟹科动物中华绒螯蟹的肉和内脏。

【动物形态】中华绒螯蟹
全体被坚硬的甲壳,背面黑绿色,腹面色较浅。头胸甲长约5.4厘米,宽约6厘米,呈方圆形,背面隆起;额缘及前侧缘各有4齿。眼1对,具短柄,能活动;口器为3对颚足组成,第3对颚足扁而宽,盖在口的最外面。触角2对,位于头胸部前面中央。胸肢5对,第1对为强大的螯足,掌节和指节基部的内外面密生绒毛;其余4对为步足,长而扁平,末端尖锐呈爪状;前3对步足的腕节与前节的背缘、第4步足前节与指节基部的背缘和腹缘,都密具刚毛。腹部退化,折伏于头胸部下方,无尾节及尾肢,雌雄异形,雌的圆形,雄的三角形,俗称为脐。腹肢退化,藏在脐的内侧,雌的共4对,卵产出后,即附着于此。雄的仅2对,且已变为交配器。
穴居于江、河、湖、泽或水田周围的土岸,昼伏夜出,以动物的尸体或谷物为食。秋季成长丰满,常洄游到近海繁殖。雌蟹所带的卵,至翌年3~5月间孵化,幼体经多次变态,发育成幼蟹,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继续生长。沿海地区均有分布。

本动物的甲壳(蟹壳)、爪(蟹爪)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秋季捕捉。

【化学成分】可食部100克含水分80克,蛋白质14克,脂肪2.6克,碳水化物0.7克,灰分2.7克;钙141毫克,磷191毫克,铁0.8毫克,维生素A230国际单位,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51毫克,尼克酸2.1毫克;又含微量(0.05%)胆甾醇。肌肉含10余种游离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组氨酸、精氨酸量较多。蟹从海水入淡水,或从淡水入海水时,体内的氮代谢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从海水入旗水,3小时后,肌肉中总氨基酸量即见减少。其中变化最显著的为脯氨酸与甘氨酸,同时排泄的氨量增多。

【性味】咸,寒。

①《本经》:"味咸,寒。"

②《别录》:"有毒。"

③《日华子本草》:"凉,微毒。"

【归经】入肝、胃经。

①《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厥阴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肝、肾三经。"

【功用主治】清热,散血,续绝伤。治筋骨损伤,疥癣,漆疮,烫伤。

①《本经》:"主胸中邪气热结痛,歪僻面肿。"

②《本草经集注》:"杀莨菪毒。"

③《别录》:"解结散血,愈漆疮,养筋益气。"

④崔禹锡《食经》:"主皶鼻恶血,明目醒酒。"

⑤孟诜:"主散诸热,治胃气,理筋脉,消食。醋食之,利肢节,主五脏中烦闷气。"

⑥《本草拾遗》:"蟹脚中髓、脚,壳中黄,并能续断绝筋骨,取碎之微熬,纳疮中筋即连也。"

⑦《日华子本草》:"治产后肚痛血不下,并洒服;筋骨折伤,生捣炒罯良。"

⑧《滇南本草》:"山螃蟹强壮筋骨,并能横行络分。"

⑨《纲目》:"治疟及黄疸;捣膏涂疥疮癣疮;捣汁滴耳聋。""盐蟹汁,治喉风肿痛,满含细咽即消。"

⑩《本经逢原》:"生捣涂火烫。"

⑾《随息居饮食谱》:"补骨髓,滋肝阴,充胃液,养筋活血,治疽愈核。"

【用法与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或作丸。外用:捣敷或焙干研末调敷。

【宜忌】外邪未清,脾胃虚寒及宿患风疾者慎服。

①《本草衍义》:"此物极动风,体有风疾人,不可食。"

②《日用本草》:"不可与红柿同食。偶中蟹毒,煎紫苏汁饮之,或捣冬瓜汁饮之,俱可解散。"

③《纲目》:"不可同柿及荆芥食,发霍乱,动风,木香汁可解。"

④《本草经疏》:"跌打损伤,血热瘀滞者宜之,若血因寒凝结,与夫脾胃寒滑,腹痛喜热恶寒之人,咸不宜服。"

②《随息居饮食谱》:"中气虚寒,时感未清,痰嗽便泻者均忌。"

【选方】①治骨节离脱:生蟹捣烂,以热酒倾入,连饮数碗,其渣涂之,半日内,骨内谷谷有声即好,干蟹烧灰,酒服亦好。(《唐瑶经验方》)

②治跌打骨折筋断:螃蟹,焙干研末,每次三至四钱,酒送服。(《泉州本草》合骨散)

③治小儿解颅:蟹螯并白及烂捣,涂颇上。(《本草衍义》)

④治湿热黄疸:蟹烧存性研束,酒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日服二次。(《濒湖集简方》)

⑤治疥癣:螃蟹焙干研末,调猪脂敷患处。(《泉州本草》)

⑥治漆疮延及满身:捣烂生蟹涂之。又可敷疥疮湿癣之久不愈者。(《肘后方》)

⑦治妇人产后儿枕疼:山螃蟹不拘多少,用新瓦焙干,热烧酒服,良效。(《滇南本草》)

【名家论述】①《本草经疏》:"蟹味咸气寒,入足阳明,足厥阴经。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故主胸中热结痛也。歪僻者,厥阴风热也,面肿者,阳明热壅也,解二经之热,则筋得养而气自益,歪僻面肿俱除矣。咸走血而软坚,故能解结散血。愈漆疮者,以其能解漆毒故也。"

②《本经逢原》:"蟹性专破血,故能续断绝筋骨。《本经》主胸中邪气热结痛,歪僻面肿,皆是瘀血为患。性能败漆,今人生捣治漆疮、涂火伤,皆取散血之意。《日华》治筋骨折伤,生捣盫之。藏器云能续断筋,去壳用黄,捣烂微炒,纳入疮中,筋即连也。可知其功不独散而能和血矣。惟蟹与柿性寒,所以二物不宜同食,令人泄泻发癥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25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山马豆根

    山马豆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山豆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豆种植物云南野豇豆的根。 【植物形态】云南野豇豆,又名:野马豆。多年生缠绕草本。根直较肥大,分…

  • 石韦_石韦有什么危害_石韦的食用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石zhe、石皮、石苇、金星草、石兰、生扯拢、虹霓剑草、石剑、虹霓剑草、金汤匙、肺心草、会全草、石耳朵、蛇舌风、小叶下红 性味:苦;甘;寒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清肺化…

  • 姜叶_姜叶吃多了会拉肚子吗_姜叶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散结。主症积;扑损瘀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姜的茎叶。 原形态:姜,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根茎肥厚,断面黄白色,有…

  • 大花卫矛果

    大花卫矛果(《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大花卫矛的果实。植物形态详"野杜仲"条。 【采集】秋季采收。 【功用主治】治痢疾初起腹痛。 【选方】治痢疾初起腹痛:大花卫矛…

  • 菊苣_菊苣吃多了拉肚子吗_菊苣的服用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蓝菊 性味:味苦;性赛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湿热黄疸;肾炎水肿;胃脘胀痛;食欲一振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菊苣的地上部分。 原形态:菊苣多…

  • 小果千金榆

    小果千金榆(《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大叶马料,野梅树(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桦木科植物小果千金榆的根皮。 【植物形态】小果千金榆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灰褐色…

  • 假茶辣

    假茶辣(《广西药植名录》) 【异名】软柏木、大苦木、假吴萸,鱼胆木、串黄皮、野茶辣、山黄皮(《广西药植名录》),亚洛轻(《云南思茅中草药选》),野桐椒、臭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鹤虱风

    鹤虱风(《分类草药性》) 【异名】野萝卜(《分类草药性》),山萝卜(《中国药植志》)。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的全草。 【植物形态】野胡萝卜(《救荒本草》)二年生草本,高20…

  • 花苜蓿_花苜蓿的功能主治_花苜蓿有没有不良反应

    基础信息 别名:奇尔克、纳林-胡岑格、布斯项、扁豆子、野苜蓿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止血。主发热;咳嗽;痢疾;外伤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花苜蓿…

  • 波缘楤木_波缘楤木可以作为药材吗_波缘楤木的药性分析

    基础信息 别名:红刺脑包、顶天刺、龙牙楤木、三百棒、紫红伞 性味: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祛风除湿。主跌打损伤;骨折;痞块;经闭;痛经;劳伤疼痛;风湿痛 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