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脂

熊脂
(《本经》)

【异名】熊白(陶弘景),熊恤(《洞天奥旨》)。

【来源】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脂肪油。动物形态详"熊胆"条。

【采集】以秋末冬初猎取者脂肪最为肥满。取出脂肪,熬炼去滓即得。

【药材】熊油色白微黄,略似猪油,寒冷时凝结成膏,热则化为液状。气微香。以纯净无滓、气香者为佳。
产四川、云南、黑龙江、吉林等地。

【炮制】《雷公炮炙论》:"凡收得后,炼过,就器中安生椒,每一斤熊脂入生椒十四个,炼了,去脂革并椒,入瓶中收,任用。"

【性味】甘,温。

①《别录》:"微温,无毒。"

②《本经逢原》:"甘,温。"

【归经】《本草经疏》:"入足太阴,手阳阴、少阴三经。"

【功用主治】补虚损,强筋骨,润肌肤。治风痹不仁,筋脉挛急,虚损羸瘦,头癣,白秃,臁疮。

①《本经》:"主风痹不仁,筋急,五脏腹中积聚,寒热羸瘦,头疡白秃,面皯疱。"

②《别录》:"主食饮呕吐。"

③《日华子本草》:"治风,补虚损,杀劳虫,强心。"

④《四川中药志》:"补血杀虫,治肿胀积聚。外用涂臁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熬炼后开水冲。外用:涂搽。

【选方】①治白秃疮及发中生癣:熊白敷之。(《产乳集验方》)

②治数十年鹅掌风:熊油一两,瓦松三钱,轻粉一钱,樟脑一钱。各为末。先以甘草三钱,桂枝三钱煎汤洗之,烘干,以熊油调各末,搽而烘之,一日三次。(《洞天奥旨》熊脂膏)

【名家论述】《本草经疏》:"熊脂,其主风痹不仁筋急者,盖风为阳邪,熊(脂)气温,能通行经络;性润,能滋养肝脾,故主之也。滑泽而通行,故主五脏腹中积聚及食饮吐呕。甘而强力,故能主寒热羸瘦,甚言其补虚壮筋骨之功耳。"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32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臭柏

    臭柏(《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异名】新疆圆柏、双子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阿尔叉、霍宁-阿尔茨(蒙名)。 【来源】为柏科植物沙地柏的枝叶、球果。 【植物形态】沙地柏常绿匍…

  • 三叶鬼针草

      三叶鬼针草  HerbaBidentisPilosae  (英)RailwayBeggarticksHerb  【别名】 鬼针草。   【来源】 为菊科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

  • 石韦根

    石韦根(《滇南本草》)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等多种同属植物的根茎。植物形态详"石韦"条。 【功用主治】通淋,消胀,除劳热,止血。治淋病,胸膈气胀,虚劳蒸热,吐血,创伤出血。 …

  • 蓖麻叶

    蓖麻叶(《唐本草》)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叶,植物形态详"蓖麻子"条。 【药材】干燥叶片大多破碎皱缩,完整者呈掌状深裂,径20~40厘米,裂片卵状披针形至矩圆形,边有不规则锯…

  • 春砂花

    春砂花(《饮片新参》) 【异名】砂仁花(《中国医学大辞典》)。 【来源】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的花朵及花序梗。植物形态详"砂仁"条。 【药材】干燥的花朵及花序梗,全体呈淡紫色,花朵细软而…

  • 紫油木皮

    紫油木皮(《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清香木的树皮。植物形态详"紫油木叶"条。 【功用主治】收敛止血。治外伤出血。 【用法与用量】外用:研末撒。

  • 糖茶?

    糖茶?(《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色果策尔玛买巴(藏名)。 【来源】为虎耳草种植物糖茶?茎枝的内层皮或果实。 【植物形态】糖茶?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4米。小枝暗红褐色,光滑…

  • 苦荞头

    苦荞头(《贵州民间方药集》) 【异名】荞叶七(《陕西草药》)。 【来源】为蓼科植物苦养麦的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苦荞麦(《纲目》),又名:万年荞、野南荞、鞑靼蓼、野荞麦。一年生草…

  • 海门冬_海门冬的药用价值_海门冬的食用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海菜 性味:辛;苦;咸;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主瘰疬;瘿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柏桉藻科植物海门冬的藻体。 原形态:藻体深红棕色或紫红色,高6-…

  • 一口红_一口红的功效_一口红有什么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一口血 性味:味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血。主风湿痹痛;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皮肤皲裂;瘢痕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冬青科植物长梗冬青的叶和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