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风蛇(乌梢蛇)

【中药名称】乌梢蛇
【拼音名】Wushaoshe
【英文名】ZAOCYS

【来源】本品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dhumnades(Cantor)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或先剥去蛇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

【性状】本品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大多眼大不陷而有光泽;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较小,眼后鳞2枚。脊部高耸成屋脊状。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中段较光滑。气腥,味淡。

【炮制】乌梢蛇去头及鳞片,切寸段。乌梢蛇肉去头及鳞片后,用黄酒闷透,除去皮骨,干燥。酒乌梢蛇取净乌梢蛇段,照酒炙法(附录ⅡD)炒干。每乌梢蛇100kg,用黄洒20kg。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症,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主治】
  1、大麻风。用乌蛇三条蒸熟。取肉焙干,研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米粒大。以此喂乌鸡,待食尽即杀鸡烹熟。取鸡肉焙干,研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或加蒸饼用丸服亦可。吃过三、五只乌鸡,妈即愈。又方:捕大乌蛇一条,打死,待烂后,加水二碗浸泡七天,去掉坡、骨,倒入糙米一升浸泡一天。取米晒干,喂白鸡一只(令鸡先饿一日)。等到羽毛脱落,即杀鸡煮吃,册时适量饮酒,鸡吃尽后,再用热水一盆,洗浴大半天,其病自愈。
  2、紫白癜风。用乌蛇肉(酒炙)六两,枳壳(麸炒)、牛膝、天麻各二两,熟地典四两、白蒺藜(炒)、五加皮、防风、桂心各二两,各锉在细片,装袋中,用酒二斗浸泡,密封七天。每次温服一小确定。忌鸡鹅鲼从及发物。
  3、婴儿撮口,不能吸乳。用乌蛇(酒浸过,去皮、骨,炙干)半两、麝香一分,共研为末。每用半分,以荆芥汤灌下。
  4、破伤中风(项强,身直)。用白花蛇、乌蛇,各取后端二寸,酒洗润,刮出肉,加全蜈蚣一条,共炙为末。每服在钱,温酒调下。此方名“定命散”。
  5、木舌胀塞。用蛇胆一枚,焙干,研为末,敷舌上。有涎即叶去。

【用法与用量】9~12g。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47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三角风

    三角风(《贵州民间药物》) 【别名】爬山虎(《广州植物志》),异叶地锦、小叶红藤(《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吊岩风、三皮风(《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大叶爬山虎的根或…

  • 黄藤

    黄藤(《本草图经》) 【异名】土黄连(《南宁市药物志》),藤黄连(《广西中药志》),黄连藤(《中国药植图鉴》),伸筋蘑、山大王(《广西药植名录》),大黄藤(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

  • 海鹞鱼

    海鹞鱼(《本草拾遗》) 【异名】蕃蹹鱼(《魏武食制》),邵阳鱼、石蛎(《本草拾遗》),少阳鱼(宁原《食鉴本草》),荷鱼、鲼鱼、鯆魮鱼(《纲目》),蒲鱼(《本草求原》),锅盖鱼(《随…

  • 白鹤藤

    白鹤藤(《本草求原》) 【异名】白面水鸡(《陆川本草》),白背丝绸(《生草药手册》),白底丝绸(《岭南草药志》),绸缎藤、银背藤(《广西药植名录》),一匹绸(《广西中草药》)。 【…

  • 白沙虫药_白沙虫药的药食用方法-_白沙虫药可以用来治疗痢疾吗

    基础信息 别名:痢药、方茎紫苏、鸡苏、假荨麻、烂脚草、臭蒿子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理气;利湿;解毒。主痢疾腹痛;脚癣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花香茶菜的全草…

  • 车前子

    车前子(《本经》) 【异名】车前实(《神仙服食经》),虾蟆衣子(《履巉岩本草》),猪耳朵穗子(《青海药材》),凤眼前仁(《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种子…

  • 延胡索―齿瓣延胡索

    延胡索―齿瓣延胡索 RhizomaCorydalisTurschaninovii   (英) TurtschaninovCorydalisRhizome   【别名】 蓝雀花、蓝花…

  • 泽漆_泽漆的功效和作用_泽漆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漆茎、猫儿眼睛草、五风灵枝、五风草、绿叶绿花草、凉伞草、五盏灯、五朵云、白种乳草、五点草、五灯头草、乳浆草、肿手棵、马虎眼、倒毒伞、一把伞、乳草、龙虎草、铁骨伞、九…

  • 小叶桑根

    小叶桑根(《贵州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鸡桑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小叶桑"条。 【性味】《贵州草药》:"辛甘,寒。" 【功用主治】泻肺火,利小便。治肺热咳嗽,衄血,水肿,腹泻…

  • 光慈姑

    光慈姑(《河南中药手册》) 【异名】老鸦瓣、老鸦头、棉花包(《植物名实图考》),毛地梨(《中国药植志》),光菇(《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山蛋(《山西中药志》)。 【来源】为百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