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巢菜

小巢菜
(《纲目》)

【异名】翘摇(《本草拾遗》),元修菜、野蚕豆、漂摇草(《纲目》),雀野豆、野豌豆、雀野豌豆、白翘摇,苕子、白花苕菜(《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小野麻豌(《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豆种植物硬毛果野豌豆的全草。

【植物形态】硬毛果野豌豆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细柔蔓生,几无毛或被稀柔毛,有棱,高10~30厘米。托叶一边有线形的齿或4~5个线形的齿,下面被稀柔毛。羽状复叶;小叶4-8对,线形或线矩形,长5~15毫米,宽1~4毫米,顶端截形或微凹,具细尖,基部狭楔形,两面无毛,叶轴末端有卷须,总状花序腋生,2~5花,较叶短;萼钟状,外面疏被短柔毛,萼齿5,等长,线针形;花冠白紫色,旗瓣椭圆形,翼瓣先端圆,与旗瓣等长,无耳,龙骨瓣比旗瓣短;雄蕊10(9+1),无耳;于房无柄,密被棕色长硬毛,花柱顶部四周被柔毛。荚果矩形,扁圆形,被棕色长硬毛。种子1~2颗,长8~10毫米。花果期3月下旬~5月下旬。
多野生于小麦田或山坡。分布江苏、浙江、四川、山西、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种子(漂摇豆)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味】《本草拾遗》:"味辛,平,无毒。"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功用主治】解表利湿,活血止血。治黄病、疟疾、鼻衄、白带。

①《食疗本草》:"利五藏,明耳目,去热风,令人轻健。""疗五种黄病。"

②《本草拾遗》:"主破血、止血、生肌。"

③《纲目》:"止热疟,活血,平胃。"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发汗解表,除湿热,止白带。"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O.5~2两。

【选方】①治五种黄病:翘摇生捣汁服一升,日二。(《食疗本草》)

②治热疟不止:翘摇杵汁服之。(《广利方》)

③治鼻衄不止:白翘摇研末煮醪糟服。(《四川中药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49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粉团花根

    粉团花根(《纲目拾遗》) 【异名】土常山(《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圆锥绣球或大花圆锥绣球的根。植物形态详"粉团花"条。 【功用主治】治疟疾,烂喉。 《浙江中…

  • 猪肺

    猪肺(《千金·食治》) 【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肺,动物形态详"猪肉"条。 【性味】甘,平。 ①《本草图经》:"微寒。" ②《纲目》:"甘,微寒,无毒。" ③《随息居饮食谱》:"甘,…

  • 田螺厣

    田螺厣(《本草求原》) 【来源】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爆的厣。动物形态详"田螺"条。 【功用主治】《本草求原》:"煅存性,去目翳。" 【用法与用量】外用:煅存性研极细末点眼。

  • 人指甲

    人指甲(《本草衍义》) 【别名】手爪甲(《日华子本草》),人退(《眼科龙木论》),筋退(《纲目》)。 【炮制】用碱水或皂角水洗净,晒干。或再和滑石粉入锅内同炒至指甲黄色鼓起为度,取…

  • 滇鸡骨常山

    滇鸡骨常山(《中药材品种论述》)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鸡骨常山的枝叶。 【植物形态】鸡骨常山(《植物名实图考》),又名:云南鸭脚树、红辣树、白虎木、野辣椒。直立灌木,高达3米。茎…

  • 红景天_红景天的功效_红景天的作用和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参玛、米旺洛娃、扫罗玛尔布(臧名)、洛门其兔 性味:寒;甘;涩 功能主治:补气清肺;益智养心;收涩止血;散瘀消肿。主气虚体弱;病后畏寒;气短乏力;肺热咳嗽;咯血;白…

  • 茶油_茶油的功效与作用_茶油吃了中毒了怎么办

    基础信息 别名:楂油、茶子油 性味:甘;凉;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润肠;杀虫。主痧气腹痛;便秘;蛔虫腹痛;蛔虫性肠梗阻;疥癣;汤火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

  • 荭草

    荭草(《别录》) 【异名】游龙(《诗经》),茏古(《尔雅》),红草(《尔雅·郭璞注》),天蓼、石龙(《别录》),茏鼓(《唐本草》),水荭、大蓼(《本草拾遗》),荭蓼(《汉英韵府》)…

  • 矮杨梅

    矮杨梅(《云南中草药》) 【异名】杨梅(《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杨梅科植物矮杨梅的根皮、茎皮或果实。 【植物形态】矮杨梅常绿灌木,高2米。根呈不规则块状,上生少数细根。茎直立…

  • 斑鸠

    斑鸠(《嘉祐本草》) 【异名】斑鵻、锦鸠(《范汪方》),斑鹪(《本草衍义》),鹁鸠(《六书故》),祝鸠(《纲目》)。 【来源】为鸠鸽科动物山斑鸠等的肉。 【动物形态】山斑鸠,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