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掌(掌叶半夏)

虎掌

  【释名】 虎膏

  【气味】 苦、温、有大毒。

  【主治】

  1、中风口噤目闭。用天南星研为末,加白龙脑等分,调匀。每次用手指点末擦啮二、三十遍,口自开。此方名“开失散”或“破棺散”。
  2、小儿惊风。用一两重的天南星一个,放酒中浸透。取出,安新瓦上,周围用炭火炙裂。放冷,出火毒。研为末,加朱砂一分。每服半钱,荆芥汤调下。每日空心服一次。午时再服一次。此主名“坠涎散”。
  3、口眼斜。用天南星(生)研为末,自然姜汁调匀。病在左,敷右侧;病在右,敷左侧。
  4、角弓反张。用天南星、半夏,等分为末,姜汁、竹沥灌下一钱。同时烘炙印堂。
  5、痰迷心窍(心胆被惊,神不守舍,恍惚健忘,妄言妄见)。用天南星一斤,先掘一土坑,以炭火三十斤烧红,倒入酒五升,渗干后,把天南星安放在内,用盆盖住,勿令走气。次日取出研为末,加琥珀一两、朱砂二两,共研细,以生姜汁调面将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煎人参、石菖蒲汤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寿星丸”。
  6、吐泄不止,四肢厥逆,甚至不省人事。用天南星研为末,每服三钱,加枣二枚,水二盅,煎取八成,温服。无效,可再服。此方名“回阳散”。
  7、小儿解颅(囟门不合,鼻塞不通)。用天南星炮过,去皮,研为末,加淡醋调匀摊布上,贴囟门,再把手烘热,频频在囟门处摩熨。
  8、下颚脱。用天南星末,调姜汁涂两颊,一夜即能使关节处长原。
  9、喉风喉痹。用天南星一个,挖空,放入白僵蚕七枚,纸包煨熟,研为末,姜汁调服一钱。病重者灌下,吐涎即愈。此方名“如圣散”。
  10、身面疣子。用醋调天南星末涂搽。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56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紫芋_紫芋的功效与作用_紫芋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水芋、野芋子、东南芋、老虎广菜 性味:味辛;性寒 功能主治:散结消肿;祛风解毒。主乳痈;无名肿毒;荨麻疹;疔疮;口疮;烧烫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

  • 仙半夏

    仙半夏(《纲目拾遗》) 【来源】为半夏浸渍甘草等药汁后的制成品。 【制法】取生半夏100斤入缸内,加入清水浸漂3天,每天换水2次,滤去水,用明矾末25斤,加水再浸30天,放去矾水;…

  • 小青藤香

    小青藤香(《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青藤、滚天龙、青藤细辛。 【来源】为防已科植物轮环藤的根。 【植物形态】轮环藤缠绕藤本。根粗壮,圆柱形,外表灰褐色,微扭曲。茎细硬,有纵沟,被…

  • 鼠妇

    鼠妇(《本经》) 【异名】伊威(《诗经》),蟠、鼠负(《尔雅》),负蟠、蛜蜮(《本经》),委黍(《说文》),负蠜(《广雅》),蜲黍(《别录》),鼠姑(陶弘景),鼠粘(《蜀本草》),…

  • 鸡胆

    鸡胆(《别录》) 【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胆。动物形态详"鸡肉"条。 【药理作用】参见"猪胆"条。 【性味】苦,寒。 ①《别录》:"微寒。" ②《纲目》:"苦,微寒,无毒。" ③《…

  • 绿豆芽

    绿豆芽(《纲目》) 【异名】豆芽菜(《本草汇言》)。 【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浸罨后发出的嫩芽。 【性味】甘,寒。 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本草汇言》:"味甘,气…

  • 马柳根

    马柳根(《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异名】小红柳(《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乌兰-布勒嘎苏(蒙名)。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乌柳的根和须根。 【植物形态】乌柳灌木,高1~2米。小…

  • 齿缘钻地风

    齿缘钻地风(《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齿缘钻地风的根。 【植物形态】齿缘钻地风落叶灌木,高4米以上。叶对生,卵形或带倒卵圆形,长8~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至…

  • 穿鱼藤

    穿鱼藤(《红河中草药》) 【异名】大穿鱼草、水杨柳、疏脉山茱萸。 【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小梾木的全株。 【植物形态】小梾木落叶灌木。茎直立,高约3米,幼枝四棱,红褐色,密生平贴细毛…

  • 石荠苧

    石荠苧(《本草拾遗》) 【异名】鬼香油(《纲目拾遗》),小鱼仙草(《植物名实图考》),香茹草,野荆芥、痱子草(《分类草药性》),土荆芥、野香茹(《福建民间草药》),热痱草(《浙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