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白皮

槐白皮
(《药性论》)

【异名】槐皮(《肘后方》)。

【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植物形态详"槐花"条。

【性味】①《药性论》:"味苦,无毒。"

②《纲目》:"苦,平,无毒。"

【功用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风邪外中,身体强直,肌肤不仁,热病口疮,牙疳,喉痹,肠风下血,疽,痔,烂疮。阴部痒痛,汤、火烫伤。

①《别录》:"主烂疮。"

②《药性论》:"煮汁淋阴囊坠肿、气痛。主治口齿风疳匿血,以煎浆水煮含之。又煎淋浴男子阴疝卵肿。"

③《日华于本草》:"治中风皮肤不仁,喉痹;浸洗五痔并一切恶痔,妇人产门痒痛,汤火疮;煎膏止痛长肉,消痈肿。"

④《本草图经》:"治下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外用:含漱,煎水熏洗或研末撒。

【选方】①治中风身直,不得屈伸反复者:槐皮(黄白者),切之,以酒共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适寒温,稍稍服之。(《肘后方》)

②治破伤风,迷闷不省人,危急者,但气绝心腹温可治:槐树枝皮,旋用刀刻取一块,连粗皮在外,安在破伤处,用艾蘸于槐皮上灸百炷不妨,如疮口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然后用火摩,不拘时候。(《普济方》)

③治热病口疮:黄连一分(去须),槐白皮半两,甘草根半两。上药,细锉,用水一大盏,煎至半盏,去滓,温含冷吐。(《圣惠方》)

④治牙齿疼痛:槐白皮一蟹,荆芥穗半两.上药以醋一升,煎至五合,入盐少许,热含冷吐,以瘥为度。(《圣惠方》)

⑤治脉痔有虫或下脓血:槐白皮二斤。细锉,水一斗五升,煎至一斗,去渣倾盆中,坐熏,冷再暖,虫当随便利自出,更捣槐白皮末,绵裹一钱,纳下部中。(《圣济总录》槐白皮汤)

⑥洗疽疮,化毒气,散脓汁,生肌肉,止痛痒:槐白皮一两,桑白皮、降真香、防风各半两。上细切,水三升,煎至升半,代猪蹄汤洗。(《卫济宝书》槐白皮汤)

⑦治阴下湿痒成疮:猪蹄两脚,槐白皮(切)一斤。以水煮洗疮,一日五,六遍。(《救急方》)

⑧治阴疮,阴边如粟粒,生疮及温痒:以槐白皮一大握,盐三指一撮。以水二大升,煮取-升洗之,日三、五遍,适寒温用。若涉远恐冲风,即以米粉和涂之。(孟诜《必效方》)

⑨治火烫伤:槐根二层皮或花,烘干研末外敷。(江西《中草药学》)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61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楮实

    楮实(《别录》) 【异名】穀实、穀子(《千金方》),楮实子(《素问病机保命集》),楮桃(《濒湖集简方》),角树子、野杨梅子(《江苏植药志》),构泡(《重庆草药》),穀木子、穀树子、…

  • 草香附

    草香附(《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拉冈(藏名)。 【来源】为灯芯草科植物走茎灯心草的根茎。 【植物形态】走茎灯心草多年生草本,高20~35厘米。根茎细长,常横卧,被褐色残存叶鞘…

  • 忽布筋骨草

    忽布筋骨草(《青藏高原药物图鉴》) 【异名】白毛夏枯草(《西藏常用中草药》),轮花筋骨草(《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生斗尕尔摸(藏名)。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苞筋骨草的全草。 【…

  • 乌蔹莓

    【中文名】乌蔹莓(《唐本草》) 【类别】全草类 【异名】拔、茏葛(《尔雅》),龙尾、虎葛(《尔雅》郭璞注),五叶莓(陶弘景),笼草、乌蔹草(《蜀本摹》),五叶藤(《履巉岩本草》),…

  • 偏翅唐松草根

    偏翅唐松草根(《中国药植志》) 【异名】马尾黄连(《药学学报》12(11):745~746,1965)。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偏翅唐松草的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偏翅唐松草多年生草…

  • 青皮_青皮是中药吗_青皮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青橘皮、青柑皮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主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乳房胀痛;乳核;乳痈;疝气疼痛;食积气滞之胃脘胀痛;以及气滞血瘀所至的症瘕积聚…

  • 跌打老

    跌打老(《陆川本草》) 【异名】大五托、川掌莲、五叉虎、牛拉力(《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樟科植物轮叶木姜子的茎、叶或根。 【植物形态】轮叶木姜子,又名:槁木姜。灌木或小乔木…

  • 胡颓子根

    胡颓子根(《本草拾遗》) 【异名】牛奶根(《分类草药性》),贯榨根(《浙江民间草药》),叶刺头(《泉州本草》)。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根,详"胡颓子"条。 【采集】9~1…

  • 水胡满根

    水胡满根(《广东中草药》)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苦朗树的根。植物形态详"水胡满"条。 【采集】全年可采。洗净,去青皮,蒸过晒干,切片备用。 【性味】《广东中草药》:"苦,寒,气臭…

  • 岩山枝

    岩山枝(《贵州草药》)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思茅山橙的果实。 【植物形态】思茅山橙藤状灌木,高2米左右。叶对生,革质,长椭圆形,长10~14厘米,宽3~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