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穗蓼

多穗蓼
(《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辣蓼、水蓼、恣恣萨曾(藏名)。

【来源】为蓼科植物多穗蓼的全草。

【植物形态】多穗蓼
草本,高100~15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密被短柔毛。叶近无柄或有短柄;叶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戟状的心形,上面疏生柔毛,下面密生短柔毛。花序为大型开展的圆锥状,花白色或淡红色。瘦果三棱形,短于花被。
生于路旁、沟边较阴湿处。分布西藏等地。

【采集】6~10月采收。

【化学成分】全草含蓼属甙、腊梅甙、异槲皮甙、槲皮甙、槲皮素、3"-甲基鼠李素。

【性味】性凉,味辛。

【功用主治】祛风利湿,杀虫止痢,清热解毒。治菌痢,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跌打损伤,风湿肿痛,皮肤湿疹。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69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续随子茎中白汁

    续随子茎中白汁(《开宝本草》)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茎中的白色乳汁。植物形态详"千金子"条。 【化学成分】茎含卅一烷、谷甾醇、三萜成分蒲公英赛醇和白桦脂醇。浆汁中含二羟基苯丙…

  • 苕叶细辛

    苕叶细辛(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异名】盘山草、山薯(《广西药植名录》),土细辛(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茨菇叶细辛的全株。 【植物形…

  • 野甘草

    野甘草(《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香仪、珠子草(《福建民间草药》),假甘草、土甘草、假枸杞(《广西中药志》),四时茶(《闽南民间草药》),冰糖草(《广东中药》Ⅱ),通花草(《广西…

  • 甘草头

    甘草头(《纲目》) 【异名】疙瘩草(《甘肃中药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茎上端的芦头部分。植物形态详"甘草"条。 【功用主治】行瘀血,消肿毒。 ①朱震亨:"生用,能行足…

  • 铁筷子1

    铁筷子1(《贵州民间方药集》) 【异名】铁钢叉、瓦鸟柴(《贵州民间方药集》),钻石风(《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为蜡梅科植物蜡梅的根及茎。植物形态详"蜡梅花"条。 【性味】《贵…

  • 木蝴蝶

    【中药名称】木蝴蝶(《纲目拾遗》) 【异名】千张纸、兜铃、三百两银药(《滇南本草》),玉蝴蝶(《张聿青医案》),云故纸(《兽医常用中药》),破布子、白故子、海船果心(《中药形性经验…

  • 秋海棠茎叶

    秋海棠茎叶(《陆川本草》) 【来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的茎叶,植物形态详"秋海棠"条。 【性味】《陆川本草》:"味酸,微寒。" 【功用主治】清热,消肿。治咽痛,痈疡,跌打损伤。 …

  • 桃耳七

    桃耳七(《陕西中草药》)) 【异名】铜筷子(《陕西中草药》),小叶莲(《西藏常用中草药》),鸡素苔(《甘肃卫生通讯》(4):37,1972),奥勒莫色罗玛琼瓦(藏名)。 【来源】为…

  • 五叶泡_五叶泡治什么病_五叶泡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小猛虎、鸡足刺、越南山泡、五爪风、假五加皮、猫枚筋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伤痛,腰腿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

  • 莳萝子_莳萝子有毒性嘛_莳萝子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时美中、莳萝椒、小茴香、瘪谷茴香、土茴香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温脾开胃;散寒暖肝;理气止痛。主腹中冷痛;胁肋胀满;呕逆食少;寒疝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