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椇子

枳椇子
(《唐本草》)

【异名】木蜜(陆玑《诗疏》),树蜜、木饧(崔豹《古今注》),白石木子(《荆楚岁时记》),蜜屈律(《太平广记》),鸡距子、癞汉指头(《苏沈良方》),栞栱(《埤雅》),背洪子、兼穹(《朱子大全》),拐枣(《救荒本草》),天藤、还阳藤(《滇南本草》),木珊瑚、鸡爪子、鸡橘子、结留子、曹公爪、棘枸(《纲目》),白石枣(《医林纂要》),万寿果(《药物出产辨》),鸡爪梨、甜半夜,龙爪(《中国树木分类学》),碧久子(《广州植物志》),金钩钩、酸枣(《江苏植药志》),鸡爪果(《南宁市药物志》),枳枣(《中药志》),转钮子(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带有肉质果柄的果实或种子。

【植物形态】枳椇(崔豹《古今注》),又名:枸(《诗经》),枳枸(《庄子》),椇(《札记》),枸骨(陆玑《诗疏》),白石木(崔豹《古今注》),交加枝(《雷公炮炙论》),金钩木(《舆地志》),桔枸树(《卫生易简方》),梨枣树(《纲目》),金果树。
落叶乔木,高达10米。小枝红褐色。叶互生,广卵形,长8~15厘米,宽6~10厘米,先端尖或长尖,基部圆形或心脏形,边缘具锯齿,两面均无毛,或下面沿主脉及侧脉有细毛,基出3主脉,淡红色;叶柄具锈色细毛。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杂性,绿色,花梗长;萼片5,近卵状三角形;花瓣5,倒卵形,先端平截,中微凹,两侧卷起;雄花有雄蕊5,花丝细,有退化子房;两性花有雄蕊5,雌蕊1,子房3室,每室1胚珠,花柱3裂。果实为圆形或广椭圆形,灰褐色;果梗肉质肥大,红褐色,无毛,成熟后味甘可食。种子扁圆,红褐色。花期6月。果熟期10月。
野生或栽培。自河北、河南以至广东、贵州、云南均有分布。

本植物的根(枳椇根),树皮(枳椇木皮)、树干中的液汁(枳椇木汁),叶(枳椇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10~11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果实连果柄一并摘下,晒干。或碾碎果壳,筛出种子。晒干。

【药材】①干燥带果柄的果实
果柄膨大,肉质肥厚,多分枝,弯曲不直,形似鸡爪,在分枝及弯曲处常更膨大如关节状,分枝多呈丁字形或相互成垂直状,长3~5厘米或更长,直径4~6毫米。表面棕褐色,略具光泽,有纵皱纹,偶见灰白色的点状皮孔。分枝的先端,着生1枚钝三棱状圆球形的果实,果皮纸质,甚薄,3室,每室含种子1粒。果柄质稍松脆,易折断,折断面略平坦,角质样,淡红棕色至红棕色。气微弱,味淡或稍甜。

②干燥种子
呈扁平圆形,背面稍隆起,腹面较平,直径3~5毫米,厚约2毫米。表面红棕色至红褐色,平滑光泽,基部有描圆形点状的种脐,顶端有微凸的合点,腹面有一条纵行而隆起的种脊。种皮坚硬,厚约1毫米,胚乳乳白色,油质,其内包围有2片肥厚的子叶,呈淡黄色至草绿色,亦油质。气微弱,味苦而涩。

上述药材,主产陕西、广东、湖北、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此外,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河北;西藏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果实含多量葡萄糖、苹果酸钙。

【药理作用】果实对象兔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而无任何副作用。

【性味】甘酸,平。

①《唐本草》:"味甘,平,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甘酸,性平,无毒。"

【归经】①《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太阴经。"

【功用主治】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

①《荆楚岁时记》:"辟虫毒。"

②《唐本草》:"主头风,小腹拘急。"

③《本草拾遗》:"止渴除烦,润五脏,利大小便,去膈上热,功用如蜜。"

④《滇南本草》:"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或泡酒服之,亦能舒筋络。小儿服之,化虫,养脾。"

⑤《滇南本草图说》:"补中益气。痰火闭结于胸中,用此可解。"

⑥《纲目》:"止呕逆。"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入丸剂。

【宜忌】《得配本草》:"脾胃虚寒者禁用。"

【选方】①治饮酒多发积,为酷热蒸熏,五脏津液枯燥,血泣小便并多,肌肉消烁,专嗜冷物寒浆:枳椇子二两,麝香一钱。为末,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吞下。(《世医得效方,枳棋子丸)

②治酒色过度,成劳吐血:拐枣四两,红甘蔗一根。炖猪心肺服。(《重庆草药》)

③治小儿惊风:枳椇果实一两。水煎服。

④治手足抽搐:枳椇果五钱,四匹瓦五钱,蛇莓五钱。水煎服。

⑤治小儿黄瘦:枳椇果实一两。水煎服。(③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80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藁本

    藁本(《本经》) 【异名】藁茇(《山海经》),鬼卿、地新(《本经》),山茝、蔚香(《广雅》),微茎(《别录》),藁板(《山东中药》)。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火藁本的根…

  • 李核仁_李核仁可以食用吗_李核仁的食用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李仁、李子仁、小李仁 性味: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祛瘀,利水,润肠。主血瘀疼痛,跌打损伤,水肿膨胀,脚气,肠燥便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蔷薇科…

  • 葛仙米

    葛仙米(《纲目拾遗》) 【异名】地耳、地踏菇、鼻涕肉(《野菜博录》),天仙菜、天仙米(《纲目拾遗》),地软、地木耳(《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念珠藻科植物葛仙米的藻体。 【植物…

  • 回回蒜

    回回蒜(《救荒本草》) 【异名】水胡椒、蝎虎草(《救荒本草》),回回蒜毛茛(《东北植物检索表》),黄花草、土细辛、鹅巴掌(《中国药植图鉴》),水杨梅、小桑子、糯虎掌(《昆明民间常用…

  • 肺心草

    肺心草(《云南中草药》) 【异名】梅花草、白侧耳。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突隔梅花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突隔梅花草多年生草本,高10~45厘米。基生叶厚纸质,肾形或心形,长2.5…

  • 倒挂牛

    倒挂牛(《陕西中草药》) 【异名】大牛昴、朝天子、牛王刺。 【来源】为豆科植物多毛叶云实的根及茎皮。 【植物形态】多毛叶云实落叶攀援灌木,有钩刺。幼枝密被褐色短柔毛,老枝红褐色。2…

  • 龙船花

    龙船花(《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卖子木(《唐本草》),红绣球、山丹(《学圃杂疏》),五月花(《生草药性备要》),映山红(《本草求原》),牛兰、珠桐、番海棠(《岭南采药录》),大…

  • 白螺蛳壳

    白螺蛳壳(《纲目》) 【异名】白螺壳(《肘后方》)。 【来源】为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或其同属动物的陈旧螺壳。动物形态参见"田螺"条。 【采集】于破败的墙壁内及螺壳堆积处,收集年久色…

  • 龟版胶

    龟版胶(《临证指南医案》) 【异名】龟版膏(《本草正》),龟胶(《本草汇言》),龟甲胶(《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的甲壳熬煮成的固体胶块。动物形态详"龟版"条。 【…

  • 鬼箭羽_鬼箭羽和什么不能一起服用_鬼箭羽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卫矛、鬼箭、六月凌、四面锋、蓖箕柴、四棱树、山鸡条子、四面戟、见肿消、麻药 性味:苦;辛;寒 功能主治: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主症瘕结块;心腹疼痛;闭经;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