錾菜

錾菜
(《本草拾遗》)

【异名】楼台草、玉容草(《滇南本草》),白花益母草(《植物名实图考》),对月草、白花茺蔚(《中国药植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錾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錾菜
一年生草本,全体较粗糙。茎直立,高40~100厘米以上,方形,具4棱,有节,密被倒生的租毛。叶厚,带革质,对生,两面均有灰白色毛;下部的叶有长柄,卵圆形或羽状3深裂,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粗锯齿和缘毛;中部的叶有短柄,披针状卵圆形,有粗锯齿:枝梢的叶无柄,椭圆形至倒披针形,全缘。花多数,腋生成轮状,无柄;苞片线形至披针形,或呈刺状,有毛;萼钟状,外面密被细毛,5脉,萼齿5,先端刺尖,上3齿相似,呈三角形,下面2齿较大;花冠白色,常带紫纹,长1.3厘米,2唇,上唇匙形,先端微凹,有缘毛,下唇3浅裂,中间裂片倒心脏形;雄蕊4,2强;子房4裂,花柱丝状,柱头2裂。小坚果黑色,有3棱,表面光滑。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生于山坡、路边、荒地上。分布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及西南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甘辛,平。

①《本草拾遗》:"味辛,平,无毒。"

②《滇南本草》:"味酸甘,性热,无毒。"

【功用主治】①《本草拾遗》:"主破血。产后腹痛,煮汁服之;亦捣碎敷疔疮。"

②《滇南本草》:"主治一切筋骨痿软,脱阳脱阴,夜多盗汗,跌打损伤,妇人血崩,接骨。取叶烧灰服,治一切小儿黑痘及顶陷;梗:治绞肠痧肚疼或阴症,研末酒服三钱。"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研末。外用:捣烂或研末调敷。

【宜忌】孕妇慎服。

【选方】①治产后腹痛:錾菜三钱,桃仁二钱,红花二钱。水煎服。(《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经期不准,腰腹疼痛:錾菜三钱,鸡冠花五钱,茜草三钱。水煎服。(《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81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天花粉

    天花粉(《雷公炮炙论》) 【异名】栝楼根(《本经》),蒌根(《雷公炮炙论》),白药(《本草图经》),瑞雪(《纲目》),天瓜粉(《重庆堂随笔》),花粉(《增订伪药条辨》),屎瓜根(《…

  • 白花蛇目睛

    白花蛇目睛(《纲目》) 【来源】为蝮蛇科动物五步蛇的眼睛。动物形态详"白花蛇"条。 【功用主治】《普济方》:"治小儿夜啼,以一只为末,竹沥调少许灌之。"

  • 黄断肠草_黄断肠草哪些人不能吃_黄断肠草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断肠草、老龙草、土黄芩 性味:苦;凉;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痛;止血。主温病及流感发热;胃痛;咳血;骨折;跌打损伤;疮疖肿痛;牛皮癣;毒蛇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

  • 鱼香根

    鱼香根(《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圆叶薄荷的根。植物形态详"鱼香草"条。 【功用主治】治一切气痛,阴寒,红白痢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

  • 白背杨

    白背杨(《广西植物名录》)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银白杨的叶。 【植物形态】银白杨乔木,高10~35米。幼枝密生白色绒毛;冬芽圆锥形,有白色绒毛,或仅边缘有细柔毛。单叶互生,长短枝叶…

  • 小草

    小草(《本经》) 【异名】细草(《本经》),青小草(《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远志科植物细叶远志的茎叶。植物形态详"远志"条。 【采集】4~5月采集地上部分,晒干。 【炮制】拣…

  • 木虾公_木虾公是中药吗_木虾公多吃有危害吗

    基础信息 别名:金黄泽、上树虾、上树黄泽、鸡背石斛、虾公草、小环草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滋阴养胃。主肺热咳嗽;肺结核;哮喘;痢疾;口腔炎;胃痛;小儿疳疾 生长采收…

  • 梅露

    梅露(《纲目拾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花蕾(白梅花)的蒸馏液。 【功用主治】①《百草镜》:"蒸露点茶,止渴生津,解暑涤烦。" ②《纲目拾遗》:"鲜绿萼初放花,采取蒸露,能解…

  • 麦门冬_麦门冬和麦冬的区别_麦门冬的主要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虋冬、不死药、禹余粮 性味:甘;微苦;寒 功能主治: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主肺燥干咳;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咽喉疼痛;肠燥便秘;血热吐衄…

  • 瓠子_瓠子的性味归经_瓠子的功效及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甘瓠、甜瓠、净街槌、葫芦、龙密瓜、天瓜、长瓠、扁蒲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利水;清热;止渴;除烦。主水肿腹胀,烦热口渴;疮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