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伞

追风伞
(《贵州民间方药集》)

【异名】惊风伞(《贵州民间方药集》),一把伞(《贵阳民间药草》),公接骨丹(《贵州草药》)。

【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狭叶排草的根或全草。

【植物形态】狭叶排草
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须根淡黄色。茎丛生,不分枝,近基部红色,有柔毛。上部绿色,节稍膨大,有短柔毛。茎下部叶退化,很小,如鳞片状,对生;茎顶叶轮生,多为4~7片,大小不等,圆形至倒卵形,长4~14厘米,宽2~10厘米,先端急尖,全缘,稍成皱波状,基部阔楔形至狭楔形,上面光绿,下面淡绿;叶柄无,或极短,枣红色。花簇生于茎顶;花萼合生成球形,上部5裂,裂片线状披针形,淡绿色;花冠黄色,5深裂;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内;子房红色,花柱细长,1室,胚珠多数,蒴果球形。花期5月。果期5~6月。
生于低山区阴湿林下及沟边。分布四川、贵州等地。

本品的全草,在四川地区与金粟兰科植物宽叶金粟兰及报春花科植物重楼排草的全草,同作四块瓦使用。参见"四块瓦"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①《贵阳民间药草》:"辛,温,无毒。"

②《贵州草药》:"性温,味苦辛。"

【功用主治】祛风,活血。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小儿惊风。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全草:驱风镇静,治风湿疼痛,半身不遂。"

②《贵阳民间药草》:"根:驱风行血,治风湿瘫痪,小儿惊风。"

③《贵州植药调查》:"全草:治跌打,接骨。"

④《贵州草药》:"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定惊,生肌。"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浸酒。

【选方】①治风湿麻木:追风伞根五钱,红活麻五钱,大风藤一两。泡酒半斤,每次服二两。

②治风湿瘫痪:追风伞根、藤五加、大风藤、阎王刺、姨妈菜各二两。煎水服,每天一服;煎水服三次后,再煎水洗,连续使用。

③治小儿惊风:追风伞根三钱,金钩连三钱。煎水服。

④治脚抽筋:追风伞根二两,伸筋草五钱。煨猪肉吃。(①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⑤治跌打劳伤:追风伞根一两。泡酒服。(《贵州草药》)

⑥治骨折:追风伞、岩豇豆、红四块瓦各等分。晒干研末,调酒外包;若破口骨折,用开水调敷包扎,一日一换。(《贵州草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06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黄蜀葵子

    黄蜀葵子(《本草衍义》)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种子。植物形态详"黄蜀葵花"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性味】甘,寒,滑。 ①《纲目》:"甘,寒,滑,无毒。" ②《…

  • 山皮条_山皮条的功效与作用_山皮条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别名:金雀花 性味:辛;苦;微温 功能主治:理气宽中;清热解毒。主胃脘痛;肚腹冷痛;胸膈胀满;肺痨发热;疮疡肿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四川木兰的根或地上部…

  • 白苏梗

    白苏梗(《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的茎。植物形态详"白苏子"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老茎,除去果实及枝叶,晒干。 【药材】干燥的茎,叶片大多脱落,…

  • 箭刀草_箭刀草有毒吗_箭刀草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箭子草、紫威灵、白脚威灵仙、紫花地丁、黑继参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除湿;止痛。主消化不良风;风湿关节痛;偏头痛;疮疖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

  • 春不见

    春不见(《陕西中草药》) 【异名】一朵云(《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阴地蕨科植物蕨蔡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蕨蔡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短,直立,簇生多数肉质状根,…

  • 雪里见

    雪里见(《贵州草药》) 【异名】半截烂、躲雷草。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雪里见的块茎。 【植物形态】雪里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块茎长圆形,周围有肉芽,有多数须状根。块茎顶…

  • 白杨枝

    白杨枝(《纲目》)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的树枝。植物形态详"白杨树皮"条。 【功用主治】《纲目》:"消腹痛,治吻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浸酒。外用:烧汁涂。 【选方】①治腹…

  • 黄粱米

    黄粱米(《别录》) 【异名】竹根米(《千金·食治》),竹根黄(《唐本草》)。 【来源】为植物黄粱的种仁。梁为禾本科植物粟的一种。植物形态详"粟米"条。 【性味】①《别录》:"甘,平…

  • 过山青

    过山青(《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亚麻科植物石海椒的枝叶。 【植物形态】石海椒,又名:黄亚麻。亚灌木,高0.5~1米,全体无毛。茎直立或匍匐,圆柱形,柔软。叶互生,倒卵状椭圆形,…

  • 鸭皂树根

    鸭皂树根(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异名】绒祖刺(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洋梅花刺根(《云南经济植物》)。 【来源】为豆科植物鸭皂树的根,植物形态详"鸭皂树皮"条。 【采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