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草

游草
(《四川中药志》)

【异名】田中游草(《分类草药性》),蓉草(《广州植物志》),西游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牛草(《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游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游草
多年生草本。秆下部伏卧地面或倾斜,并于节处生根,直立部分高约40厘米,其节常具倒生微毛。叶鞘光滑或粗糙,上部者通常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1~2毫米,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愈合;叶片扁平或卷折,披针形,粗糙,长5~20厘米,宽约4~6毫米。圆锥花序卵形或矩圆形,长5~10厘米,分枝较细,具角棱,长达4厘米;小穗长3~4毫米,宽约1.5毫米,具短柄;小穗含1花,无芒;颖退化;外稃具5脉,脊背与边缘均具刺毛;内稃具3脉,脊上有硬纤毛;雄蕊6,花药长约2.5毫米。颖果,长约2.5毫米。花、果期夏、秋季。
生长于水边潮湿处。分布四川、广东、广西、贵州、台湾、福建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以4~5月采者为多。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涩,无毒。"

【功用主治】解表散寒,通经络,利小便。治感冒,头痛身疼,疟疾,痹痛麻木,白带。

①《分类草药性》:"治白带,通经。"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散寒解表,利水除湿。治四肢麻木。"

③《四川中药志》:"能散寒解表,通经络。治疟疾,感冒头身疼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5~8钱。

【选方】①治疟疾长久不愈:游草、寒经草、野烟头。煎服。(《重庆草药》)

②治凉寒发烧身痛:游草、土地檎、马蹄草。煎服。(《重庆草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26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大茶药根

    大茶药根(《岭南草药志》) 【异名】胡满蔃(《岭南采药录》),大茶根(《广西药植图志》),断肠草根、猪人参(《矿西中药志》)。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胡蔓藤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钩…

  • 枸杞叶

    枸杞叶(《别录》) 【异名】地仙苗(《日华子本草》),甜菜(《本草图经》),枸杞尖(《滇南本草》),天精草(《保寿堂经验方》),枸杞苗(《纲目》),枸杞菜(《生草药性备要》),枸杞…

  • 鹿茸

    鹿茸(《本经》) 【异名】斑龙珠(《澹寮方》)。 【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尚未骨化的幼角。 【动物形态】①梅花鹿,又名:花鹿。是一种中型的鹿。体长约1.5米,肩高约90厘米…

  • 荸荠

    荸荠(《日用本草》) 【异名】芍、凫茈(《尔雅》),葃菇、水芋、乌芋(《广雅》),乌茨(陶弘景),凫茨(孟诜),葧脐(《本草衍义》),黑山棱(《博济方》),地栗(《通志》),铁葧脐…

  • 青鱼

    青鱼(《本草经集注》) 【异名】鲭(《日华于本草》)。 【来源】为鲤科动物青鱼的肉。 【动物形态】青鱼体略呈圆筒形,尾部侧扁,腹部圆,无腹棱。鱼大者长达1米以上。头部稍平扁。口端位…

  • 赤铜屑

    赤铜屑(《唐本草》) 【异名】热铜末(《圣惠方》),铜末(《朝野佥载》),铜落、铜花、铜粉、铜砂(《纲目》),红铜未(《本草汇言》)。 【来源】为煅铜时打落的铜屑。 【制法】《纲目…

  • 黄开口

    黄开口(《江苏药材志》) 【异名】老虎脚迹草(《中国药植志》),见血住(《湖北科技》)。 【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轮叶排草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轮叶排草多年生直立草本,高15~4…

  • 菊苣

    菊苣(《新疆中草药手册》) 【异名】卡斯尼(维名)。 【来源】为菊科植物菊苣的全草。 【植物形态】菊苣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有棱,直立,中空,多分枝。根生叶长倒披针形,…

  • 柚叶

    柚叶(《纲目》)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柚的叶片,植物形态详"柚"条。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 【性味】《本草求原》:"辛,温。" 【功用主治】治头风痛,寒湿痹痛,食滞腹痛。 ①《纲…

  • 兔子毛

    兔子毛(《内辈古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西伯利亚艾菊的全草。 【植物形态】西伯利亚艾菊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具多数残留的干叶柄。基生叶2~3回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