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桐子

油桐子
(《纲目》)

【异名】桐子(《纲目》),桐油树子(《岭南采药录》),高桐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油桐果(《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种子。

【植物形态】油桐(《品汇精要》),又名:罂子桐、虎子桐(《本草拾遗》),荏桐(《本草衍义》),光桐、五年桐、百年桐、光面桐。
落叶乔木,高3~10米。有粗壮无毛之枝,幼枝稍具长毛。叶互生,革质,卵状心脏形,长10~15厘米,宽6~1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截形,全缘.有时浅3裂,下面具疏毛或后变无毛,绿色有光泽;叶柄长4~10厘米,顶端有红紫色2腺体。花先叶开放,单性,雌雄同株;成圆锥状复聚伞花序,密集小枝顶端;萼片2裂,绿色,具细毛;花瓣5,白色,覆瓦状排列,基部具橙红色的斑点与条纹,内面无毛;雄花具雄蕊8~10,或可至12枚,排列呈2轮,外轮雄蕊着生于近基部的分离,内轮的较长而合生,花药橙红色;雌花子房有毛,3~5室,花柱与子房室同数,柱头2裂。核果近球形,顶端急尖,平滑,直径4~5厘米,内具种子3~5颗。种子阔卵圆形,背圆拱,腹部平。花期4~5月。果期10月。
喜生于较低的山坡、山麓和沟旁。分布四川、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福建、台湾、贵州,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油桐根)、叶(油桐叶)、花(桐子花)、未成熟的果实(气桐子)以及种子榨出的油(桐油)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收集,将其堆积于潮湿处,泼水,覆以干草,经10天左右,外壳腐烂,除去外皮收集种子晒干。

【化学成分】各地产的油桐子的一般组成虽有差异,但总的说,种子含油约35%,种仁含油约50~61%。另一报道,果实含粗脂肪61.500%,粗蛋白质16.569%,水分3.742%,大部分的糖为非还元性糖,此外又含戊聚糖6.68%。

油桐子榨油后的桐饼,尚含油3.1~6.6%,又含氮2.12%,磷1.13%。因含有能引起动物胃肠炎的毒性皂甙,故不作饲料而常用为肥料。此种有毒成分在油中溶度小,故桐饼的毒性远比桐油为大。据说,在70~100℃久热或在高压蒸气中2小时,该毒性成分能被破坏,但可能还含其他毒素。

种仁中蛋白质种类尚少研究,其能溶于水者,可能为一种磷糖蛋白质;又用稀盐酸、10%食盐水、0.2%氢氧化钠,曾分别分出几种蛋白质。桐饼蛋白质的组成氨基酸以精氨酸(10.87%)、缬氨酸(8.33%)、亮氨酸(7.67%)和苯丙氨酸(7.28%)等为多。

同属植物Aleuritesmontana的种子组成及其所产的油,都与油桐极相似。此植物的油名木油,国际上常称为中国木油,而油桐所产的油名为桐油。由于此二种油性质相似,故常混淆不清。木油中的桐酸含率为75%,比桐油的77%略低。

【性味】①《本草拾遗》:"有大毒。"

②《纲目》:"味甘。"

【功用主治】吐风痰,消肿毒,利二便。治风痰喉痹,瘰疬,疥癣,烫伤,脓疱疮,丹毒,食积腹胀,大小便不通。

①《纲目》:"风痰喉痹,以子研末吹入喉中取吐。"

②《岭南采药录》:"磨水涂瘰疬。"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有利便、催吐、镇咳作用。消积食,治气胀,并治妇女月经不调。外用可治毒疮、疥癣。"

④《福建民间草药》:"消肿解毒,治疥癣、烫伤。"

【用法与用量】外用:研末吹喉、捣敷或磨水涂。内服:煎汤,1~2枚;磨水或捣烂冲水服。

【宜忌】《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孕妇慎服。"

【选方】①治瘰疬:桐油树子磨水涂,再以一、二个和猪精肉煎汤饮。不可多用,宜多服数次。(《岭南采药录》)

②治疥癣:油桐果捣烂绞汁敷抹。

③治烫伤:油桐果捣烂绞汁,调冬蜜敷抹患处。

④治锈铁钉刺伤脚底:鲜油桐果和红糖捣烂敷贴。(②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⑤治脓疱疮:嫩油桐果切开,将果内流出的水涂患处。(《河南中草药手册》)

⑥治丹毒:油桐壳焙焦,研细面,香油调涂患处。(《河南中草药手册》)

⑦治大小便不通:桐油树种子一粒。磨水服,大约半粒磨水一两。(《贵州草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26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梵天花根

    梵天花根(《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梵天花的根,植物形态详"焚天花"条。 【性味】甘苦,温。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温。" ②《泉州本草》:"甘,温,微苦,有小毒…

  • 绿豆芽_绿豆芽治什么病_绿豆芽可以入药嘛

    基础信息 别名:豆芽菜 性味: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消暑;解毒利尿。主暑热烦渴;酒毒;小便不利;目翳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绿豆Vignaradiata(L.)R…

  • 卷柏

    卷柏(《本经》) 【异名】豹足、求股、神投时(《吴普本草》),交时(《别录》),石莲花、回阳草(《滇南本草》),不死草(《滇南本草图说》),长生不死草(《纲目》),万年松(《本草原…

  • 菊花_菊花的医用价值_菊花多吃有什么影响

    基础信息 别名:节华、日精、女节、女华、女茎、更生、周盈、傅延年、阴成、甘菊、真菊、金精、金蕊、镘头菊、簪头菊、甜菊花、药菊 性味:味甘;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平肝明目;…

  • 鸡屎藤

    鸡屎藤(《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斑鸩饭、女青、主屎藤(《质问本草》),却节(《李氏草秘》),皆治藤、臭藤根(《纲目拾遗》),牛皮冻(《植物名实图考》),臭藤(《天宝本草》),毛…

  • 续断_续断的医用价值_续断的药用部位

    基础信息 别名:龙豆、属折、接骨、南草、接骨草、鼓锤草、和尚头、川断、川萝卜根、马蓟、黑老鸦头、小续断、山萝卜 性味:味苦;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止崩漏。主…

  • 白花灰毛槐树

    白花灰毛槐树(《贵州草药》) 【异名】山豆根。 【来源】为豆种植物白花灰毛槐树的根。 【植物形态】白花灰毛槐树灌木,高50~150厘米,黄绿色;嫩枝被有平贴的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

  • 鲛鱼翅

    鲛鱼翅(《纲目》) 【异名】鲛鲨翅(《医林纂要》),沙鱼翅(《纲目拾遗》),金丝菜(《本草求原》)。 【来源】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鳍。动物形态详"鲛鱼"条。 【性味】…

  • 麻妹条叶

    麻妹条叶(《贵州草药》) 【来源】为卫矛科植物粉背南蛇藤的叶。植物形态详"绵藤"条。 【性味】辛,平。 【功用主治】止血生肌,治刀伤。麻妹条叶捣绒,包患处。

  • 鹅绒藤_鹅绒藤和什么不能一起服用_鹅绒藤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羊奶角角、牛皮消、软毛牛皮消、祖马花、趋姐姐叶、老牛肿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化瘀解毒。主寻常性疣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萝藦科植物鹅绒藤茎中的白色乳汁及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