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甘子

【中药名称】余甘子
【拼音名】Yuganzi
【英文名】FRUCTUSPHYLLANTHI

【来源】本品系藏族习用药材,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L.的干燥成熟果实。
  冬季至次春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性状】本品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2~2cm。表面棕褐色至墨绿色,有浅黄色颗粒状突起,具皱纹及不明显的6棱,果梗约1mm。中果皮厚1~4mm,质硬而脆。内果皮黄白色,硬核样,表面略具6棱,背缝线偏上部有数条维管束,干后可裂成6瓣。种子6,近三棱形,棕色。气微,味酸涩,回甜。
  
【性味】 甘、酸、涩、凉。

【功能与主治】  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用于血热血瘀,肝胆病,消化不良,腹痛,咳嗽,喉痛,口干。

【用法与用量】3~9g,多入丸散服。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27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伊贝母─托里贝母

      伊贝母──托里贝母 BulbusFritillariaeTortifoliae  (英) Twisted-leavedFritillaryBulbi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

  • 鲈鱼_鲈鱼的副作用及禁忌_鲈鱼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花鲈、鲈板、花寨、鲈子鱼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益脾胃;补肝肾。主脾虚泻痢;消化不良;疳积;百日咳;水肿;筋骨萎弱,胎动不安;疮疡久不愈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

  • 青丝龙

    青丝龙(《湖南药物志》) 【异名】阴痧草、晒不死、阳痧草、地松杉、地青松杉、杉松兰。 【来源】为石松科植物哈氏石松的全草。 【植物形态】哈氏石松常绿多年生附生草本,高6~16厘米。…

  • 萱草根_萱草根的成分分析_萱草根的药用部位

    基础信息 别名:漏芦果、漏芦根果、黄花菜根、天鹅孵蛋、绿葱兜、水大蒜、皮蒜、地冬、玉葱花根、竹叶麦冬、多儿母、红孩儿、爬地龙、绿葱根、镇心丹、昆明漏芦 性味:甘;凉;有毒 功能主治…

  • 托腰散

    托腰散(《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萝藦种植物朱砂藤的根。 【植物形态】朱砂藤多年生草质藤本。根肉质,较粗,支根粗细相近。茎绿色,分枝;小枝纤细,被不明显的微毛。单叶对生;具柄…

  • 鮧鱼涎

    鮧鱼涎(《本草图经》) 【来源】为鲇科动物鲇鱼皮肤分泌的粘液。动物形态详"鮧鱼"条。 【功用主治】《本草图经》:"主三消,鮧鱼涎,溲黄连末作丸,饭后乌梅煎次,下五,七枚,渴便顿减。…

  • 射干_射干是中成药吗_射干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乌扇、乌蒲、黄远、乌萐、夜干、乌翣、乌吹、草姜、鬼扇、凤翼、扁竹根、仙人掌、紫金牛、野萱花、扁竹、地萹竹、较剪草、黄花扁蓄、开喉箭、黄知母、冷水丹、冷水花、扁竹兰、…

  • 七星剑

    七星剑(《生草药性备药》) 【别名】小叶不红、假芥兰、星色草(《生草药性备要》),独行千里(《本草求原》),野香薷(《岭南草药志》),小叶荠薴(《广西植物名录》)。 【来源】为唇形…

  • 岩酸_岩酸是中药吗_岩酸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独牛、酸杆杆、一面锣、岩丸子、石鼓子、一口血 性味:味苦;酸。性微寒 功能主治:活血消肿;止血;解毒利湿。主跌打损伤;骨折;关节肿痛;狂犬咬伤;咯血;尿血;红崩白带…

  • 板蓝根

    板蓝根(《纲目》) 【异名】靛青根(《本草便读》),蓝靛根(《分类草药性》),靛根(《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篮和草大青的根;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