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砂

夜明砂
(《日华子本草》)

【异名】天鼠屎、鼠法、石肝(《本经》),黑砂星(《纲目》),檐老鼠屎(《江西中药》)。

【来源】为蝙蝠科动物蝙蝠等多种蝙蝠的干燥粪便。动物形态详"蝙蝠"条。

【采集】全年可采,以夏季为宜。到山洞中铲取,除去泥土,拣净杂质,晒干。

【药材】为长椭圆形颗粒,两头微尖,长5~7毫米,直径约2毫米。表面粗糙,棕褐色或灰棕色,破碎者,呈小颗粒或粉末状,在放大镜下观察,可见棕色或黄棕色有光泽的昆虫头、眼及小翅。气无,味微苦而辛。以身干无砂土、色棕褐、质轻、嚼之无砂感、并有小壳点者为佳。
全国大部分山区均产。主产浙江、江西、江苏、广西、河南、甘肃、辽宁等地。

【化学成分】含尿素、尿酸、胆甾醇及少量维生素A等。

【炮制】拣净杂质,簸去泥砂,或漂洗后晒干。

《纲目》:凡采得以水淘去灰土恶气,取细砂晒干焙用。"

【性味】辛,寒。

①《本经》:"味辛,寒。"

②《别录》:"无毒。"

【归经】入肝经。

①《纲目》:"厥阴肝经血分。"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功用主治】清热明日,散血消积。治青盲雀目,内外障翳,瘰疬,疳积,疟疾。

①《本经》:"主面痈肿,皮肤洗洗时痛,腹中气血,破寒热积聚。除惊悸。"

②《别录》:"去面黑皯。"

③《唐本草》:"酒服方寸匕,主子死腹中。"

④《日华子本草》:"炒服治瘰疬。"

⑤《本草衍义》:"合疳药。"

⑥《纲目》:"治目盲,障翳,明目,除疟。"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1~3钱。外用:研末撤或调敷。

【宜忌】①《本草经集注》:"恶白蔹、白薇。"

②《得配本草》:"产妇禁用。"

【选方】①治青盲:柏叶一两(微炙),夜明砂一两(以糯米炒令黄)。上药,捣罗为末,用牛胆汁拌和,丸如梧桐子大。每夜临卧时,以竹叶汤下二十丸,至五更初,以粥饮下二十丸。(《圣惠方》明目柏叶丸)

②治小儿雀目:夜明砂炒研,猪胆汁和丸绿豆大,海米饮下五丸。(《纲目》)

③治内外障翳:夜明砂末,化入猪胆内,煮食饮汁。(《仁斋直指方》)

④治办眼成内障:夜明砂(洗净)、当归、蝉蜕、木贼(去节)各一两。为末,黑羊肝四两,水煎烂,和丸梧子大。食后熟水下五十丸。(《纲目》)

⑤治瘰疬延缠:夜明砂三钱,白蛤壳五钱(火煅)。共研细末,米饭为丸,如绿豆大。每晚服二钱,白汤下。(《方脉正宗》)

⑥溃肿排脓:夜明砂一两,桂半两,乳香一分。为末,入干砂糖半两,井水调敷。(《仁斋直指方》)

⑦治一切疳毒:夜明砂五钱,入瓦瓶内,以精猪肉三两,薄切,入瓶内,水煮熟,以肉与儿食,饮其汁,取下腹中胎毒;次用生姜四两,和皮切炒,同黄连末一两,糊丸黍米大,米饮服,日三次。(《全幼心鉴》)

⑧治腹中积聚,寒热:夜明砂三钱,阿魏四钱,花椒五钱,红曲六钱。俱研细末,每服二钱,清晨白汤调下。(《方脉正宗》)

⑨治疟发作无时,经久不瘥:蝙蝠粪五十粒,朱砂半两,麝香一分。上药,都细研,以软糯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末发时,以暖水下十丸,(《圣惠方》)

⑩治腋下胡臭:夜明砂末,豉汁调。(《纲目》)

【名家论述】①《纲目》:"夜明砂及蝙蝠皆厥阴肝经血分药也,能活血消积,故所治目翳盲障,疟疾疳惊,淋带,瘰疬,痈肿,皆厥阴之病也。"

②《本草经疏》:"夜明砂,今人主明目,治目盲障翳。其味辛寒,乃入足厥阴经药,《本经》所主诸证,总属是经所发,取其辛能散内外结滞,寒能除血热气壅故也,然主疗虽多,性有专属,明目之外,余皆可略。"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39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牛肚_牛肚有什么医用价值_牛肚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牛百叶、牛膍 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补虚赢;健脾胃。主病后虚赢;气血不足;消渴;风眩;水肿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胃。 原形态:1.…

  • 花苜蓿_花苜蓿的功能主治_花苜蓿有没有不良反应

    基础信息 别名:奇尔克、纳林-胡岑格、布斯项、扁豆子、野苜蓿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止血。主发热;咳嗽;痢疾;外伤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花苜蓿…

  • 土荆皮

    土荆皮(《药材资料汇编》) 【别名】土槿皮(《中药通报》3(4):156,1957),荆树皮(《中国药植志》),金钱松皮(《药材学》)。 【来源】为松科植物金钱松的树皮或根皮。 【…

  • 蚕豆叶

    蚕豆叶(《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叶,植物形态详"蚕豆"条。 【化学成分】叶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7-鼠李糖甙、D-甘油酸、5-甲酰四氢叶酸、叶绿醌、游离氨基酸…

  • 小鬼钗_小鬼钗有毒性嘛_小鬼钗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鹿角草、山黄连、土黄连、不怕日草、小鬼叉手、鬼针草、鬼疙针、刺针草、细叶鬼针草、细叶刺针草、小刺叉锅叉草、一包针 性味:味苦;微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活血…

  • 花木通

    花木通(《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假须蕊铁线莲的木质茎。 【植物形态】假须蕊铁线莲木质藤本。叶对生;2回3出复叶;小叶卵形,边缘有少数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被…

  • 鹅掌楸根

    鹅掌楸根(《贵州草药》)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楸的根,植物形态详"凹朴皮"条。 【采集】秋季采收。 【性味】性温,味辛。 【功用主治】驱风除湿,强筋壮骨。 【用法与用量】内服:…

  • 续随子叶

    续随子叶(《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叶片,植物形态详"千金子"条。 【化学成分】含山柰酚和槲皮素的3-葡萄糖醛酸甙、谷甾醇等。 【药理作用】见"千金子"条。 【…

  • 水案板_水案板的副作用_水案板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性味: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利水。主目赤肿痛;疮痈肿毒;黄疸;水肿;痔疮出血;蛔虫病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眼子菜科植物浮叶眼子菜的全草。 原形态:…

  • 青杠碗

    青杠碗(《贵州草药》)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栓皮栎的果壳或果实。 【植物形态】栓皮栎,又名:软木栎、粗皮栎、白麻栎。落叶乔木,高15~25米,树皮淡灰色,深裂,栓皮层厚而软,厚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