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花

益母草花
(《纲目》)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得花,植物形态详"益母草"条。

【采集】夏季花初开时采收,去净杂质,晒干。

【药材】干燥的花朵,其花萼及雌蕊都已脱落,长约1.3厘米,淡紫色至淡棕色,花冠自顶端向下渐次变细;基部联合成管,上部2唇形,上唇长圆形,全缘,背部密具细长白毛,也有缘毛;下唇3裂,中央裂片倒心脏形,背部具短绒毛,花冠管口处有毛环生;雄蕊4,2强,着生在花冠筒内,与残存的花柱,常伸出于冠筒之外。气弱,味微甜。以干燥、无叶及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江苏、安徽等地。

【性味】《纲目》:"味微苦甘。"

【功用主治】①《纲目》:"治肿毒疮疡,消水行血,妇人胎产诸病。"

②《江苏植药志》:"民间用作妇女补血剂。通常于冬季和以红糖及乌枣,饭锅内蒸,逐日服用。"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40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鹰骨_鹰骨有用药禁忌吗_鹰骨有毒性吗

    基础信息 别名:鹞婆骨 性味:味辛;咸;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续筋骨。主筋骨疼痛;损伤骨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骨胳。 原形态:苍鹰,大型鸟类,体长约50c…

  • 臭梧桐子

    臭梧桐子(《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果实或带宿萼的果实。植物形态详"臭梧桐"条。 【功用主治】《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湿,平喘。" 【用法与用量】内脏:煎汤…

  • 滑石

    滑石(《本经》) 【异名】液石、共石、脱石、番石(《别录》),夕冷(《药性论》),脆石、留石(《石药尔雅》),画石(《本草衍义》)。 【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的块状体。 【矿物形…

  • 暴马子

    暴马子(《吉林中草药》) 【异名】白丁香(《吉林中草药》),棒棒木(《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荷花丁香(《宁夏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暴马丁香的树皮、树干及茎枝。 【…

  • 野马追

    野马追(《药学资料》) 【来源】为菊科植物轮叶泽兰的全草。 【植物形态】轮叶泽兰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茎短,生有须根。茎直立。上部分枝,淡褐色或带紫色,散生紫色斑点,嫩时密被毛…

  • 岩败酱

    岩败酱(《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败酱科植物岩敢酱的全草。 【植物形态】岩败酱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粗壮,有浓烈的臭酱气味。茎直立,带紫色,下部常稍弯曲.根生叶丛生…

  • 黍米

    黍米(《别录》)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种子。 【植物形态】黍(《诗经》)一年生草本。秆直立,单生或少数丛生,高60~120厘米,有节,节上密生髭毛。叶鞘松弛,被疣毛;叶舌长约1…

  • 西瓜根叶

    西瓜根叶(《滇南本草》)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根及叶。植物形态详"西瓜"条。 【采集】夏、秋采取。 【功用主治】治水泻,痢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两。

  • 大果巴戟_大果巴戟天的作用_大果巴戟都有那些药理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扣灯、防己、越南鸡眼藤、白鸡屎藤 性味:辛;微苦;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宣肺止咳。主风湿痹痛;感冒;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

  • 甲香

    甲香(《唐本草》) 【异名】水云母、海月、催生子(《中药志》)。 【来源】为蝾螺科动物蝾螺或其近缘动物的掩厣。 【动物形态】蝾螺,又名:流螺(《本草图经》)。螺壳大而结实,壳高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