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茎

茜草茎
(《四川中药志》)

【异名】茜草藤(《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茎叶。植物形态详"茜草根"条。

【采集】夏、秋季采收,晒干。

【药材】干燥茎呈枯绿色,茎的棱上有粗糙细毛刺。质脆易断,断面四方形。内心色白而松。茎节上轮生叶片,叶柄及叶背中肋上均有倒刺毛。叶多脱落。
产四川、江苏、上海郊区及浙江等地。

本品在苏州、杭州、上海亦称为"过山龙"。

【性味】①《履巉岩本草》:"凉,无毒。"

②《苏州本产药材》:"苦,寒。"

【功用主治】止血,行瘀。治吐血,血崩,跌打损伤,风痹,腰痛,痈毒,疔肿。

①《履巉岩本草》:"大能活血,治便血等疾。"

②《植物名实图考》:"行血,治腰痛。"

③《苏州本产药材》:"行血,活血。治痈毒,损伤。"

④《药材资料汇编》:"攻血,治气块。"

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止血,和血,行血。治风痹,寒湿,黄疸。"

⑥《四川中药志》:"配成药洒,作打药、补药或调经药用。治风湿瘙痒、痒疮、粪毒发痒,煮水外冼。"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选方】①治热症吐血,妇女血崩,经出色黑:茜草茎二两。熬水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趺打愈后,筋骨酸痛:干茜草头,每次八钱,合猪脚节炖服。(《泉州本草》)

③治疔疽:茜草鲜嫩叶略加食盐,捣烂,敷疔疽疮头。(《现代实用中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57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田螺厣

    田螺厣(《本草求原》) 【来源】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爆的厣。动物形态详"田螺"条。 【功用主治】《本草求原》:"煅存性,去目翳。" 【用法与用量】外用:煅存性研极细末点眼。

  • 米麦麨

    米麦麨(《唐本草》) 【异名】糗(刘熙《释名》)。 【来源】为米或麦蒸炒后磨成之粉面。 【性味】①《唐本草》:"甘苦,寒,无毒。" ②《本草拾遗》:"酸,寒。" 【功用主治】①《唐…

  • 百足藤_百足藤怎么使用_百足藤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神仙对坐草、石上蜈蚣、飞天蜈蚣、百足草、铁斑鸠、巴岩姜、姜藤、天蜈蚣、土石蜈蚣、雄鸡尾、细蜈蚣草、蜈蚣草、石蜈蚣、下山蜈蚣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散瘀接骨,消…

  • 黄葵_黄葵怎么食用_黄葵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罗裙博、起风瘀、假三菍、野芙蓉、假棉花、水芙蓉、假芙蓉、药虎、磟碡草、三脚鳖、三脚破 性味:微甘;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下乳通便。主高热不退;肺热咳嗽;痢疾;大…

  • 槐根

    槐根(《别录》) 【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根,植物形态详"槐花"条。 【药材】干燥的根粗壮而呈圆柱形,略弯曲。外表黄色或黄褐色。质坚硬。断面黄白色,木质,纤维性。 【化学成分】含d-…

  • 藤商陆

    藤商陆(《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山苦瓜、百解薯、苦瓜头(《广西药植名录》),野牵牛(《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七爪龙的根或叶。 【植物形态】七爪龙多年生…

  • 丝瓜叶_丝瓜叶可以入药吗_丝瓜叶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虞刺叶 性味: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祛暑。主痈疽;疔肿;疮癣;蛇咬;汤火伤;咽喉肿痛;创伤出血;暑热烦渴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丝…

  • 龙眼树皮

    龙眼树皮(《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树皮的韧皮部。植物形态详"龙眼肉"条。 【功用主治】治疳积,疔疮。 ①《岭南采药录》:"能杀虫,可洗疳疮。" ②《南宁市药物志…

  • 算盘子

    算盘子(《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野南瓜、柿子椒(《植物名实图考》),算盘珠、八瓣橘、馒头果、水金瓜、红橘仔(《福建民间草药》),地金瓜(《广西中兽医药植》),血木瓜(《民间常用…

  • 阳桃

    阳桃(《纲目》) 【异名】三帘(杨孚《异物志》),五敛子(《南方草木状》),羊桃、五梭子(《桂海虞衡志》),杨桃、三菍(《生草药性备要》),山敛、三敛子(《广东新语》),酸五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