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枫木

秋枫木
(《陆川本草》)

【异名】秋风(《桂海虞衡志》),胡杨、红桐、茄苳树、赤木(《中国树木分类学》),水梁木、三叶红、鸭脚枫、千金不倒、丢了棒(《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重阳木的根、树皮、枝叶。

【植物形态】重阳木
常绿乔木,高达20米。3出复叶,互生;小叶卵形至椭圆状卵形,纸质,长8~15厘米,宽4~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总叶柄长7~10厘米。花小,单性,雌雄异株;圆锥花序腋生;花淡绿色,无花瓣;萼片5,覆瓦状排列;雄花雄蕊5,退化子房盾状;雌花子房8或4室,花柱3,不分裂。果实浆果状,球形,大如豌豆,褐色或淡红色。种子长圆形,胚乳肉质。花期4~5月。果期8~10月。
常生于低海拔的旷地上,尤以河边堤岸,湿润肥沃的砂质壤土最为适宜。分布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

【化学成分】根含β-香树脂醇、熊果酸、β-谷甾醇。树皮含乙酸表无羁萜酯、无羁萜、β-谷甾醇和白桦脂酸甲酯。茎含无羁萜、无羁萜-3β-醇。枝叶含糖类、氨基酸、酚性成分、黄酮类、香豆精类。叶尚含酸性酒石酸钾和酒石酸钙8~16%、乙酸无羁萜-3α-酯、无羁萜、无羁萜-3β-醇、无羁萜3α-醇、β-谷甾醇、并没食子酸。种子含不干性油30%,淡黄色,有香味。

【性味】①《陆川本草》:"辛苦,微温。"

②《泉州本草》:"味辛涩,性温。"

【功用主治】①《陆川本草》:"枝叶及皮:驱风,活血,消肿。治风湿骨痛。"

②《泉州本草》:"叶:行气活血,消肿败毒。治气血郁结,痈疽疮疡。"

③《广西药植名录》:"根:治红白痢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膈食反胃:鲜重阳木叶二两,桃寄生、苦杏仁、白毛藤、水剑草、鹿含草各五钱。水二碗半煎一碗,分四份。每隔二小时泡乌糖服一份,一日四次,服完为一剂量,连续服用至十余日。服药期间忌食鸡、鸭蛋。(《泉州本草》)

②治痈疽无名肿毒:鲜重阳木叶,捣烂敷患处。(《泉州本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61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益智仁

    益智仁(《得配本草》) 【异名】益智子(《开宝本草》),摘艼子(《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 【植物形态】益智(《广志》)多年生草本,高1~3米。根茎延长。茎…

  • 毛药

    毛药(《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红丝线、血见愁(《植物名实图考》),野苦菜、野花毛辣角(《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茄科植物十萼茄的全抹。 【植物形态】十萼茄一年或二年生草本…

  • 昆明堵喇

    昆明堵喇(《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草乌、黄草乌(《云南中草药选》),大草乌(《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昆明乌头的块根。 【植物形态】昆明乌头草本。块根2枚,长2.…

  • 甘土

    甘土(《本草拾遗》) 【异名】白单、白墡《石药尔雅》),膨润土(《黑龙江中药》)。 【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蒙脱土、漂白土或其混合物。 【矿物形态】①蒙脱土呈土状。白色、灰绿色或粉红…

  • 花叶子_花叶子的禁忌_花叶子怎么食用

    基础信息 别名:斑叶兰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透疹;清心安神。主麻疹;肺炎;心烦失眠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硬叶兜兰的全草。 原形态:硬叶兜兰,多年生草本,高2…

  • 半蒴苣苔_半蒴苣苔的功效和作用_半蒴苣苔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山白菜、天目降龙草、石花菜、尿桶草、石花、牛蹄草、牛舌头、白观音扇、石塔青、降龙草、石杓麦、乌梗子、岩茄子、岩苋菜、牛耳朵菜、蚂拐菜、大蚂拐菜、麻脚杆、岩莴苣、石莴…

  • 金刷把

    金刷把(《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石蕊科植物松石蕊的全体。 【植物形态】松石蕊寄生地衣植物。全体呈珊瑚状,多回分枝,顶部枝纤细,为2~3叉分枝,基部灰白色,顶端淡黄色或灰白色。粉…

  • 木豆叶

    木豆叶(《陆川本草》) 【来源】豆科植物木豆的叶片,植物形态详"木豆"条。 【采集】随时可采。 【性味】平,淡。有小毒。 【功用主治】解痘毒,消炎肿。治小儿水痘,痈肿。 【用法与用…

  • 糖茶?

    糖茶?(《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色果策尔玛买巴(藏名)。 【来源】为虎耳草种植物糖茶?茎枝的内层皮或果实。 【植物形态】糖茶?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4米。小枝暗红褐色,光滑…

  • 山樱桃

    山樱桃(《纲目》) 【异名】朱桃、麦樱(《吴昔本草》),牛桃、英桃(《博物志》),婴桃、英豆(《BU录》),李桃、奈桃(孟珗),梅槐(《八闽通志》),山婴桃(《纲目》),毛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