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

青葙
(《本经》)

【异名】草蒿、萋蒿(《本经》),昆仑草(《唐本草》),野鸡冠、鸡冠苋(《纲目》),狼尾巴果、鸡冠菜、土鸡冠(《江苏植药志》),狐狸尾、指天笔(《南宁市药物志》),牛尾巴花(《山东中药》),犬尾鸡冠花(《闽东本草》)。

【来源】为苋科植物青葙的茎叶及根。

【植物形态】青葙
一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全体无毛。茎直立,绿色或红紫色,通常分枝。叶互生;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9匝米,宽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叶柄,全缘。穗状花序单生于茎顶或分枝末端,圆柱状或圆锥状,长3~10厘米;花着生甚密,初为淡红色,后变为银白色;每花具干膜质苞片3;花被5,干膜质,长圆状披针形;雄蕊5,花药粉红色,丁字状着生;子房长圆形,花柱线形,红色,柱头2裂。胞果球形盖裂;种子数粒,扁圆形,质坚硬,黑色有光泽。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于荒野路旁、山沟、河滩、沙丘等疏松土壤上;也有栽培。我国大部分地区有野生或栽培。

本植物的种子(青葙子)、花序(青葙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化学成分】全草含多量草酸,生长2周时可达12.5%,以后逐渐下降到约9%。

【性味】①《本经》:"味苦,微寒。"

②《别录》:"无毒。"

③《纲目》:"苦,微寒,无毒。"

【功用主治】燥湿清热,杀虫,止血。治风瘙身痒,疮疥,痔疮,金疮出血。

①《本经》:"主邪气,皮肤中热,风瘙身痒,杀三虫。"

②《别录》:"治恶疮疥虱、痔蚀、下部匿疮。"

③《唐本草》:"捣汁单服,大疗温疠、甘匿。"

④《日华子本草》:"止金疮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捣汁,鲜用1~2两。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风湿身疼痛:青葙子根一两。猪脚节或鸡鸭炖服。(《泉州本草》)

②治下消:青葙子全草一两。青蛙炖服。(《泉州本草》)

③治痧气:青葙全草、腐婢、仙鹤草各五钱。水煎,早、晚饭前分服。

④治皮肤风热疮疹瘙痒:青葙茎叶。水煎洗患处,洗时须避风。

⑤治妇女阴痒:青葙茎叶三至四两。加水煎汁,熏洗患处。

⑥治创伤出血:鲜青葙叶捣烂,敷于伤处,纱布包扎。(③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62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赤石脂

    赤石脂(《本经》) 【异名】赤符(《吴普本草》),红高岭(《增订伪药条辨》),赤石土(《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吃油脂(《中药志》),红土(《药材学》)。 【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多…

  • 马鬃

    马鬃(《日华子本草》) 【异名】马髻毛(《别录》),马牦(《千金方》)。 【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鬃毛或尾毛。原动物详"马肉"条。 【性味】《纲目》:"有毒。" 【功用主治】治女子崩…

  • 紫金龙_紫金龙的副作用_紫金龙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串枝莲、黑牛膝、川山七、豌豆跌打、大麻药、豌豆七、野豌豆 性味:辛;苦;凉;有毒 功能主治:镇痛;止血;降血压。主神经性头痛;牙痛;胃痛;风湿关节痛等各种痛证;跌打…

  • 雪茶

    雪茶(《纲目拾遗》) 【异名】地茶、太白茶(《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地茶科植物雪茶的地衣体。 【植物形态】雪茶地衣体白色或灰白色,管状,单一或有稀少分枝,先端稍弯曲,呈蛔虫状…

  • 醍醐

    醍醐(《雷公炮炙论》) 【来源】为牛乳制成的食用脂肪。 【化学成分】牛乳制成的醍醐,其一般组成(每100克)为:水分73克,蛋白质2.9克,脂肪20克,碳水化物4克,灰分0.6克,…

  • 粟芽_粟芽有副作用嘛_粟芽的中药用途

    基础信息 别名:檗米、粟檗、谷芽 性味:味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主食积胀满;不思饮食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粱的发芽颖果。 原形态:1.粱,一年生栽培作…

  • 白檀根

    白檀根(《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异名】砒霜子、蛤蟆涎(《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来源】为山矾科植物白檀的根。 【植物形态】白檀落叶灌木或乔木。嫩枝和叶背通常疏生白色毛。叶纸质,…

  • 山枝仁

    山枝仁(《四川中药志》) 【异名】芭豆、崖花子(《中国树木分类学》),榨木仁(《四川中药志》),土连翘、广枝仁(《常用中草药配方》)。 【来源】为海桐花科植物光叶海桐的种子。 【植…

  • 蟹_蟹的药用部位_蟹的医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郭索、无肠公子、螃蟹、横行介士、毛蟹、稻蟹、方海、胜蓄芳蟹、河蟹、淡水蟹、毛夹子、大闸蟹、方蟹 性味:味咸;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散瘀;消肿解毒。主湿热黄疸;产后瘀…

  • 黄龙须

    黄龙须(《重庆草药》) 【异名】红龙须(《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气根。植物形态详"黄桷叶"条。 【性味】《重庆草药》:"味苦湿,性热,无毒。" 【功用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