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慈姑

山慈姑
(《本草拾遗》)

【异名】金灯(《本草拾遗》),鹿蹄草(《经验方》),山茨菰(《百一选方》),山茨菇(《滇南本草》),朱姑、鬼灯檠(《纲目》),毛姑(《本草从新》),毛慈姑(《药材资料汇编》),泥冰子(《中药材手册》),处姑、白地栗、白毛姑(《药材学》)。

【来源】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等的假球茎。

【植物形态】①杜鹃兰
多年生草本,高40厘米左右。假球茎卵球形,肉质。顶端生叶1(~2)片,叶片披针状长椭圆形,长20~30匣米,宽4~5厘米,先端略尖,基部楔形,具纵向主脉3条,全缘,具叶柄。花茎直立,疏生3叶鞘,抱茎;总状花序长10~20厘米,有花10~20朵,偏侧而生;苞片线状披针形,薄膜质,长3厘米左右,先端锐尖;花下垂,绿色至红紫色;萼片及花瓣呈线状倒披针形,长3~3.5匣米,先端锐尖,唇瓣肥厚,长约3厘米,基部稍膨大,先端近3裂,侧裂片披针形,中间裂片长椭圆形,长9毫米左右,先端截形,反曲;蕊柱长2.5厘米。蒴果长2~2.5厘米,无梗,下垂。花期夏季。

生山沟阴湿处。分布黄河流域至西南、华南等地。

②独蒜兰,又名:冰球子。
多年生草本。假球茎狭卵形或圆锥状长颈瓶形,高1.5~2厘米。叶1片,椭圆状披针形,长约10厘米,宽约2厘米,生于假球茎的顶端。花葶直立,生花1朵,下部有2~3个鞘;苞片长圆形,长2~3厘米;萼片近直立,披针形,长4厘米;花瓣近线形,长4.5厘米;唇瓣从楔形基部起逐渐扩大,长4厘米,有不明显的3裂,中部为不等边四方形,边缘为啮蚀的撕裂状,上面没有龙骨突起;子房下位,细瘦。蒴果长圆形,直立,连于房柄长近约3厘米。

生山沟岩石上。分布我国西南。

以上植物的叶(山慈姑叶)、花(山慈姑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5~6月挖职假球茎;除去茎叶、须根,洗净,晒干。

【药材】①杜鹃兰的干燥假球茎呈圆球状尖圆形或稍扁平,直径1~2厘米。外表棕褐色或灰棕色,有细小皱折。顶端有一圆形的蒂迹;底郎凹陷处有须根,须根长约1~3厘米,粗1~2毫米;腰部有下凹或突起的环节,俗称"腰带"。假球茎周围被有或疏或密的金黄色丝状毛须及黑色细须。或已将须根及外皮均除去。质坚实,内心黄白色或乌黑色,粗糙。味淡,微香,遇水有粘性。以个大、饱满、断面黄白色、质坚实者为佳。

主产四川、贵州等地。

②独蒜兰的干燥假球茎呈圆球形或不规则块状,直径1~1.5厘米,顶端渐突起,基部脐状,有须根或须根痕。腰带往往在凹入部,故不甚明显,撞去表皮者表面呈黄白色、浅黄色或灰黄色,带有表皮者呈浅棕色或棕色,光滑,或有皱纹及深沟。质坚硬,难折断,断面角质半透明。气微弱,味淡微苦,稍粘。

除上述品种外,尚有独蒜兰属植物云南独蒜兰(参见"独叶白芨"条)及山兰属植物冰球子(四川、西藏)等的假球茎,亦作山慈姑入药。

【炮制】除尽须根,洗净,清水浸泡2~4小时,取出润透,切片,晒干。捣碎用亦可。

【性味】甘微辛,寒。

①《本草拾遗》:"有小毒。"

②《纲目》:"甘微辛,有小毒。"

③《本草经疏》:"味辛,气寒。"

【归经】入肝、脾经。

①《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功用主治】消肿,散结,化痰,解毒。治痈疽疔肿,瘰疬,喉痹肿痛,蛇、虫、狂犬伤。

①《本草拾遗》:"主痈肿疮瘘,瘰疬结核等,醋磨敷之,亦除皯瘖。"

②《滇南本草》:"消阴分之痰,止咳嗽,治喉痹,止咽喉痛。治毒疮,攻痈疽,敷诸疮肿毒,有脓者溃,无脓者消。"

③《纲目》:"主疔肿,攻毒破皮。解诸毒,蛇虫、狂犬伤。"

④《本草再新》:"治烦热痰火,疮疔痧痘,瘰疬结核。杀诸虫毒。"

⑤《国药的药理学》:"为粘滑药。用于呕吐下痢等。"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磨汁或入丸、散。外用: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宜忌】正虚体弱患者慎服。

【选方】①治痈疽恶疮,汤、火、蛇、虫、犬、兽所伤,时行瘟疫,山岚瘴气,喉闭喉风,久病劳瘵;解菌蕈菰子、砒石毒药,死牛、马、河豚鱼毒:文蛤(捶破,洗,焙,末)三两,山慈姑(去皮净,末)二两,麝香(另研)三分,千金子(去壳,研,去油取霜)一两,红牙大戟(去芦,焙干,末)一两半。用糯米煮浓次为丸,分为四十粒。每服一粒,用井花水或薄荷汤磨服,利一、二次,用粥止之。(《外科精要》玉枢丹,即《百一选方》解毒万病丸)

②治痈疽疔肿、恶疮及黄疸:慈姑(连根)、苍耳草等分。捣烂,以好酒一钟,滤汁温服。或干之为末,每酒服三钱。(《乾坤生意》)

③去酐蹭:山慈姑根,捣涂面上。(《普济方》)

④面疱斑痣。用山慈母根每夜涂搽,早上洗去。

⑤牙龈肿痛。用山慈姑的枝和根煎汤随时漱口,漱后吐出。

⑥痈疽疔痛。用山慈姑(连根)、苍耳草等分,捣烂。取好酒一杯,滤出药汁温服。或将两药干研成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⑦风痰疾。用山慈姑一个,滴茶磨成泥。中午时以茶调匀服下,躺着晒一会太阳,即有恶物吐出,病自断根。如不吐,可喝一点热茶。

⑧一切疮毒,蛇虫毒,饮食毒,瘴气等。用"万病解毒丸"(一名"太已紫金丹"、"玉枢丹")。"丹居家远出、行兵动众,不可无此"。其配方如下:山慈姑,去皮,洗净,焙干,取二两;川五倍子,洗刷,焙干,取二两;千金子仁,研细,以纸压去油质,取一两;红牙大戟,去芦,洗净,焙干,取一两半;麝香三钱。各药共研为末,加浓糯米汤调和,细捣,作成一钱一锭的药剂。斟酌病情,或外治,或内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74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接气草_接气草的入药方法_接气草的药用部位

    基础信息 别名:召叶细辛、马蹄香、毛乌金、乌金七、花脸细辛 性味:辛;苦;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温肺化痰;止痛。主风寒头痛;痰饮咳喘;胃寒痛;腹痛;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生长…

  • 竹卷心

    竹卷心(《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竹针(《生草药性备要》),竹心(《本草再新》)。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卷而未放的幼叶。植物形态详"竹茹"条。 几种常见的竹,其幼叶在民间一…

  • 白胶香

    白胶香(《唐本草》) 【异名】枫香脂(《唐本草》),枫脂(《通典》),白胶(《儒门事亲》),芸香(《本草原始》),胶香(《国药的药理学》)。 【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的树脂。植物…

  • 姜三七

    姜三七(《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姜科植物曲蕊姜的根。 【植物形态】曲蕊姜矮小秃净草本,有香味。叶数枚,卵形,二列,具柄,鞘上部张开。花数朵,包藏于一个预生绿色的佛焰苞内。萼管状…

  • 黄花鼠尾草_黄花鼠尾草怎么食用_黄花鼠尾草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大紫丹参、丹参、黄花丹参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化瘀止痛。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吐血;风湿骨痛;乳痈;疮肿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

  • 半夏曲

    半夏曲(《韩氏医通》) 【来源】为半夏加面粉、姜汁等制成的曲剂。 【制法】①取生半夏、法半夏各半,研成粉末。每斤用生姜8两洗净捣碎绞汁,同面粉4两,和温开水调成稀糊,倒入半夏粉内揉…

  • 霜红藤_霜红藤的功效与作用_霜红藤的用药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霜江藤、哥兰叶、穿山龙、山货榔、小红藤、白花藤 性味:苦;辛;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经闭;产后腹痛;胃痛;疝痛…

  • 鹿筋_鹿筋有毒性吗_鹿筋有用药价值吗

    基础信息 性味:味咸;性温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主肝肾亏虚;工业国损绝伤;风湿痹痛;转筋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四肢的肌腱。 原形态:1.梅…

  • 地柏树_地柏树的副作用_地柏树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舒筋草、金鸡尾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舒筋;止血。主湿热痢疾;跌打损伤;内外伤出血;烫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圆枝卷柏的全草。 原…

  • 山芙蓉_山芙蓉的副作用_山芙蓉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别名:假芙蓉、白背木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解毒。主胸腹胀满;消化不良;便秘;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疮疖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长毛黄葵的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