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筋草

牛筋草
(《纲目拾遗》)

【异名】千金草(《纲目拾遗》),千千踏、忝仔草、千人拔(《福建民间草药》),穆子草(《广西中兽医药植》),牛顿草、鸭脚草(《闽南民间草药》),粟仔越、野鸡爪、粟牛茄草(《闽东本草》),扁草、水枯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油葫芦草,蟋蟀草、千斤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稷子草(《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牛筋草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牛筋草
一年生草本,高15~90厘米。须根细而密。秆丛生,直立或基部膝曲。叶片扁平或卷折,长达15厘米,宽3~5毫米,无毛或表面具疣状柔毛;叶鞘压扁,具脊,无毛或疏生疣毛,口部有时具柔毛;叶舌长约1毫米。穗状花序,长3~10厘米,宽3~5毫米,常为数个呈指状排列(罕为2个)于茎顶端;小穗有花3~6朵,长4~7毫米,宽2~3毫米;颖披针形,第1颖长1.5~2毫米,第2颖长2~3毫米;第1外稃长3~3.5毫米,脊上具狭翼;种子矩圆形,近三角形,长约1.5毫米,有明显的波状皱纹。花果期6~10月。
习见于旷野荒芜的地方。分布全国各地。

【采集】八、九月采收,洗净,晒干,切断。

【性味】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平,无毒。"

②《闽东本草》:"味甘淡,性凉。"

【归经】①《百草镜》:"入肝经。"

②《闽东本草》:"入肺、胃二经。"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治伤暑发热,小儿急惊,黄疸,痢疾,淋病,小便不利;并能防治乙脑。

①《百草镜》:"行血,长力。"

②《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清热,消疝气。"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强筋骨,治遗精。"

④《闽东本草》:"治小儿急惊,石淋,腰部挫伤,肠风下血,反胃,喘咳。"

⑤《上海常用中草药》:"活血补气。治脱力劳伤,肺结核。"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3两);或捣汁。

【选方】①治高热,抽筋神昏:鲜牛筋草四两,水三碗,炖一碗,食盐少许,十二小时内服尽。(《闽东本草》)

②治脱力黄,劳力伤,治瘵:牛筋草连根洗去泥,乌骨雌鸡腹内蒸热,去草食鸡。(《纲目拾遗》)

③治湿热黄疸:鲜牛筋草二两,山芝麻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下痢:牛筋草一至二两,煎汤调乌糖服,日二次。(《闽东本草》)

⑤治小儿热结,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鲜牛筋草根二两,酌加水煎成一碗,分三次,饭前服。(《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伤暑发热:鲜牛筋草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⑦治淋浊:鲜牛筋草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⑧治腰部挫闪疼痛:牛筋草、丝瓜络各一两,炖酒服。(《闽东本草》)

⑨治疝气鲜牛筋草根四两,荔枝干十四个,酌加黄酒和水各半,炖一小时,饭前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⑩治乳痈初起,红肿热痛:牛筋草头一两,蒲公英头一两,煮鸡蛋一个服。并将草渣轻揉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⑾预防乙型脑炎:鲜牛筋草二至四两,水煎代茶。(《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
预防用鲜草每日1两,1次煎服,连服3天;间隔10天,再服3天;或每天2~4两,1次煎服,连服3~5天,在184130人次预防服药中,发病仅2例,发病率为0.91/100000,与以往6年的发病率相比,是最低的1年。治疗每日用干草1~3两,洗净加水浓煎成50~100毫升,3次分服,7~10天为一疗程。以此为主药,治疗27例,除2例死亡外,其余均获痊愈。体温降至正常所需日数短者1天,长者12天,重症病例平均退热时间为3.2天。少数服药后有轻微短暂的腰痛、腹泻、头痛、恶心、呕吐等反应,对于血液及肾脏未见不良影响。(临床所用的牛筋草,有时与同科植物的鼠尾粟混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90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苏木蓝_苏木蓝治什么病_苏木蓝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山豆根、木蓝叉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清肺;敛汗;止血。主咳嗽;自汗;外用治外伤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苏木蓝的根。 原形态:苏木…

  • 桑耳

    桑耳(《本经》) 【异名】桑菌、木麦(《别录》),桑上寄生(《证类本草》),桑檽(《唐本草》),桑蛾、桑鸡(《广菌谱》)。 【来源】为寄生于桑树上的木耳。植物形态参见"木耳"条。 …

  • 饭团根

    饭团根(《广西药植名录》) 【异名】入地麝香、过山香(《广西药植名录》),透地连珠、钻地风、三百两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冷饭团的根皮或根。植物形态…

  • 无腺?木

    无腺?木(《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山莓梨。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无腺?木的根、叶、果。 【植物形态】无腺?木落叶乔木,高8~16米。枝黑褐色,散生皮孔,无毛或初被短柔毛。叶…

  • 伏牛花

    伏牛花(《开宝本草》) 【异名】隔虎刺花(《开宝本草》)。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虎刺的花。植物形态详"虎刺"条。 【性味】《开宝本草》:"苦甘,无毒。" 【功用主治】祛风除湿,舒筋…

  • 红花菜_红花菜的功用_红花菜的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米布袋、碎米荠、翘摇、翘翘花、野蚕豆、荷花郎、莲花草、花草、螃蟹花、灯笼花、米伞花、野鸭草、斑鸠花、滚龙珠、米筛花草、红花草、花菜、红花郎、草籽 性味:甘辛;平 功…

  • 冷杉果

    冷杉果(《四川中药志》) 【异名】唐则(藏名)。 【来源】为松科植物苍山冷杉的种子。 【植物形态】苍山冷杉,又名:塔杉。常绿乔木,高约20~30米,树冠塔形,树皮灰色或灰褐色,深裂…

  • 咖啡_咖啡可以入药吗_咖啡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咖啡豆 性味:微苦;涩;平 功能主治:醒神;利尿;健胃。主精神倦怠;食欲不振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小果咖啡、中果咖啡及大果咖啡的种子。 原形态:1…

  • 虱草花

    虱草花(《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明涧色尔布(藏名)。 【来源】为菊科植物虱草花的花。 【植物形态】虱草花多年生草本。根粗壮。茎丛生,基部有毛,高10~30厘米。基部叶倒披针形…

  • 高梁根

    高梁根(《纲目》) 【异名】蜀黍根、瓜龙(《纲目》),高梁七(《贵州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根。植物形态详"高梁"条。 【性味】《贵州草药》:"味甘,性平。" 【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