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

木瓜
(《雷公炮炙论》)

木瓜

【木瓜异名】楙(《尔雅》),木瓜实(《别录》),铁脚梨(《清异录》)。

【木瓜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果实。

【植物形态】贴梗海棠(《群芳谱》)
灌木,高2~3米。枝棕褐色,有刺,皮孔明显。叶柄长3~15毫米;托叶近半圆形,变化较大,往往脱落;叶片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2.5~14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尖或钝圆形;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有腺状汉锯齿,有时有不整齐的重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无毛,或幼时在下面中肋上有淡棕色柔毛。花数朵簇生,绯红色,也有白色或粉红色,花梗极短;萼片5,直立,紫红色,近于长圆形,长约5毫米,边缘和内面有黄色柔毛;花瓣5,近圆形,长约1.7厘米;雄蕊多数,约分4层,花药背着,长圆形,2室;雌蕊1,子房下位,5室,花柱5,下部稍连合。梨果卵形或球形,长约8厘米,黄色或黄绿色,芳香。花期3~4月。果期9~10月。
栽培或野生,分布华东、华中及西南各地。

本植物的根(木瓜根)、枝叶(木瓜枝)、种子(木瓜核)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木瓜采集】

9~10月采收成熟果实,置沸水中煮5~10分钟,捞出,晒至外皮起皱时,纵剖为2或4块,再晒至颜色变红为度。若日晒夜露经霜,则颜色更为鲜艳。

木瓜药材】

木瓜,又名:皱皮木瓜。为干燥果实,呈长圆形,常纵剖为卵状半球形,长4~8厘米,宽3.5~5厘米,厚2~8毫米。外皮棕红色或紫红色,微有光泽,常有皱折,边缘向内卷曲。质坚硬,剖开面呈棕红色,平坦或有凹陷的子房室,种子大多数脱落,有时可见子房隔壁。种子三角形,红棕色,内含白色种仁1粒。果肉味酸涩,气微。以个大、皮皱、紫红色者为佳。

主产安徽、浙江、湖北、四川等地。此外,湖南、福建、河南、陕西、江苏亦产。安徽宣城产者,习称宣木瓜,质量较佳。

此外,在少数地区尚有以下列同属植物的果实作木瓜使用:①榠栌的果实,使用于华东,西南和河南等地,商品称"光皮木瓜",干燥后果皮光滑不皱,参见"榠栌"条。②木桃的果实,使用于西南和陕西等地,参见"栌子"条。③木瓜海棠的果实。使用于甘肃。④西藏木瓜的果实。使用于西藏。

木瓜炮制】

清水洗净,稍浸泡,闷润至透,置蒸笼内蒸熟,乘热切片,日晒夜露,以由红转紫黑色为度。炒木瓜:将木瓜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焦为度。

木瓜

木瓜成分】 

含苹果酸、酒石酸、枸橼酸、皂甙及黄酮类,鲜果含过氧化氢酶(catalase)种子含氢氰酸。

木瓜性味】

酸,温。

①《雷公炮炙论》:"香,甘酸。"
②《别录》:"味酸,温,无毒。"
③《千金·食治》:"味酸咸,温,涩,无毒。"
④《药品化义》:"味酸,性凉。"
⑤《玉楸药解》:"味辛,性涩,微寒。"

木瓜归经】

入肝、脾经。

①李杲:"人手足太阴血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肝三经。"

③《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兼入足厥阴经。"
④《本草正》:"入脾、肺、肝、肾四经。"

木瓜功用主治】

平肝和胃,去湿舒筋。治吐泻转筋,湿痹,脚气,水肿,痢疾。

①《雷公炮炙论》:"调营卫,助谷气。"
②《别录》:"主湿痹邪气,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
③《食疗本草》:"治呕畹风气,吐后转筋,煮汁饮之。"
④《本草拾遣》:"下冷气,强筋骨,消食,止水痢后渴不止,作饮服之。又脚气冲心,取一颗去子,煎服之,嫩者更佳。又止呕逆,心膈痰唾。"
⑤《海药本草》:"敛肺和胃,理脾伐肝,化食止渴。"
⑥《日华子本草》:"止吐泻奔豚及脚气水肿,冷热痢,心腹痛,疗渴。"
⑦王好古:"去湿和胃,滋脾益肺。治腹胀善噫,心下烦痞。"
⑧《日用本草》:"治脚气上攻,腿膝疼痛,止渴消肿。"
⑨《本草再新》:"敛肝和脾胃,活血通经。"

木瓜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木瓜宜忌】

①《食疗本草》:"不可多食,损齿及骨。"
②《医学入门》:"忌铅、铁。"
③《本草经疏》:"下部腰膝无力,由于精血虚,真阴不足者不宜用。伤食脾胃未虚,积滞多者,不宜用。"

木瓜

木瓜选方】

①治吐泻转筋:㈠木瓜一枚(大者,四破),陈仓米一合。上件药,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半,去滓,时时温一合服之。(《圣惠方》)㈡木瓜汁一盏,木香末一钱匕。上二味,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圣济总录》)㈢木瓜干一两,吴茱萸半两(汤七次),茴香一分,甘草(炙)一钱。上锉为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紫苏十叶,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三因方》木瓜汤)

②止吐:木瓜(末)、麝香、腻粉,木香(末)、槟榔(末),各一字。上同研,面糊丸,如小黄米大,每服一二丸,甘草水下,无时服。(《小儿药证直诀》木瓜丸)

③治泻不止:米豆子二两,木瓜、干姜、甘草各一两。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不以时。(《鸡峰普济方》木瓜汤)

④治风湿客搏,手足腰膝不能举动:木瓜一枚,青盐半两。上用木瓜去皮脐,开窍填吴茱萸一两,去枝,将线系定,蒸热细研,入青盐半两,研令匀,丸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茶酒任下,以牛膝浸酒服之尤佳。食前。(《杨氏家藏方》水瓜丸)

⑤治腰痛,补益壮筋骨:牛膝二两(温酒浸,切,焙),木瓜一枚(去顶、穰,入艾叶一两蒸熟),巴戟(去心)、茴香(炒)、木香各一两,桂心半两(去皮)。上为细末,入熟木瓜并艾叶同杵千下,如硬,更下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盐汤下。(《御药院方》木瓜丸)

⑥治脚膝筋急痛:煮木瓜令烂,研作浆粥样,用裹痛处,冷即易,一宿三、五度,热裹便差。煮木瓜时,入一半酒同煮之。(《食疗本草》)

⑦治筋急项强,不可转侧:宣州木瓜二个(取盖去穰),没药二两(研),乳香一两(研)。上二味纳木瓜中,用盖子合了,竹签定之,饭上蒸三、四次,烂,研成膏子,每服三、五匙,地黄酒化下(生地黄汁半盏,无灰上酝二盏和之,用八分一盏,热暖化膏)。(《本事方》水瓜煎)

⑧治一切脚气,腿膝疼痛:花木瓜一个(切下顶作盖,去穰),附子一只,炮去皮,晒,为细末。上将附子末安在木瓜内,再以熟艾实之,将顶盖之,用竹签签定,复以麻线缚之。用米醋不拘多少,于瓷器内煮烂,石器中烂研为膏,即用二、三只碗,以匙摊于碗内,自看厚薄得所,连碗覆于焙笼上慢火焙,时时以手摸,如不沾手,以匙抄转依前摊开,勿令面上焦干,恐成块子,如此数次,看干湿得所,方可为丸,空心用温酒送下三、五十丸。(《魏氏家藏方》木瓜丸)

⑨治干脚气,痛不可忍者:干木瓜一个,明矾-两,煎水,乘热熏洗,(《奇效良方》)

⑩治湿脚气,上攻心胸,壅闷痰逆:木瓜一两(干者),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一两(去芦头),桂心半两,丁香半两,槟榔二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生姜汤下三十丸。(《圣惠力》木瓜丸)

⑾治脚气疼痛,不问男女皆可服。如人感风湿流注,脚足痛不可忍,筋脉浮肿,宜服之:槟榔七枚,陈皮(去白)、本瓜各一两,吴茱萸、紫苏叶各三钱,桔梗(去芦)、生姜(和皮)各半两。上细切,只作一遍煎,用水三大碗,慢火煎至一碗半,去渣,再入水二碗煎渣,取一小碗,两次药汁相和,安置床头,次日五更,分作三、五服,只是冷服,冬月略温服亦得。(《证治准绳》鸡鸣散)

⑿治脚气冲心,胸膈痞滞,烦闷:大腹皮一枚,紫苏一分,干木瓜一分,甘草一分(炙),木香一分,羌活一分。细锉为饮子,分作三服。每服,用水一升煎至三分,通口服之。(《传冢秘宝方》木瓜散)

⒀治赤白痢:本瓜、车前子、罂粟壳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昔济方》木瓜散)

⒁治脐下绞痛:木瓜一、二片,桑叶七片,大枣三枚,(碎之)。以水二升,煮取半升,顿服之。(《孟诜方》)

⒂治积年气块,脐腹疼痛:木瓜一两(三枚),硇砂二两(以醋一盏,化去夹石)。上件木瓜切开头,去瓤子,纳硇砂,醋入其间,却以瓷碗盛,于日中晒,以木瓜烂为度,却研。更用米醋五升,煎上件药如稀汤,以一瓷瓶子盛,密盖,要时旋以附子末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以热酒化一丸服之。(《圣惠方》木瓜丸)

⑩治荨麻疹:木瓜六钱,水煎,分二次服,每日一剂。(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91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心叶荚蒾根

    心叶荚蒾根(《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心叶荚蒾的根。 【植物形态】心叶荚蒾灌木,高3~4米。单叶对生,叶片卵圆形,长6~18厘米,宽5~1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

  • 过塘蛇

    过塘蛇(《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水盖菜、崩草(《生草药性备要》),水瓮菜(《本草求原》),水龙(《柳冈杂记》),过江龙(《天宝本草》),水芥菜(《岭南采药录》),水菜岳(《福建…

  • 苍蝇草_苍蝇草有什么用药禁忌_苍蝇草的医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马鞭草 性味:苦;微涩;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泻火;止痛。主齿龈肿痛;跌打损伤;麻风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绢毛木兰的根。 原形态:绢毛木兰小灌木,高…

  • 牦牛角

    牦牛角(《纲目》) 【来源】为牛科动物牦牛的角。 【动物形态】牦牛(《山海经》),又名:旄牛(《山海经》),犣牛(《尔推》),毛犀(《广志》),猫牛(《汉书》颜师古注),竹牛(《昨…

  • 五龙根

    五龙根(《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五爪龙(《生草药性备要》),九龙根(《本草求原》)。 【来源】为桑科植物掌叶榕的根或根皮。 【植物形态】掌叶榕,又名:丫枫小树、鸦枫(《植物名实…

  • 夏枯草

    【中文名】夏枯草(《本经》) 【类别】花类 【异名】夕句、乃东(《本经》),燕面(《别录》),麦穗夏枯草、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本草》),铁色草(《纲目》),棒柱头花(《中国药植…

  • 铁锈

    铁锈(《本草拾遗》) 【异名】铁衣(《普济方》),铁线粉(《养生经验合集》)。 【来源】为铁露置空气中氧化后生成的红褐色锈衣。 【炮制】《日华子本草》:"煅后飞,淘去粗赤汁,烘干用…

  • 雪里开

    雪里开(《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蛇松子(《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地雷、拐子药(《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毛莨科植物单叶铁线莲的根或叶。 【植物形态】单叶铁线莲常绿藤本。…

  • 声色草

    声色草(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满天星草(《广州植物志》),辛苦草、过饥草(《泉州本草》),广白头翁、星色革(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白鼓…

  • 玫瑰花_玫瑰花的用药禁忌_玫瑰花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徘徊花、笔头花、湖花、刺玫花、刺玫菊 性味:甘;微苦;温;无毒 功能主治:理气解郁;和血调经。主肝气郁结所致胸膈满闷,脘胁胀痛,乳房作胀,月经不调,痢疾,泄泻,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