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鳖子

【中文名】木鳖子(《开宝本草》)

【类别】种子类

【异名】木蟹(《开宝本草》),土木鳖(《医宗金鉴》),壳木鳖(《药材资料汇编》),漏苓子(《中药志》),地桐子、藤桐子(《中药材手册》),鸭屎瓜子(《药材学》),木鳖瓜(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子的成熟种子。

【植物形态】木鳖子,又名:木鳖藤。
多年生草质藤本,具膨大的块状根。茎有纵棱;卷须粗壮,与叶对生,单一,不分枝。叶互生,圆形至阔卵形,长7~14厘米,通常3浅裂或深裂,裂片略呈卵形或长卵形,全缘或具微齿,基部近心形,先端急尖,上面光滑,下面密生小乳突,3出掌状网脉;叶柄长5~10厘米,具纵棱,在中部或近叶片处具2~5腺体。花单性,雌雄同株,单生叶腋,花梗细长,每花具1片大型苞片,黄绿色;雄花:萼片5,革质,粗糙,卵状披针形,基部连合,花瓣5,浅黄色,基部连合,雄蕊5,愈合成3体;雌花:萼片线状披针形,花冠与雄花相似,子房下位。瓠果椭圆形,成熟后红色,肉质,外被软质刺灾,种子略呈扁圆形或近椭圆形,边缘四周具不规则的突起,呈龟板状,灰棕色。花期6~8月。果期9~11月。
生长于山坡、林缘,土层较深厚的地方。也有栽培。分布广西、四川、湖北、河南、安徽、浙江、福建、广东、贵州、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木鳖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9~11月果实成熟时采摘,剖开果实,晒至半干,剥取种子;或装入盆钵内,待果皮近于腐败时将果皮弄烂,用清水淘洗,除去瓤肉及外膜,取出种子,晒干或烘干。

【药材】种子略呈扁平圆板状,中间稍隆起,直径约2~3厘米,厚约5毫米。表面灰褐色或灰黑色,粗糙,有凹陷的网状花纹,周边两侧均有十数个相对的锯齿状突起。外种皮质坚而脆,内种皮薄膜状,表面灰绿色,绒毛样,其内为二片大形肥厚子叶,黄白色,富油质,有特殊的油腻气,味苦。以籽粒饱满、不破裂、体重、内仁黄白色、不泛油者为佳。
主产广西、四川、湖北。此外,湖南、贵州、云南、广东、安徽亦产。

【化学成份】含木鳖子酸(momordicacid)、丝石竹皂甙元(gypsogenin)、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α-桐酸(α-elaeostearicacid)、气基酸、甾醇。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连壳打碎,或去壳取仁。

【性味】苦微甘,温,有毒。

①《开宝本草》:"甘,温,无毒。"

②《纲目》:"苦微甘,有小毒。"

【归经】入肝、脾、胃经。

①《得配本草》:"入手阳明经。"

②《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③《本草撮要》:"入足厥阴经。"

【功用主治】消肿散结,祛毒。治痈肿、疔疮、瘰疬、痔疮、无名肿毒、癣疮,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①《日华子本草》:"醋摩消肿毒。"

②《开宝本草》:"主折伤,消结肿恶疮,生肌,止腰痛,除粉刺酐蹭,好人乳痈,肛门肿痛。"

③《纲目》:"治疳积痞块,利大肠泻痢,痔瘤瘰疬。"

④《本草备要》:"泻热,外用治疮。利大肠,治泻痢疳积,瘰疬疮痔,乳痈,蚌毒。消肿追毒,生肌除酐。"

⑤《本草求原》:"治一切寒湿郁热而为痛风瘫痪、行痹、瘙厥、脚气、挛症、鹤膝。"

【用法与用量】外用:研末调敷、磨汁涂或煎水熏洗。内服:多入丸、散;煎汤,2~4分。

【宜忌】孕妇及体虚者忌服。

①《本草汇言》:"胃虚、大肠不实、元真亏损者,不可概投。"

②《医林纂要》:"忌猪肉。"

【选方】①治一切诸毒,红肿赤晕不消者:木鳖子(去壳)二两,草乌半两,小粉四两,半夏二两。上四味于铁铫内,慢火炒焦,黑色为度,研细,以新汲水调敷,一日一次,自外向里涂之,须留疮顶,令出毒气。(《医宗金鉴》乌龙膏)

②治疮疡、疔毒初起,瘰疬,臁疮,小儿蟺拱头:土木鳖(去壳)五个,白嫩松香(拣净)四两,铜绿研细一钱,乳香、没药各二钱,蓖麻子(去壳)七钱,巴豆肉五粒,杏仁(去皮)一钱。上八味合一处,石臼内捣三千余下,即成膏;取起,浸凉水中。用时随疮大小,用手搓成薄片,贴疮上,用绢盖之。(《医宗金鉴》神效千捶膏)

③治两耳卒肿热痛:木鳖子仁一两(研如膏),赤小豆末半两,川大黄末半两。上药同研令匀,水,生油旋调涂之。(《圣惠方》)

④治瘰疬发歇无已,脓血淋漓:木鳖仁二个,厚纸拭去油,研碎,以乌鸡子调和,磁盏盛之,甑内蒸热。每日食后服一次,服半月。(《仁斋直指方》木鳖膏)

⑤治痔疮:荆芥、木鳖子、朴硝各等分。上煎汤,入于瓶内,熏后,汤温洗之。(《普济方》)

⑥治小儿丹瘤:木鳖子新者去壳,研如泥,淡醋调敷之,一日三、五次。(《外科精义》)

⑦治倒睫拳毛,风痒,亦烂:木鳖子仁捶烂,以丝帛包作条,左患塞右鼻,右患塞左鼻;次服蝉蜕药为妙。(《孙天仁集效方》)

⑧治阴疝偏坠痛甚:木鳖子一个磨醋,调黄檗、芙蓉末敷之。(《寿域神方》)

⑨治脚气肿痛,肾脏风气,攻注下部疮痒:甘遂半两,木鳖子仁四个。为末,猪腰子一个,去皮膜,切片,同药四钱,掺在内,湿纸包煨熟,空心食之,米次下。服后便伸两足,大便行后,吃白粥二、三日。(《本事方》)

⑩治脚气肿痛:木鳖子仁,每个作两边麸炒过,切片再炒,去油尽为度,每两入厚桂半两,为末,热酒服二钱,令醉得汗。(《永类钤方》)

⑾治痞癣:木鳖多用(去壳),独蒜半钱,雄黄半钱。上杵为膏,入醋少许,蜡纸贴患处。(《昔济方》木鳖膏)

⑿治疟母:木鳖子、穿山甲(炮)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空心温酒下。(《医方摘要》)

⒀治经络受风寒邪气,筋脉牵连,皮肤疼痛,结聚成核,拘挛麻痹:木鳖子一两(去皮,锉如小豆大,用清油二两,浸一宿,然后慢火熬及一半以来,取出木鳖子,下黄醋一钱,相搅匀,等醋化为度,绢滤去滓),乳香一钱(别研细,等木鳖子油与腊相次欲凝,急投在油内,不住手搅匀)。上以磁器收,每用少许,擦肌肉皮肤疼痛聚硬处,不住手,以极热为度。(《百一选方》木鳖子膏)

⒁治打扑损伤,瘀血不散疼痛:木鳖子(去壳研)半两,桂(去粗皮)三分,芸台子(酒浸研)二合,丁香五十粒。上四味,将丁香、桂为末,与研者二味和匀,次用生姜汁煮米粥摊纸上,将药末量多少掺入粥内,看冷热裹之,一日一换。(《圣济总录》木鳖裹方)

⒂治小儿疳疾:木鳖子仁、使君子仁等分。捣泥,米饮丸芥子大,每服五分,米饮下,一日二服。(《孙天仁集效方》)

⒃治疳病目蒙不见物:木鳖子仁二钱,胡黄连一钱。为末,米糊丸龙眼大,入鸡子内蒸熟,连鸡子食之。(《孙天仁集效方》)

⒄治小儿久痢,肠滑脱肛:沉香二钱,枳壳半两(麸炒去瓤),五灵脂半两(微炒),木鳖子(连壳秤)半两(去壳用)。上件前三味为细末,次入木鳖于同研细,醋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三岁儿每服三十丸,醋调茶清送下,乳食前。(《杨氏家藏方》木鳖子丸)

【临床应用】外用治疗牛皮癣、干癣、秃疮等有一定效果
用法:将木鳖子去外壳,蘸醋在粗瓷器上(如碗底)磨取药汁,临睡前用棉花或毛笔蘸涂患处,每日或隔日1次。涂药前患处先用盐水洗净;癣病蔓及周身者可分期分片治疗。一般1钱木鳖子仁约需10毫升醋研磨,其药汁可涂3x2厘米癣面5~7处。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95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半边莲_半边莲的功效和作用_半边莲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急解索、蛇利草、细米草、蛇舌草、鱼尾花、半边菊、半边旗、奶儿草、半边花、箭豆草、顺风旗、单片芽、小莲花草、绵蜂草、吹血草、腹水草、疳积草、白腊滑草、金菊草、金鸡舌、…

  • 马蔺根

    马蔺根(《纲目》 【来源】鸢尾科植物马蔺的根,植物形态详"马蔺子"条。 【性味】《河北中药手册》:"性平,味甘。"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喉痹,痈疽,风湿痹痛。 《纲目》:"主痈…

  • 山豆根

    山豆根 【中药名称】山豆根【拼音名】Shandougen【英文名】RADIXSOPHORAETONKINESIS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tonkinensisG…

  • 高粱

    高粱(《纲目》) 【异名】木稷、藋粱(《广雅》),芦穄(《食物本草》),蜀秫、芦粟、获粱(《纲目》),番黍(《瓯治遗事》)。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种仁。 【植物形态】蜀黍(张…

  • 硫黄_硫黄中药饮片功效与作用_硫黄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石硫黄、石流黄、流黄、石留黄、昆仑黄、黄牙、黄英、烦硫、石亭脂、九灵黄童、山石住、黄硇砂、将军、白硫黄、天生黄、硫黄花、硫黄粉 性味:酸;热;有毒 功能主治:补火壮…

  • 菊花黄连

    菊花黄连(《广西药植名录》) 【异名】土黄连、鸡爪连(《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罂粟科植物深山黄堇的根。 【植物形态】深山黄堇,又名:护心草。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多分…

  • 小贯众_小贯众的中药用途_小贯众有哪些好处

    基础信息 别名:贯众、鸡脑壳、鸡公头、地良姜、鸡头枣、鸡老盖、铁狼鸡、鸡头风尾、乌鸡儿、鸱头鸡、昏头鸡、公鸡头、小昏头鸡、虾公草、虎牙草、岩壁青、茅叶伸筋、小野鸡尾、阉鸡尾、地鸡头…

  • 翻白草

    翻白草(《救荒本草》) 【异名】鸡腿儿(《救荒本草》),天藕儿(《野菜谱》),湖鸡腿(《纲目》),鸡脚草、鸡距草(《草木便方》),乌皮浮儿、觭角草(《植物名汇》),土菜、茯苓草(《…

  • 柿子

    柿子(《滇南本草图说》) 【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植物形态详"柿蒂"条。 【采集】霜降至立冬间采摘,经脱涩红熟后,食用。 【化学成分】果实含蔗糖、葡萄糖、果糖。未熟果实含鞣质,…

  • 声色草

    声色草(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满天星草(《广州植物志》),辛苦草、过饥草(《泉州本草》),广白头翁、星色革(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白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