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藤

南瓜藤
(《本草再新》)

【异名】番瓜藤(《本草再新》),盘肠草(《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茎。植物形态详"南瓜"条。

【采集】夏、秋季采收。

【性味】《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微寒,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功用主治】清肺,和胃,通络。治肺结核低热,胃痛,月经不调,烫伤。

①《本草再新》:"平肝和胃,通经络,利血脉,滋肾水。治肝风,和血养血,调经理气,兼去诸风。"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治肺结核低热。"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切断滴汁。外用:捣汁涂。

【选方】①治虚劳内热:秋后南瓜藤,齐根剪断,插瓶内,取汁服。(《随息居饮食谱》)

②治胃痛:南瓜藤汁,冲红酒服。(《闽东本草》)

③治各种烫伤:南瓜藤汁涂伤处,一天数次。(《福建中医药杂志》2(1):8,1957)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97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螳螂_螳螂的副作用_螳螂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不过、蟷(虫曩)、蛑、巨斧、拒斧、髦、天马、螗螂、石螂、龅胧、食胧、刀螂、蟷螂、斫父、斫郎、猴儿、怒备、马螂康 性味:味甘;咸;性温 功能主治:定惊止搐;解毒消肿。…

  • 小白花苏_小白花苏有哪些好处_小白花苏有什么危害

    基础信息 别名:干草、小白花草 性味:味甘;淡;性凉 功能主治:健脾消积;清热利湿。主小儿疳积;食欲不振、黄疸、水肿、小便淋沥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大独脚鑫的全草…

  • 药茴香

    药茴香(《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药茴香的全草。 【植物形态】药茴香多年生草本,高25~35厘米,全株无毛。根肥大,锥状圆柱形,具芳香。茎单一,常不分枝。基生叶丛生,有…

  • 紫鸭跖草

    紫鸭跖草(《广西中药志》) 【异名】血见愁(《广西中药志》),鸭舌草、本山金线连、鸭舌黄(《泉州本草》)。 【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紫露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紫露草一年生草本,高2…

  • 鹅脚板

    鹅脚板(《峨嵋药植》) 【异名】苦爹菜(《植物学大辞典》),八月白(《浙江中药资源名录》),铁铲头、大叶半边莲、三脚蛤蟆(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犁头草、香草(《广西药植名录…

  • 苦瓜藤

    苦瓜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茎。植物形态详"苦瓜"条。 【采集】夏、秋采取。 【性味】苦,寒。 ①《陆川本草》:"苦,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凉…

  • 血参_血参有毒性嘛_血参的医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乳腺草 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止痛。主贫血;产后大流血;子宫肌瘤;闭经;神经衰弱;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山蟛蜞菊…

  • 齿缘钻地风

    齿缘钻地风(《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齿缘钻地风的根。 【植物形态】齿缘钻地风落叶灌木,高4米以上。叶对生,卵形或带倒卵圆形,长8~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至…

  • 红头草_红头草的功效_红头草的吃法

    基础信息 别名:白毛倒提壶、红根、土蒿枝、红根草、甲冬仗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火牙痛;痄肋;痈肿疮毒 生长采收 来源:…

  • 甘青青兰

    【药品名称】甘青青兰【藏药名】知杨故【拼音名】Ganqingqinglan【英文名】HERBADRACOCEPHALITANGUTICI【标准编号】WS3-BC-002 【来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