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州豉

蒲州豉
(《本草拾遗》)

【性味】①《本草拾遗》:"味咸,无毒。"

②《纲目》:"咸,寒,无毒。"

【功用主治】《本草拾遗》:"主解烦热,热毒,寒热,虚劳,调中,发汗,通关节,杀腥气,伤寒鼻塞。"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01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桐叶

    桐叶(《本经》) 【异名】白桐叶(《本草经集庄))。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叶。植物形态详"桐皮"条。 【化学成分】毛泡桐叶含熊果酸,并含糖甙及多酚类。 【药理作用】熊…

  • 景天

    景天(《本经》) 【异名】戒火、慎火(《本经》),火母、据火、救火(《别录》),慎火草(《千金方》),护花草、拔火、谨火(《履巉岩本草》),挂臂青(《本草蒙筌》),护火、辟火(《纲…

  • 佛手柑根

    佛手柑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根。植物形态详"佛手柑"条。 【采集】9~10月挖取,晒干。 【性味】《重庆草药》:"味苦辛,性平,无毒。" 【功用主治…

  • 老鼠刺

    老鼠刺(《贵州草药》) 【异名】猫儿刺。 【来源】为冬青科植物老鼠刺的根。 【植物形态】老鼠刺常绿灌木或乔木,高可达10米。幼枝疏生短柔毛。叶互生,密集,硬革质,长方状卵形或菱状卵…

  • 楮树白皮

    楮树白皮(《纲目》) 【异名】穀木皮(《吴普本草》),楮树皮(《别录》),穀白皮(《千金方》),楮白皮(《圣济总录》),构皮(《草木便方》)。 【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树皮的韧皮部。…

  • 海风藤_海风藤的禁忌_海风藤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满坑香、老藤、大风藤、岩胡椒 性味:辛;苦;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理气;止痛。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脘腹冷痛;水肿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

  • 柳枝_柳枝有什么危害_柳枝哪些人不可以使用

    基础信息 别名:杨柳条、柳条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小便淋浊;黄疸;风疹瘙痒;疔疮;丹毒,龋齿;龈肿。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垂…

  • 椒目

    椒目(《本草经集注》) 【异名】川椒目(《赤水玄珠》)。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种子。植物形态详"花椒"条。 【药材】干燥的种子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3~5毫米,表面黑色有光…

  • 山矾叶_山矾叶治什么病_山矾叶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性味:酸;涩;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主久痢;风火赤眼,扁桃体炎;中耳炎;咳血;便血,鹅口疮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矾科植物山矾的叶。 原形态:…

  • 蝮蛇皮

    蝮蛇皮(《唐本草》) 【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皮,动物形态详"蝮蛇"条。 【功用主治】《唐本草》:"皮灰,疗疔肿,恶疮,骨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