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血

牛血
(《本草蒙筌》)

【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血液,动物形态详"牛肉"条。

【性味】咸,平。

①《纲目》:"咸,平,无毒。"

②《本经逢原》:"性温。"

③《医林纂要》:"甘咸,平。"

【功用主治】理血,补中。治便血,血痢,经闭,血虚羸瘦。

①《本草蒙筌》:"补血枯。"

②《纲目》:"解毒利肠。煮拌醋食,治血痢、便血。"

③《本经逢原》:"能补脾胃诸虚,治便血、血痢,一切病后羸瘦,咸宜食之。"

④《医林纂要》:"破瘀通经,利大小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煮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12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野花椒根

    野花椒根(《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野花椒的根,植物形态详"野花椒叶"条。 【功用主治】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积劳损伤,胸腹酸痛麻木。" ②《梧州草药及常见…

  • 大叶狼豆柴

    大叶狼豆柴(《贵州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梯氏木蓝的根。 【植物形态】梯氏木蓝小灌木,高1~2米;嫩枝有短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3~17枚;小叶对生,有短柄,矩形,长2…

  • 苋根_苋根的药理作用_苋根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地筋 性味: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解热毒;散瘀止痛。主痢疾;泄泻;痔疮;牙痛;漆疮;阴囊肿痛;跌打损伤;崩漏;带下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苋的根。 …

  • 麻黄

    麻黄(《本经》) 【异名】龙沙(《本经》),卑相、卑盐(《别录》),狗骨(《广雅》)。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 【植物形态】①草麻黄,又名:华麻黄。…

  • 款冬花

    款冬花(《本经》) 【异名】冬花(《万氏家抄方》),款花(《疮疡经验全书》),看灯花(《本草崇原集说》),艾冬花(《山西中药志》),九九花(《中药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款冬的…

  • 秋海棠根

    秋海棠根(《贵州民间方药集》) 【异名】一口血(《分类草药性》),金线吊葫芦(《贵州民间方药集》),红白二丸、岩丸子、大红袍(《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秋海棠种植物秋海棠的根,…

  • 散血草

    散血草(《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旋蒴苣苔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旋蒴苣苔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卵形或近圆形,稀为长圆形,长6~10厘米,边缘具细钝锯齿,两面均伏生短…

  • 冬瓜_冬瓜和什么不能一起服用_冬瓜是如何帮助病人的

    基础信息 别名:白瓜、水芝、白冬瓜、地芝、濮瓜、东瓜、枕瓜 性味:味甘;淡;性微寒 功能主治:利尿;清热;化痰;生津;解毒。主水肿胀满;淋病;脚气;痰喘;暑热烦闷;消渴;痈肿;痔漏…

  • 溪黄草

    溪黄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熊胆草、血风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溪沟草、山羊面、台湾延胡索(《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土黄连(《广西中草药》),四方蒿(…

  • 红毛五加皮_红毛五加皮的功效_红毛五加皮的用量

    基础信息 别名:五爪刺、川加皮、刺加皮、五加皮、蜀五加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活血利水。主风寒湿痹;拘挛疼痈;艋骨痿软;足膝无力;心腹疼痛;疝气;跌打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