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

枇杷
(《别录》)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果实。

【植物形态】枇杷
常绿小乔木,高3~8米。小枝粗壮,被锈色绒毛。单叶互生;叶片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4~7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密被锈色绒毛,侧脉11~21对,直达锯齿顶端;叶柄极短或无柄;托叶2枚,大而硬,三角形,渐尖。花每数十朵聚合为顶生圆锥花序,花序有分枝,密被绒毛;苞片凿状,有褐色绒毛;花萼5浅裂,萼管短,密被绒毛;花瓣5,白色,倒卵形,内面近基部有毛;雄蕊20~25;子房下位,5室,每室有胚珠2枚,花柱5,柱头头状。果为浆果状梨果,圆形或近圆形,黄色或橙黄色;核数颗,圆形或扁圆形,棕褐色。花期9~11月。果期翌年4~5月。
常栽种于村边、平地或坡地。分布陕西、甘肃、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枇杷根)、树杆的韧皮部(枇杷木白皮)、叶(枇杷叶)、花(枇杷花)、种子(枇杷核)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化学成分】果实含水分90.26%,总氮2.15%,碳水化物67.30%,其中还原糖占71.31%,戊聚糖3.74%,粗纤维2.65%。果肉含脂肪,糖,蛋白质,纤维素,果胶,鞣质,灰分(钠、钾、铁、钙、磷)及维生素B1、C。又含隐黄素、β-胡萝卜素等色素。果酱含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

【性味】甘酸,凉。

①《蜀本草》:"《图经》云,味甘酸。"

②《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

【归经】《本草求真》:"入脾、肺,兼入肝。"

【功用主治】润肺,止渴,下气。治肺痿咳嗽吐血,衄血,燥渴,呕逆。

①孟诜:"利五脏。"

②崔禹锡《食经》:"下气,止哕呕逆。"

③《日华子》:"治肺气,润五脏,下气。止呕逆,并渴疾。"

④《滇南本草》:"治肺痿痨伤吐血,咳嗽吐痰,哮吼。又治小儿惊风发热。"

【宜忌】《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助湿生痰,脾虚滑泄者忌之。"

【名家论述】《本经逢原》:"必极熟,乃有止渴下气润五脏之功。若带生味酸,力能助肝伐脾,食之令人中满泄泻。"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15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侧柏叶_侧柏叶有什么医用价值_侧柏叶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柏叶、扁柏叶、丛柏叶 性味:苦;涩;性微寒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止咳祛痰;祛风湿;散肿毒。主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下血;崩漏不止;咳嗽痰多;风湿痹痛;…

  • 天葵子_天葵子可以入药吗_天葵子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紫背天葵草根 性味:味苦;微苦;微辛;性寒;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水通淋。主小儿热惊;癫痫;痈肿;疔疮;乳痈;瘰疬;皮肤痒疮;目赤肿痛;咽痛;蛇虫咬…

  • 水葫芦苗

    水葫芦苗(《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区儒白拉(藏名)。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水葫芦苗的全草。 【植物形态】水葫芦苗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茎。叶均基生,叶片近圆形、肾形或宽卵形,长0…

  • 芝麻菜_芝麻菜的副作用_芝麻菜有什么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金堂葶苈、葶苈子、苦葶苈 性味:辛;苦;寒 功能主治:下气行水;祛痰定喘。主痰壅喘咳;水肿;腹水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芝麻菜的种子。 原形态:芝…

  • 虎肚

    虎肚(《纲目》) 【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胃。动物形态详"虎骨"条。 【采集】剖取虎肚后。洗净,烘干,切块。 【药材】为方形块状物,约1.5厘米见方;质如皮状,黄色,有腥气。产东北及…

  • 小接骨丹

    小接骨丹(《陕西中草药》) 【异名】活血丹、葎叶白蔹、七角白蔹。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葎草叶蛇葡萄的根皮。 【植物形态】葎草叶蛇葡萄落叶木质藤本。小枝光滑或偶有微毛。卷须与叶对生,…

  • 玉兰花

    玉兰花(《纲目拾遗》) 【来源】木兰科植物玉兰的花蕾,植物形态详"辛夷"条。 【性味】《纲目拾遗》:"性温。" 【功用主治】《纲目拾遗》:"消痰,益肺和气,蜜渍尤良。" 【选方】治…

  • 土瓜_土瓜的功效与作用_土瓜有什么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土蛋、滇土瓜、山土瓜、红土瓜、山红苕、野红苕、山萝卜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止咳;健脾。主黄疸;慢性肝炎;肺热咳嗽;下血;乳少;带下;小儿疳积;水火…

  • 牛含水

    牛含水(《甘肃卫生通讯》(8):35~38,1972) 【异名】野胡麻、倒打草、刺儿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多德草、紫花草(《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紫花秧…

  • 豨莶

    豨莶(《唐本草》) 【异名】稀莶草(《海上方》),火莶、猪膏莓、虎膏、狗膏、火枚草(《唐本草》),猪膏草(《本草拾遗》),粘糊菜(《救荒本草》),希仙、虎莶(《纲目》),黄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