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

桃叶
(《别录》)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叶。植物形态详"桃仁"条。

【化学成分】桃叶含糖甙、柚皮素、奎宁酸、番茄烃、鞣质(约100毫克%)和少量腈甙。

【药理作用】不同品种的桃树叶浸液(1%)杀灭孑孓的效果基本一致,能使孑孓在24小时内死亡95%以上;低浓度(0.25~0.5%)浸液作用不显著;鲜叶与干叶疗效相似,对库蚊、中华按蚊、骚扰阿蚊等蚊蚴皆有作用。有人试验证明,桃树叶可代替氯仿或其他麻醉药毒杀按蚊;嫩叶比老叶好,鲜叶比陈叶好,叶片搓碎比浸溃好。因桃叶含配糖体,搓碎时经酶作用可放出氢氰酸。用1:100以上稀释度的桃树叶煎液在体外直接镜检或试管内培养1、6、12、24或48小时后观察,有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

桃树的种子、花、叶及树皮水解后均可产生氢氰酸。桃树叶曾用作泻剂、驱虫剂及治疗百日咳。桃树叶、花及果仁均有毒。

【性味】苦,平。

①《别录》:"苦辛,平,无毒。"

②《纲目》:"苦,平,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功用主治】祛风湿,清热,杀虫。治头风、头痛,风痹,疟疾,湿疹,疮疡,癣疮。

①《别录》:"出疮中虫。"

②《日华子本草》:"治恶气,小儿寒热客忤。"

③《纲目》:"疗伤寒时气,风痹无汗,治头风,通大小便,止霍乱腹痛。"

④《本草汇言》:"破妇人血闭血瘕。"

⑤《本草再新》:"发汗,除痰,消湿,杀虫。"

⑥《现代实用中药》:"洗汗疱及湿疹。"

⑦《贵州民间方药集》:"煮水洗,治风湿;外用消痈肿。"

【用法与用量】外用:煎水洗或捣敷。内服:煎汤。

【选方】①治风热头痛:生桃叶适量,盐少许,共捣烂,敷太阳穴。(《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眼肿:桃叶捣汁搽之。(《岭南采药录》)

⑧治足上瘑疮:桃叶捣烂,以苦酒和敷。(《肘后方》)

④治鼻内生疮:桃叶嫩心,杵烂塞之。(《简便单方》)

⑤治妇女阴疮,如虫咬疼痛者:桃叶生捣,绵裹纳阴中,日三、四易。(《孟诜方》)

⑥治身面癣疮:桃叶捣汁敷之。(《千金方》)

⑦治霍乱腹痛吐痢:桃叶(切)三升。水五升,煮取一升三合,分温二服。(《广济方》)

⑧治二便不通:桃叶杵汁半升服。(孙思邀)

⑨治痔疮:桃叶适量。煎汤熏洗。(《上海常用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疟疾
取新鲜桃树叶2两煎服,每日1剂,连服5天为一疗程。治疗间日疟18例,均获痊愈。用药2~5剂后,疟疾症状未再发作,血涂片镜检3次均未查到疟原虫,随访半年无复发。亦可用新鲜桃树枝5~8枝(每枝带5~8片小叶),于疟疾发作当天清晨煎服。据60余例观察,多数1次即能控制发作,必要时可连服2日。

②治疗阴道滴虫
用鲜桃树叶1两,加水1000毫升,煮沸20分钟,取煎液作阴道冲洗。必要时加灰藜5钱同煮以止痒。每日1次,5天为一疗程。治疗60例,治愈54例。

③治疗疮疖
取鲜桃树叶50斤,加净水100斤,浸透后煎煮1小时,过滤,滤渣再加水50斤煎煮过滤;合并2次滤液,熬成膏状。外敷患处,每天1~2次。观察30余例,一般36小时后即可消肿,最迟1周愈合。

④治疗慢性荨麻疹
取青嫩碧桃叶500克,切碎浸于5000毫升纯酒精中,密闭静置24~48小时后弃去药渣。用棉球蘸浸出液涂布患部,一般每日3次,连涂3日为一疗程。治疗45例,结果痊愈39例,进步2例,无效4例。用药后瘙痒迅速停止或减轻,皮疹在短期内即可消失,且不易复发。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19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芦荟叶

    芦荟叶(《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斑纹芦荟或库拉索芦荟的叶。 【植物形态】①斑纹芦荟,又名:油葱(《岭南杂记》),象鼻草(《纲目拾遗》),象鼻莲、罗帏草、罗帏花(《植物…

  • 白花菜子_白花菜子的药用价值_白花菜子的营养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臭花菜籽 性味:苦;辛;温;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主风寒筋骨麻木;肩背酸痛;腰痛;腿寒;外伤瘀肿疼痛;骨结核;痔疮漏管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白…

  • 荠苨

    荠苨(《别录》) 【异名】苨、菧苨(《尔雅》),杏参(《本草图经》),杏叶沙参、白面根(《救荒本草》),甜桔梗(《纲目》),土桔梗(《本草原始》),空沙参(《本草从新》),梅参、长…

  • 苘实

    苘实(《唐本草》) 【异名】顷麻子(《产乳集验方》),茼麻子(《圣济总录》),空麻子(《江苏植药志》),磨盘树子(《江西民间草药》)。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种子。植物形态详"…

  • 野花椒

    野花椒(《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叶尔玛(藏名)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西藏花椒的果皮、种子。 【植物形态】西藏花椒灌木或小乔木,高1米。嫩枝暗棕色或暗灰色,着生疏少而短小下弯的…

  • 车桑仔叶

    车桑仔叶(《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坡柳的叶。 【植物形态】坡柳,又名:铁扫把,明子柴、明油脂、炒米柴、毛乳、白石楝、溪柳。 常绿灌木,高达3米。树皮褐黄或灰色,长条…

  • 青蒿囊虫

    青蒿囊虫(《纲目》) 【异名】青蒿蛀虫(《品汇精要续集》),青蒿虫(《本草推陈》)。 【来源】为寄居于菊科植物青蒿茎节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 【采集】夏季,寻觅青蒿茎上有蛀孔者,即内…

  • 胎生铁角蕨_胎生铁角蕨的服用禁忌_胎生铁角蕨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凤尾草 性味:淡;微涩;凉 功能主治: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主腰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印度铁角蕨的全草。 原形态:植株高20-40cm。根茎短粗…

  • 鸡枞

    鸡枞(《纲目》) 【异名】鸡堫(《通雅》),鸡枞蕈(《广菌谱》),鸡菌(《纲目》),蚁夺(《贵州通志》),蚁枞(《云南府志》),鸡枞菜(《本草求原》)。 【来源】为白蘑科植物鸡枞的…

  • 金乌贼(海螵蛸)

    金乌贼(海螵蛸) 【英文名】OSSEPIAE 【来源】本品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maindronideRochebrune或金乌贼SepiaesculentaHo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