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米泔汁

粟米泔汁
(《唐本草》)

【来源】为淘洗粟米所得的泔水。

【功用主治】①《唐本草》:"主霍乱卒热,心烦渴,饮数升。臭泔止消渴尤良。"

②《本草拾遗》:"泔主霍乱,新研米清水和滤取汁服,亦主转筋入腹。酸泔,洗皮肤疮疥,服主五野鸡病及消渴。下淀酸者,杀虫及恶疮。和臭樗皮煎服主疳痢。"

【宜忌】《本草拾遗》:"浸米至败者损人。胃冷者不宜多食。"

【选方】治疳疮月蚀:泔淀敷之。(《纲目》)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29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倒水莲_倒水莲的禁忌_倒水莲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倒水莲、花老鼠、尾生根、石上凤尾草、金鸡尾、盘龙莲、仙人架桥、定草根、刷把草、青丝还阳、姜公久鱼 性味:辛;苦;平;凉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去风湿,通关节。治吐血,…

  • 紫油木皮

    紫油木皮(《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清香木的树皮。植物形态详"紫油木叶"条。 【功用主治】收敛止血。治外伤出血。 【用法与用量】外用:研末撒。

  • 菠菜子

    菠菜子(《滇南本草》) 【异名】刺蒺藜(《滇南本草》)。 【来源】为藜科植物菠菜的果实。植物形态详"菠菜"条。 【化学成分】含蔗糖、棉子糖,水苏糖。 【性味】性微温,味微辛甜。 【…

  • 草豆蔻

    【中文名】草豆蔻(《雷公炮炙论》) 【类别】种子类 【异名】豆蔻(《别录》),漏蔻(《南方异物志》),草果(《通志》),草蔻(《本草从新》),大草蔻(《药材资料汇编》),偶子(《中…

  • 水栀叶

    水栀叶(《中国药植志》)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的叶。植物形态详"水栀"条。 【化学成分】含山梨糖醇、甘露醇等多羟基醇。 【性味】味涩,性平。 【功用主治】消肿,理跌打损伤。…

  • 鲎肉

    鲎肉(《嘉祐本草》) 【来源】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肉。 【动物形态】东方鲎,又名:鲎鱼(《广志》)。体长70余厘米,宽约30厘米,全体深褐色,头胸及腹部各有1坚硬的甲壳被覆。头胸部背…

  • 五加皮

    五加皮(《本经》) 【异名】南五加皮(《科学的民间药草》)。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五加或无梗五加、刺五加、糙叶五加、轮伞五加等的根皮。 【植物形态】①五加(《本经》),又名:豺漆(…

  • 武靴藤_武靴藤的功效与作用_武靴藤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断肠苦蔓、小羊角扭、小羊角木、羊角藤、金刚藤、蛇天角、饭杓藤、武也藤、心胀黄、细叶羊角扭 性味:平;苦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排脓消肿;止痛生肌。主风湿痹痛;咽喉肿痛…

  • 蛇果黄堇_蛇果黄堇的副作用_蛇果黄堇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扭果黄堇、断肠草 性味:味苦;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祛风止痒。主跌打损伤;皮肤瘙痒症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蛇果黄堇的全草。 原形态:…

  • 蜣螂

    蜣螂(《本经》) 【异名】蛣蜣(《尔雅》),天社(《广雅》),转丸、弄丸(崔豹《古今注》),推丸(陶弘景),胡蜣螂(《蜀本草》),推车客(《本事方》),推屎虫(《孙天仁集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