溲疏

溲疏
(《本经》)

【异名】巨骨(《别录》),空木、卯花(《植物学大辞典》)。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溲疏的果实。

【植物形态】溲疏
落叶灌木,高达2米。小枝中空,赤褐色,幼时有星状毛,老时则光滑成薄片状剥落,芽具多数覆瓦状鳞片,无毛。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4厘米,先端尖以至钝渐尖,基部稍圆,边缘具小齿;两面有星状毛,背面的星状毛有10~15辐射枝。圆锥花序直立,长2.5~10厘米,花白色或外面有粉红色斑点,长1.2~1.8厘米:萼杯形,有5齿,裂片三角形,早落;花瓣5,长圆形,外面被有星状毛;雄蕊10,较长的花丝与花瓣等长,花丝先端具牙齿;花柱通常3枚,离生。蒴果近球形,顶端扁平,径4~5毫米,有多数细小种子。花期5~6月。
生于山地或栽植于庭园。分布长江流域及华北等地。

【性味】苦,平。

①《本经》:"味辛,寒。"

②《别录》:"苦,微寒,无毒。"

③《本经逢原》:"苦,平。"

【功用主治】①《本经》:"主身皮肤中热,除邪气,止遗溺,可作浴汤。"

②《别录》:"通利水道,除胃中热,下气。"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作丸。外用:煎水洗。

【宜忌】《本草经集注》:"漏芦为使。"

【选方】治妇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绝产:梅核仁、辛夷各一升,葛上亭长七枚,泽兰子五台,溲疏二两,藁本一两。上六味,末之,蜜和丸,先食,服如大豆二丸,日三,不知稍增。(《千金方》承泽丸)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30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藤

    ?藤(《广西药植名录》) 【异名】过山枫、大血藤、过山龙、过江龙、扭骨风(《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豆科植物?藤的茎藤。 【植物形态】?藤(《南方草木状》)常绿藤本,2回羽状…

  • 艾叶

    艾叶(《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 【植物形态】艾(《诗经》),又名:冰台(《尔稚》),艾蒿(《尔雅》郭璞注),医草(《别录》),灸草(《埤雅》),蕲艾(《蕲艾…

  • 蟾皮

    蟾皮(《本经逢原》) 【异名】蛤蚆皮(《医方约说》),癞蟆皮(《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皮。动物形态详"蟾蜍"条。 【化学成分】皮的特殊成分,…

  • 莎木面

    莎木面(《海药本草》) 【异名】莎而(《海药本草》),沙孤米(《东西洋考》),西国米(《通雅》)。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西谷椰子的木髓部提出的淀粉。 【植物形态】西谷椰子,又名:莎…

  • 虎杖叶_虎杖叶的功能主治_虎杖叶有没有不良反应

    基础信息 性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解热毒。主风湿关节疼痛;蛇咬伤;漆疮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叶。 原形态:多年生灌木状草本,高达1m以上。根茎横卧地…

  • 樟树子

    樟树子(《纲目拾遗》) 【异名】樟梨(《纲目拾遗》),香樟子、大木姜子(《贵州民间方药集》),樟木子(《中药志》),樟扣(《广西中药志》),樟子、樟太蔻(《广东中药》Ⅱ)。 【来源…

  • 郁李仁_郁李仁的副作用_郁李仁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郁子、郁里仁、李仁肉、郁李、英梅、爵李、白棣、雀李、车下李、山李、爵梅、样藜、千金藤、秧李、穿心梅、侧李、欧李、酸丁、乌拉柰、欧梨 性味:辛;苦甘;平;无毒 功能主…

  • 山楂木_山楂木的功效_山楂木有医用价值吗

    基础信息 别名:赤爪木 性味: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止痒。主痢疾,头风,身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野山楂等的木材。 原形态:1.山里红落叶乔木…

  • 蒲草根

    蒲草根(《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席草根、茫草(《四川常用中草药》),三角草、水三棱草、丝毛草、三棱观(《中国经济植物志》)。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水毛花的根。 【植物形态】水…

  • 榼藤_榼藤吃了中毒了怎么办_榼藤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过山枫、大血藤、过山龙、榼子藤、左右扭、过江龙、扁龙、过岗扁龙、脊龙、扭骨风、扭龙 性味:苦;涩;平;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腰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