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藤

四方藤
(《广西中药志》)

【异名】宽筋藤、红宽筋藤、春根藤、伸筋藤(《陆川本草》),蚂蝗藤、软筋藤、风藤(《广西药植名录》),方藤、红四方藤(《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四方藤的茎。

【植物形态】四方藤
木质藤本,长达10余米。茎,枝、叶柄锐四角形,幼嫩部分折断时常有丝状液汁,茎有节,暗紫红色或淡绿色。叶互生,卵形,大小不等,长至14厘米,宽至10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头,基部心形,边缘由侧脉延伸而呈小凸起,紫色;叶柄长达6厘米;卷须与叶对生,先端2叉,托叶2枚,方形。伞房花序生于侧枝顶端;花萼杯状,绿色或稍染紫红色;花瓣4,矩圆状卵形,先端紫红色,长约3毫米;雄蕊4;雌蕊1,花柱锥尖,柱头全缘。浆果肉质,圆球形,径约1厘米,熟时紫黑色。花期4~5月。果期11~12月。
生于阔叶林中。

【采集】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药材】茎呈四角形条状,长50~70厘米,径5~18毫米,稍扭曲,节上有托叶和卷须的残基,节间长7~20厘米,棱上略有翅,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粗糙;具皮孔、皱纹。质坚韧。断面不整齐,皮部薄,木质部稍带红黄色,密具导管,木部射线极狭,髓部带紫色。

【炮制】洗净,润透,斜切薄片,晒干。

【性味】甘,平。

①《陆川本草》:"甘,寒。"

②《广西中药志》:"味微苦,性平。"

③《广西中草药》:"味微酸涩,性平。"

【归经】《广西中药志》:"入肝经。"

【功用主治】治风湿痛,跌打伤筋。

①《陆川本草》:"去风湿。治四肢挛急,抽搐,风湿痛,跌打伤筋。"

②《广西中药志》:"舒筋活络,去瘀生新。治跌打内伤,筋络拘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浸酒。外用:酒炒敷。

【宜忌】《广西中药志》:"虚寒无瘀者勿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33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竹黄_竹黄的副作用_竹黄吃多了有什么影响

    基础信息 别名:淡竹黄、竹三七、血三七、竹参、赤团子、竹赤团子、竹赤斑菌、淡菊花、天竹花、淡竹花、竹花、竹茧 性味:味淡;辛;平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活血祛风;利湿。主咳嗽痰多;百…

  • 马鞍藤根

    马鞍藤根(《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鲎藤的根。植物形态详"马鞍藤"条。 【功用主治】治风火牙痛,关节风湿痛,流火,湿疹.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

  • 华山矾_华山矾的禁忌_华山矾的食用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针地黄、降痰王、贡檀兜、华灰木、牛特木、雷公针、膨药、白花丹、七针、土黄柴、米碎花木、大米仔花、水泡木、糯米树、止血树、檬子柴、羊子屎、毛壳子树、毛柴子、渣子树、狗…

  • 大夜关门

    大夜关门(《贵州草药》) 【异名】关门草、羊蹄风、猪腰藤。 【来源】为豆科植物多脉叶羊蹄甲的叶. 【植物形态】多脉叶羊蹄甲藤本;卷须1或2枚。叶革质,近圆形,长7~10厘米,宽8~…

  • 脓见愁根

    脓见愁根(《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小柴胡的根。植物形态详"脓见愁"条。 【采集】夏、秋采收,阴干。 【性味】《广西中草药》:"味微酸涩,性凉,无毒。" 【功用主治】①…

  • 通天草

    通天草(《饮片新参》) 【异名】荸荠梗(《饮片新参》),地栗梗、荸荠苗(《苏州本产药材》)。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荸荠的地上茎。植物形态详"荸荠"条。 【采集】7~8月间,将茎割下…

  • 小驳骨

    【中药名】 小驳骨 xiaobogu   【别名】驳骨丹、接骨草、小还魂、小叶金不换。   【英文名】Gendarussae Herba   【药用部位】爵床科植物小驳骨Gen-d…

  • 藏菌陈_藏菌陈的功效和作用_藏菌陈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肝利胆退黄;利水消肿。主急性黄恒型和非黄疸型肝炎;胆囊炎;水肿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川西獐牙菜的全草。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

  • 白枪杆

    白枪杆(《科学的民间药草》) 【异名】根根药(云南)。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白枪杆的根皮。 【植物形态】白枪杆半落叶乔木,高达10米。小枝四棱形,密被黄褐色绒毛或光滑。单数羽状复叶…

  • 羊黄_羊黄有毒吗_羊黄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性味:味苦;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开窍;化痰;镇惊。主热盛神昏;风痰闭窍;谵妄;惊痫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山羊的胆囊结石。 原形态:1.山羊,体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