貒肉

貒肉
(《唐本草》)

【异名】貒猪肉(《圣惠方》)。

【来源】为鼬科动物猪獾的肉。

【动物形态】猪獾(《纲目》),又名:貒(《楚辞》),獾(《尔雅》郭璞注),獾豚(《本草拾遗》),地猪(《医林纂要》),沙獾。
体粗壮,身长65~70厘米,尾长14~17厘米,体重约10公斤。形似狗獾,额部宽。吻较长,鼻垫与上唇之间无毛。四肢粗壮,前后肢均具淡黄色的利爪。全身黑棕色而杂以白色。背毛基部白色,中段黑棕色,毛尖白色。头部自鼻尖到颈部有一白色纵纹,两颊从口角到头后各有一白色短纹。耳缘白色,喉、颈部白色或黄白色。四肢棕黑。尾白色或黄白色。
生态与狗獾相似,自平原到海拔3000米左右高山上均有。住岩洞或穴居于地下。夜间活动,性凶猛,视觉弱,嗅觉灵敏。杂食性,以植物的根、茎、果实或爬虫类、鱼类、小鸟、鼠类为食,亦吃昆虫。春季产仔,每胎约4仔。分布华东、华南、西南、华北及陕西、甘肃等地。

本动物的骨(貒骨)、脂肪油(貒膏)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冬季捕捉。

【性味】酸,平。

①《食疗本草》:"平,味酸。"

②《纲目》:"甘酸,平,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咸,平。"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功用主治】补脾胃,利水道。治虚劳羸瘦,水胀,久痢小儿疳积。

①《唐本草》:"主久水胀不瘥垂死者,作羹臛食之,下水。"

②孟诜:"主患赤白痢多时不瘥者,可煮肉经宿露中,明日空腹和酱食之。又瘦人可和五味煮食,令人长脂肉,肥白。"

③《本草图经》:"主虚劳,行风气,利藏府,杀虫。"

④《日用本草》:"治上气虚乏,咳逆劳热,和五味煮食。"

⑤《医林纂要》:"补中,益气血,杀虫,治疳积。"

【用法与用量】内服:煮食。

【选方】治十种水病:貒猪肉半斤细切。上用粳米三合,水三升,入葱、豉、椒、姜作粥,每日空腹食之。(《圣惠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39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金盏菊

    金盏菊(《福建中草药》) 【异名】大金盏花(《广西药植名录》),水涨菊、山金菊(《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金盏菊的花、根。 【植物形态】金盏菊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高33…

  • 东风菜

    东风菜(《中国药植志》) 【异名】仙白草、山蛤芦(《中国药植志》),盘龙草、白云草(《湖南药物志》),尖叶山苦荬、山白菜、小叶青(《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东风菜…

  • 苦木

    【中文名】:苦木【类别】:木类【英文名】:IndianQuassiawoodTwingandLeaf【别名】:土樗子、苦皮树、苦胆木、熊胆树。 【来源】: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

  • 扭肚藤_扭肚藤的副作用_扭肚藤怎么服用

    基础信息 别名:假素馨、白花菜、毛毛茶 性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风湿热痹;四肢肿痛;瘟疬;疮疥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

  • 瑞香叶

    瑞香叶(《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的叶片,植物形态详"瑞香花"条。 【功用主治】治疮疡,痛风。 ①《岭南采药录》:"治疮疡,捣烂敷之。" ②《现代实用中药》:"鲜叶…

  • 龙齿

    龙齿(《本经》) 【来源】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牙齿的化石。 【采集】挖出后,除去泥土,敲去牙床。 【药材】呈完整的齿状或破碎成不规则的块状。完整者可分为犬齿与臼…

  • 波罗蜜核中仁

    波罗蜜核中仁(《纲目》) 【来源】为桑科植物木波罗的种仁。植物形态详"波罗蜜"条。 【性味】《纲目》:"甘微酸,平,无毒。" 【功用主治】益气,通乳。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 ①《纲…

  • 骨螺_骨螺的功效与作用_骨螺泡水喝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骨贝、螬螺 性味: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中耳炎;疮痈肿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骨螺科动物栉棘骨螺、浅缝骨螺、浅缝骨螺、钩棘骨螺等的壳。 原形态:…

  • 马蔺花

    马蔺花(《纲目》) 【异名】剧荔花(《吴普本草》),蠡草花(《本草图经》),马楝花(《水东日记》),潦叶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旱蒲花(《江苏药材志》)。 【来源】鸯尾科植物马…

  • 白僵蚕_白僵蚕的美容功效_白僵蚕可以去疤痕吗

    基础信息 别名:僵蚕、天虫、僵虫、白僵虫 性味:味辛;咸;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止痉;化痰散结;解毒利咽。主惊痫抽搐;中风口?眼斜;偏正头痛;咽喉肿痛;瘰疬;痄腮;风疹;疮毒 生长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