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香榧

土香榧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别名】粗榧、血榧、木榧(《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粗榧科植物中国祖榧的种子。

【植物形态】中国粗榧,又名:鄂西粗榧、竹叶粗榧、红壳松。
常绿小乔木,高2~5米,有时可达15米。叶螺旋状着生,2列;线形,通常直,稀微弯,长2~5厘米,宽3~4毫米,先端微急尖或有短尖头,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近无柄,下面具2条白色气孔带。雄球花6~7数聚生成头状,径约6毫米,梗长约3毫米;每雄球花基部有1苞片,雄蕊4~11,花丝短,通常具3花药;雌球花通常2~6个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椭圆状卵形、卵圆形或近圆形,长1.8~2.5厘米,外种皮带紫色。花期3~4月。种子翌年10月成熟。

分布长江以南及河南、湖北、陕西、甘肃、四川等地。

此外,同属植物三尖杉的种子亦同供药用。与上种的主要区别:叶较长,线状披针形,通常微弯,长6~10厘米,先端具长尖头;种子常3~8粒着生于种柄顶端,多为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长约2.5厘米。分布长江以南及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功用主治】《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食积,驱蛔虫。"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5~6钱;或炒熟食。

【临床应用】治疗恶性肿瘤
福建地区用三尖杉带叶小枝提取三尖杉总生物碱,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相当于总生物碱40~50毫克)。临床应用以三尖杉碱为定量标准计算,每天每公斤体重约2毫克,分2次肌肉注射,15~20天为一疗程,休息10天左右,如无显著副作用,再给一个疗程。共治14种恶性肿瘤(如淋巴肉瘸、食管贲门癌、胃癌,肺癌等)47例,初步看到9种肿瘤20例显出近期疗效,其中显效(症状明显减轻,肿块缩小超过原来直径1/2)5例,以淋巴肉瘤的效果较为突出。据临床观察,用药7~10天后,一般有效病例即可看出效果,对用药2~3周后无效的病例,即使继续应用,效果也不满意。对有效或显效病例,经数疗程后,为防止复发,仍需间歇持续用药.至于远期疗效,则尚待进一步观察总结。用药过程中,多数有注射处疼痛,并形成硬结,以及白细胞、血小板降低,或有头晕、恶心、口干、疲乏、无力、睡眠差、烦躁、便秘、食欲减退等反应,极个别还一度出现心肌供血不足,一般在停药6天左右或配合中西医对症处理后可逐渐恢复。广州地区用提取的单体粗榧碱结晶,制成注射液,成人每天剂量最小为20毫克,最大280毫克,大部分为100~200毫克。临用时以生理盐冰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直接静脉缓缓推注或滴注。治疗淋巴肉瘤、淋巴网状细胞瘤、原发性肝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等34例,特效(自觉症状消失,肿瘤基本消失)者1例,显效(标准同前)者5例。给药总量最小1100毫克,最大8620毫克,大多为3000~4000毫克。一般用药至1000~2000毫克开始见效,总剂量以4000~5000毫克为宜。用药过程中,全部病例未见血象变化、肝肾功能损害及消化道反应.只1例在一次用药过程中(总量已达2600毫克以上)出现气促、呼吸困难、腰腹痛、口唇发绀、四肢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有紫斑,经对症处理后约1小时,症状消失。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42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星星草

    星星草(《全展选编·皮肤疾病》)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大画眉草的花。 【植物形态】大画眉草一年生草本,高11~78厘米。秆丛生,直立或自基部向外张开而上升,节下常有一圈腺体。叶片线…

  • 醋_醋的功效和作用_醋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苦酒、酰、淳酢、米醋 性味:酸;甘;温 功能主治:散瘀消积;止血;安蛔;解毒。主产后血晕;症瘕积聚;吐血;衄血;便血;虫积腹痛;鱼肉菜毒;痈肿疮毒 生长采收 来源:…

  • 葱实

    葱实(《本经》) 【异名】葱子(《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百合种植物葱的种子。植物形态详"葱白"条。 【采集】夏、秋收集成熟果实,晒干,搓取种子,簸去杂质。 【药材】干燥种子类…

  • 了哥王

    了哥王(《岭南采药录》) 【别名】九信菜(《生草药性备要》),鸡子麻、山黄皮、鸡杧头(《岭南采药录》),南岭荛花、蒲仑(《中国树木分类学》),大黄头树、地棉麻树、桐皮子(《中国药植…

  • 芡实

    【中文名】芡实(《纲目》) 【类别】种子类 【异名】卵菱(《管子》),鸡瘫(《庄子》),鸡头实、雁喙实(《本经》),鸡头、雁头、乌头(《方言》),艻子(陶弘景),鸿头(韩愈),水流…

  • 枫香寄生

    枫香寄生(《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虾蚶草(《本草求原》),百子痰梗(《岭南采药录》),螃蟹夹、栗寄生、寄生包(《四川中药志》),路路通寄生、风饭寄生(《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 对叶林根

    对叶林根(《贵州草药》) 【来源】为萝蘼科植物柔毛吊灯花的根。植物形态详"对叶林"条。 【性味】性寒,味辛。 【功用主治】杀虫。驱蛔虫:对叶林根研末二钱。兑淘米水服。

  • 三条筋

    三条筋(《云南中草药》) 【别名】柴桂(《云南中草药》),小华草、香叶子树(《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 【来源】为樟科植物柴樟的树皮或叶。 【植物形态】柴樟常绿小乔木,高1.3~3…

  • 两栖蓼

    两栖蓼(《贵州草药》) 【异名】小黄药(《贵州草药》)。 【来源】为蓼科植物两栖蓼的全草。 【植物形态】两栖蓼多年生草本,有根状茎。生于水中者:茎横走,节部生根;叶有长柄,柄由托叶…

  • 败酱_败酱的作用与功效_败酱的医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鹿肠、鹿首、马草、泽败、鹿酱、酸益、败酱草、苦菜、野苦菜、苦斋公、豆豇草、豆渣草、观音菜、白苦爹、苦苴、苦叶菜、萌菜、女郎花 性味:味辛;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