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

土茯苓

【英文名】RHIZOMASMILACISGLABRAE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glabraRoxb.的干燥根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

【性状】本品略呈圆柱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枝,长5~22cm,直径2~5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有的外皮现不规则裂纹,并有残留的鳞叶;质坚硬。切片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厚1~5mm,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质略韧,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粘滑感。无臭,味微甘、涩。

【炮制】除去杂质;未切片者,浸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1、梅毒。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
  2、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又方:用土茯苓四两、四物汤一两、皂角子七个、川椒四十九粒、灯心七根,煎水代茶饮。
  3、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用法与用量】15~6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53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獭皮毛

    獭皮毛(《本草拾遗》) 【来源】为鼬科动物水獭的皮毛,动物形态详"獭肝"条。 【功用主治】《本草拾遗》:"主水癊病,煮汁服。"

  • 水韩信草

    水韩信草(《南宁市药物志》) 【异名】蓝花草、水远志(《南宁市药物志》),倒胆草,老蛇药(《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光叶翼萼的全株。 【植物形态】光叶翼萼一年生小草…

  • 苦地丁

    苦地丁(《中药志》) 【异名】地丁(《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地丁草(《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的全草。 【植物形态】地丁紫堇多年生草本,高15~30…

  • 景天三七_景天三七的功效与作用_景天三七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费菜、养心草、倒山黑豆、马三七、白三七、胡椒七、七叶草、晏海豆丬、回生草、血草 性味:平;甘;微酸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宁心安神;解毒。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

  • 瓜子金

    瓜子金(《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金锁匙、神砂草、地藤草(《植物名实图考》),远志草(《分类草药性》),小远志(《中国药植志》),辰砂草、惊风草、瓜米细辛、鱼胆草(《贵州民间方药…

  • 补骨脂_补骨脂功效与作用_补骨脂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胡韭子、婆固脂、破故纸、补骨鸱、黑故子、胡故子、吉固子、黑故子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主肾阳不足;下元虚冷;腰膝冷痛;阳痿精…

  • 蜂蜜

    蜂蜜(《纲目》) 【异名】石蜜、石始(《本经》),食蜜(《伤寒论》),蜜(《金匮要略》),白蜜(《药性论》),白沙蜜(《本草衍义》),蜜糖(《本草蒙筌》),沙蜜、蜂糖(《纲目》)。…

  • 白菖

    白菖(《别录》) 【异名】泥昌(《雷公炮炙论》),水昌、水宿、茎蒲、水菖蒲(《别录》),溪荪、兰荪(陶弘景),地心(《石药尔雅》),泥菖蒲(《纲目》),蒲剑(《草木便方》),水八角…

  • 多穗蓼

    多穗蓼(《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辣蓼、水蓼、恣恣萨曾(藏名)。 【来源】为蓼科植物多穗蓼的全草。 【植物形态】多穗蓼草本,高100~15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密被短柔毛。叶…

  • 蘼芜

    蘼芜(《本经》) 【异名】蕲莲、蘪芜(《尔雅》),薇芜(《本经》),江蒿(《上林赋》),芎藭苗(《别录》),川芎苗(《履巉岩本草》)。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苗叶。植物形态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