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蜐

石蜐
(《纲目》)

【异名】紫蜐(《苟子》),龟脚(《纲目》),龟脚蛏(《纲目拾遗》),观音掌(《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铠茗荷儿科动物石蜐的肉。

【动物形态】石蜐
为大型的有柄蔓足类。雌雄同体。体分头状部和柄部;全形很象龟脚。头状部宽3厘米,高2厘米,呈淡黄绿色,由8块大的主要壳板及基部24片小型壳板所成,每壳的表面都有明显的生长线;小壳板片数随个体而增减。柄部长宽各约3厘米,软而黄褐色,外表被细小的石灰质鳞片,排列紧密,全体以腹面向上,头部皮肤呈折皱状,伸长以包体部,形成外套。触角退化;口器有大颚1对,小颚2对。胸部有显著的胸肢6对,顶端弯曲如蔓。
以柄部固着于海水澄清的岩石隙缝中,常密集成群。时以蔓足伸出壳外,摄食小动物。分布东海、南海和台湾。

【性味】《纲目》:"甘咸,平,无毒。"

【功用主治】①《纲目》:"利小便。"

②《海南解语》:"下寒澼,消积痞湿肿胀。虚损人以米酒同煮食,最补益。"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57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苜蓿

    苜蓿(《别录》) 【异名】牧蓿(《尔雅》郭填注),木粟(《尔雅翼》),怀风、光风、连枝草(《西京杂记》),光风草(《纲目》)。 【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苜蓿或南苜蓿的全草。 【植物形态…

  • 连翘根

    连翘根(《本经逢原》) 【异名】连轺(《伤寒论》)。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根,详"连翘"条。 【性味】《汤液本草》:"气寒,味苦。" 【功用主治】《纲目》:"治伤寒瘀热欲发黄…

  • 虾子草

    虾子草(《四川中药志》) 【异名】红虾子草(《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纤花耳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纤花耳草一年生纤弱披散草本,高约15~40厘米。茎秃净,干时带光泽…

  • 水龙骨

    水龙骨(《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草石蚕(《纲目拾遗》),石蚕、铁打粗(《中国药植志》),青竹标、岩鸡尾、人头发(《贵州民间药物》),倒水莲、青莲、骨碎补、石倒水莲、青倒水莲(《…

  • 峨眉半边莲

    峨眉半边莲(《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莲座蕨科植物峨眉莲座蕨的根茎。 【植物形态】峨眉莲座蕨多年生草本,高1.5~2米。根状茎肥大,肉质,圆球形。叶片纸质,长达80厘米,二回…

  • 长筒马先蒿

    长筒马先蒿(《西藏常用中草》) 【异名】露茹色尔布(藏名)。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长筒马先蒿的花。 【植物形态】长筒马先蒿低矮草本,高10~20厘米。根束生,表皮深褐色。茎单生或丛…

  • 枫柳皮

    枫柳皮(《唐本草》) 【异名】枫杨皮(《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树皮。 【植物形态】枫杨,又名:柜柳(《尔雅》郭璞注),枫柳(《唐本草》),桦柳、鬼柳(《群芳谱…

  • 龙齿

    龙齿(《本经》) 【来源】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牙齿的化石。 【采集】挖出后,除去泥土,敲去牙床。 【药材】呈完整的齿状或破碎成不规则的块状。完整者可分为犬齿与臼…

  • 龙须参

    龙须参(《南京民间药草》) 【来源】为茄科植物刺酸浆的根。 【植物形态】刺酸浆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直立,绿色,有柔毛,上部分枝。叶互生;卵形,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或…

  • 麦瓶草

    麦瓶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异名】净瓶、米瓦罐(《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香炉草(《四川中药志》),梅花瓶(《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麦瓶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