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驳骨


中药名】 小驳骨 xiaobogu

  【别名】驳骨丹、接骨草、小还魂、小叶金不换。

  【英文名】Gendarussae Herba

  【药用部位】爵床科植物小驳骨Gen-darussa vulgaris 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亚灌木,直立无毛,高约1米。茎圆柱形,节膨大,分枝多,嫩枝常深紫色。叶对生;纸质;叶柄长不及1厘米;叶片狭披针形至披针状线形,长5~10厘米,宽5~15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侧脉每边6~8条,呈深紫色。穗状花序顶生,上部密生,下部间断;苞片对生,每苞片中有花2至数朵;萼近相等的5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长约4毫米;花冠白色或粉红色,长约1.3毫米,花冠管圆筒状,喉部稍扩大,冠檐二唇形,上唇长圆状卵形,下唇浅3裂;雄蕊2,花丝稍扁,花药具阔面斜的药隔,药室2,一个基部有尾状附属物;子房每室有2个胚珠,花柱线形。蒴果棒状,长1.2厘米,无毛。花期春季。

  【产地分布】生于村旁或路边的灌丛中,亦有栽培。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本品茎呈圆柱形,有分枝,长40~90厘米,直径0.2~3厘米。茎表面黄绿色、淡绿褐色或褐绿色,有稀疏的黄色小皮孔;小枝微具四棱线,节膨大。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叶对生,卷缩破碎,展平后呈狭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4~14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脉略带紫色。有的可见穗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苞片窄细,花冠二唇形。气微,味微辛、酸。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肝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祛瘀止痛,续筋接骨。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15~30克;或研末;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或煎汤熏洗。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风湿骨痛,血瘀经闭,产后腹痛。

  【药理研究】小剂量使鼠体温升高,剂量过大则使体温降低,可致剧烈泻下,并可导致死亡。

  【化学成分】本品含β-谷固醇,爵床脂素和挥发油等成分。

  【使用禁忌】孕妇慎用。

  【配伍药方】①治风湿痛:小驳骨、大风艾、过山香、水菖蒲、红鹰不扑各适量。用水煲,熏洗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四肢神经痛:小驳骨、枫寄生、埔银、土烟头、钮子茄及一条根各20克。水煎服。(《台湾植物药材志》)

  ③治经痛:小驳骨40克。水煎服。(《台湾植物药材志》)

  ④治跌打伤:小驳骨茎及根40~75克,水煎服;或全草捣烂,酒炒后,趁热推跌打骨折处。(《台湾植物药材志》)

  ⑤治骨折:小驳骨全株250克,枇杷叶500克,九节茶叶60克,小雄鸡一只。共捣烂,复位后,敷患处,1.5小时取去。(《广东省惠阳地区中草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96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野苏麻

    野苏麻(《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野藿香。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细锥香茶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细锥香茶菜多年生直立草本。茎四方形,紫红色,具毛。叶对生,卵形,先端渐尖,基部近于…

  • 蜈蚣草根

    蜈蚣草根(《云南中草药》) 【来源】凤尾蕨科植物蜈蚣草的根,详"蜈蚣草"条。 【性味】涩,温,有小毒。 【功用主治】防治流行性感冒(配方用)。蛔虫症,每用二至四钱,煎服。

  • 菊花_菊花的医用价值_菊花多吃有什么影响

    基础信息 别名:节华、日精、女节、女华、女茎、更生、周盈、傅延年、阴成、甘菊、真菊、金精、金蕊、镘头菊、簪头菊、甜菊花、药菊 性味:味甘;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平肝明目;…

  • 松叶_松叶有哪些作用_松叶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猪鬃松叶、松毛、山松须、松针 性味: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杀虫止痒;活血安神。主风湿痿痹;脚气;湿疮;癣;风疹瘙痒;跌打损伤;神经衰弱;慢性肾炎;高血压病。…

  • 蘡薁

    蘡薁(《唐本草》) 【异名】薁(《诗经》),燕薁、蘡舌(《广雅》),山葡萄(《唐本草》),山蒲桃(《本草拾遗》),野葡萄藤、木龙(《百一选方》),烟黑(《救荒本草》),接骨藤(《贵…

  • 昆明鸡血藤根

    昆明鸡血藤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昆明鸡血藤的根,植物形态详"昆明鸡血藤"条。 【化学成分】根和种子均含鱼藤酮及拟鱼藤酮,种子含量较高,约1.22%。 【性味…

  • 小二仙草

    小二仙草(《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豆瓣草、女儿红、沙生草(《四川中药志》),水豆瓣、豆瓣菜(《贵州草药》)。 【来源】为小二仙草科植物小二仙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小二仙草多年…

  • 山麻黄_山麻黄是中药吗_山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臭草、虱子草、蛇咬药、千垂乌 性味:微辛;性温 功能主治:解表;平喘;利水;止呕。主感冒;咳喘;呕吐;水肿;蛇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山麻黄的全…

  • 熊肉_熊肉的成分分析_熊肉的药理作用

    基础信息 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补虚损;强筋骨。主脚气;风痹不仁;手尽不随;筋脉挛急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熊科动物黑熊及棕熊的肉。 原形态:1.黑熊,体形较大,长1.…

  • 藓生马先蒿

    藓生马先蒿(《广西中草药》) 【异名】土人参。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藓生马先蒿的根。 【植物形态】藓生马先蒿多年生草本。根粗壮,有分叉。茎丛生,直立或倾卧,长达25厘米。叶互生;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