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一枝花


中药名】 七叶一枝花 qiyeyizhihua

  【别名】蚤休、草河车、金线重楼、独角莲。

  【英文名】Polyphylla Paris Rhizome。

  【药用部位】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的根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肥厚,黄褐色,结节明显。茎直立,圆柱形,常带紫红色或青紫色,基部有1~3片膜质叶鞘包茎。叶轮生茎顶,通常7片;叶片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8~27厘米,宽2.2~10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膜质或薄纸质。花柄出自轮生叶中央,通常比叶长,顶生一花;花两性,外轮花被片4~6,狭卵状披针形;内轮花被片狭条形,长超过外轮或近等长;雄蕊8~12,花药短,与花丝近等长或稍长;花柱粗短。蒴果紫色,3~6瓣开裂。种子多数,具鲜红色多浆汁的外种皮。

  【产地分布】生长于高海拔1800米至3200米林下。主要产于广西、贵州、云南、西藏、四川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根茎类圆柱形,多平直,直径1~2.5厘米。外表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膨大顶端具凹陷的茎残基。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粉质,少数部分角质,粉质者粉白色,角质者淡黄棕色,可见草酸钙针晶束亮点。气微,味苦。以粗壮、质坚实、断面色白、粉性足、无泥沙者为佳。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有小毒。归肝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3~10克;研末,每次1~3克。外用:适量,磨汁涂布、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主治痈肿疮毒,咽肿喉痹,乳痈,毒蛇咬伤,跌打伤痛,肝热抽搐。

  【药理研究】七叶一枝花煎剂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甲醇提取物在体外对宋内痢疾杆菌、黏质沙雷杆菌、大肠杆菌、敏感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和水提物对流感甲型病毒及流感亚洲甲型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而乙醇提取物有杀灭钩端螺旋体作用,同浓度的水煎剂则无此作用。其甲醇提取物体外可抑制HeLa瘤株、L929瘤株生长;在体内实验中,甲醇提取物和水提物均对艾氏腹水瘤EAC有效;总皂苷亦可抑制H22实体瘤的生长。此外,七叶一枝花尚有杀精子、平喘、止咳、收缩子宫等作用。

  【化学成分】七叶一枝花含薯蓣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苷(diosgenin-3-O-β-D- glucopyranoside)、蚤休甾酮(parister-one)、肌酐(creatinine)和氨基酸等。

  【使用禁忌】虚寒证、阴性疮疡及孕妇禁服。

  【配伍药方】①治蛇咬伤:七叶一枝花根10克,研末开水送服,每日二至三次;另以七叶一枝花鲜根捣烂,或加甜酒酿捣烂敷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中鼠莽毒:金线重楼根。磨水服。(《濒湖集简方》)

  ③治脱肛:蚤休,用醋磨汁。外涂患部后,用纱布压送复位,每日可涂二至三次。(《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96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预知子

    预知子(《日华子本草》) 【异名】盍合子、仙沼子(《日华子本草》),压惊子(《医林纂要》)。 【来源】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和白木通的种子。植物形态详"八月札"及"木通"条。 …

  • 柚树寄生_柚树寄生功效与作用_柚树寄生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别名:柚寄生、缘柚寄生、大柚寄生、黄皮寄生、柚子寄生、橘子寄生、蛤凹木寄生、柿寄生、山橘寄生、无患子寄生、羊奶寄生、克李寄生、杂寄生、东方槲寄生、瘦果槲寄生 性味:苦;辛…

  • 泡囊草

    泡囊草(《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泡囊草的根或全草。 【植物形态】泡囊草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根茎肉质肥大。茎直立,自基部丛生,被毛。叶有柄,茎下部叶鳞片状,中…

  • 葛蕈

    葛蕈(《纲目拾遗》) 【异名】葛乳、葛花菜(《纲目》),葛菌、红血莲(《四川中药志》),螺丝起(《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蛇菇种植物蛇菇的全草。 【植物形态】蛇菇一年或多年生寄…

  • 小芸木_小芸木可以入药吗_小芸木的药用部位

    基础信息 别名:鸡屎木、山萸皮、癞蛤蟆跌打、野黄皮、野茶辣、小黄皮、半边风 性味:味苦、辛;性温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温中行气;散瘀消肿。主流感;感冒咳嗽;胃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

  • 棕榈根_棕榈根的功效和作用_棕榈根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棕树根 性味:味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收效止血;涩肠止痢;除湿;消肿;解毒。主吐血;便血;崩漏;带下;痢疾;淋浊;水肿;关节疼痛;瘰疬;流注;跌打肿痛 生长采收 …

  • 拘那花

    拘那花(《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九芎(《台湾府志》),苞饭花(《植物名实图考》),九荆(《植物名汇》)。 【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拘那花的花或根。 【植物形态】拘那花落叶灌木或小…

  • 凫羽

    凫羽(《陆川本草》) 【来源】为鸭科动物绿头鸭的羽毛。动物形态详"凫肉"条。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咸,无毒。" 【功用主治】《陆川本草》:"治溃疡及烫伤。烧灰调麻油涂…

  • 苦壶卢花

    苦壶卢花(《纲目》)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葫芦的花,植物形态详"苦壶卢"条。 【采集】7~8月采。 【功用主治】《纲目》:"治一切鼠瘘。" 【选方】治鼠瘘:苦壶卢花曝干,捣罗为末…

  • 观音苋

    观音苋(《重庆草药》) 【异名】木耳菜、血皮菜(《植物名实图考》),水三七(《昆明药植调查报告》),血匹菜、紫背天葵(《重庆草药》),红番苋、红毛番、红苋菜、红菜、当归菜、红玉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