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钱草

大金钱草
(《重庆草药》)

【异名】神仙对坐草(《百草镜》),地娱蚣(王安卿《采药志》),蜈蚣草(《纲目拾遗》),过路黄(《植物名实图考》),铜钱草(《草木便方》),野花生(《植物名汇》),仙人对坐草(《岭南采药录》),四川大金钱草、小茄(《中药通报》6(1):26,1959),对座草(《江苏植药志》),一串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临时救(《浙江民间草药》),黄疸草(《本草推陈》),一面锣、金钱肺筋草,藤藤侧耳根、白侧耳根铜钱花、水侧耳根(《重庆草药》),大连钱草(《中国药植图鉴》),遍地黄(《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报舂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过路黄
多年生草本,有少许柔毛或近无毛,茎柔弱,匍匐地面,长20~60厘米;叶、萼、花冠均具点状及条纹状黑色腺体。叶对生;卵形或心形,长3~5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钝尖或钝,基部楔形或心形,全缘;有叶柄。花黄色,成对腋生,具花梗;萼片5,线状披针形至线形,幼嫩时稍有毛,成熟后无毛;花瓣5,长为萼片的2倍,裂片线状舌形,先,端尖;雄蕊5,3枚较长,2枚较短,长约为花冠的一半,花丝基部连合成筒;子房上位,花柱长,柱头头状,通常宿存。蒴果球形咸近于球形,有黑色短条状腺体。花期5~7月。果期9~10月。

喜生于山坡疏林湿地。分布华东、华南、西南、华中及陕西、甘肃、山西等地。

【采集】5月采收,鲜用或晒干用。

【药材】干燥全草多皱缩成团。根纤细,淡黄色;茎扭曲,暗红棕色,表面多细纵沟纹,径约1毫米,无毛;断面外圈深棕色,中心淡黄色;下部茎节处有须根。叶对生,多皱缩,卵形或心形,主脉1条,于下面突出,侧脉不显,上面棕绿色,下面较浅,性脆易碎。用水浸后,透光可见黑色短条纹。花果一般不见。气微香,味淡微酸。

主产四川;此外,江苏、广西、浙江、湖南等地亦产。

四川地区还有同属植物点腺过路黄,其全草或带根全草亦可作大金钱草使用。

【化学成分】①过路黄全草含酚性成分、甾醇、黄酮类、氨基酸、鞣质、挥发油及胆碱。

②点腺过路黄全草中分离出氯化钾和混合糖类,初试尚有黄酮类、皂甙、甙、内酯类和有机酸等反应。

【性味】甘淡,平。

①《草木便方》:"淡。"

②《浙江民间草药》:"性寒,味酸。"

③《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谈,无毒。"

④《上海常用中草药》:"苦酸,凉。"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反胃噎膈,跌打损伤,疔疮肿毒。

①王安卿《采药志》:"治反胃噎膈,水肿臌胀,黄白火丹,阴症伤寒。"

②《草木便方》:"除风毒。癫狗咬伤,捣酒服。疠风,丹毒,生服、(外)涂。"

③《四川中药志》:"清血热,清肺止咳,消水肿。治肾结石,胆结石,跌打损伤及疟疾。"

④《重庆草药》:"治痨伤咳嗽带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黄疸初起,又治脱力虚黄:神仙对坐草三叶,白荷包草、平地木、茵陈各三钱。水煎分三服,早、中、晚下。(《百草镜》)

②治腹水肿胀:过路黄鲜草适量,捣烂敷脐部。(《上海常用中草药》)

③治肾虚水肿:四川大金钱草、小茴香。炖猪蹄子服。(《四川中药志》)

④治石淋:过路黄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⑤治胆石病:大金钱草、狗宝。研末,蒸猪肝服。(《四川中药志》)

⑥治一切疝气:仙人对坐草、青木香。二味捣汁,冲酒服。(《刘羽仪经验方》)

⑦治疔疮:过路黄捣汁,兑淘米水或酒服。(《湖南药物志》)

⑧治跌打损伤:过路黄鲜全草,洗净,捣汁一小杯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⑨治骨折:四川大金钱草、二郎箭、见血飞,大血藤皮。研末,调麻油包患处。(《四川中药志》)

⑩治毒蛇咬:神仙对坐草捣汁饮,以渣敷伤口。(《祝穆试效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结石病
每日用过路黄全草2两至半斤煎服,对肝胆结石有-定效果。某些病例治疗后不仅临床症状消除,肝功能恢复正常,且X线亦见结石阴影消失。本品亦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同样有效。临床应用大都配成复方,以增强效果。

②治疗急性乳腺炎
将过路黄鲜品洗净,晾干后捣烂敷于患处,每天1~3次。观察13例,1~3天痊愈者8例,4~6天痊愈者5例。有2例在起病时曾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但乳房肿痛未见好转,反而坚硬不散,经用过路黄加适量蛇地钱,伏地堇共捣烂外敷3天而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502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细辛_细辛治什么病_细辛的药理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小辛、细草、少辛、细条、绿须姜、独叶草、金盆草、万病草、卧龙丹、铃铛花、四两麻、玉香丝 性味:辛;温;小毒 功能主治: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主风寒表证;头…

  • 蛇蜕

    蛇蜕(《本经》) 【异名】龙子衣、蛇符、龙子单衣、弓皮(《本经》),龙皮、龙单衣、蛇筋、蛇附(《吴普本草》),蛇皮(《雷公炮炙论》),龙子皮(《别录》),蛇蜕皮(《药性论》),蛇壳…

  • 珍珠

    珍珠(《开宝本草》) 【异名】真朱(《本草经集注》),真珠(《雷公炮炙论》),蚌珠《南方志》),珠子(《儒门事亲》),濂珠(《增订伪药条辨》)。 【来源】为珍珠贝科动物珍珠贝、马氏…

  • 猪苓_猪苓的副作用_猪苓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豕零、猳猪屎、豕橐、司马彪、豨苓、地乌桃、野猪食、猪屎苓、猪茯苓、野猪粪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利尿渗湿。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脚气;泄泻;淋浊;带下 生长采收…

  • 矩形叶鼠刺

    矩形叶鼠刺(《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鸡骨柴、牛皮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老茶王、华鼠刺(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矩形叶鼠刺的根、花。 【植物形态】矩…

  • 驱虫斑鸠菊_驱虫斑鸠菊可以入药吗_驱虫斑鸠菊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野茴香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活敌国;杀虫解毒。主白癜风;蛔早;蛲虫;疮疖肿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驱虫斑鸠菊的果实。 原形态:驱虫斑鸠菊…

  • 黄杨木

    黄杨木(《纲目》) 【来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的茎枝。 【植物形态】黄杨(《酉阳杂俎》),又名:山黄杨(《履巉岩本草,),千年矮、小黄插(《分类草药性》),百日红、万年青、豆板黄杨、…

  • 白芥子

    白芥子(《唐本草》) 【异名】辣菜子(《中药志》)。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植物形态详"白芥"条。 【采集】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

  • 桑瘿

    桑瘿(《百草镜》) 【来源】为老桑树上的结节。植物形态详"桑叶"条。 【功用主治】《百草镜》:"去风痹诸湿。浸酒用,治胃痛。" 【选方】治老年鹤膝风:桑树上结累一块,以陈米醋磨服,…

  • 苘实

    苘实(《唐本草》) 【异名】顷麻子(《产乳集验方》),茼麻子(《圣济总录》),空麻子(《江苏植药志》),磨盘树子(《江西民间草药》)。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种子。植物形态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