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木

胆木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山熊胆、熊胆树、乌檀(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胆木的枝、树皮。

【植物形态】胆木
乔木,高可达5米以上。树皮外面灰黄色,内皮与木质部剥后由浅黄色逐渐变为棕黄色,味极苦;枝条有白色皮孔。叶对生,长圆形,近革质,长8~l4厘米,宽4~7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侧脉8对,两面都明显,叶柄长2~3厘米;托叶大,卵圆形,早落。花白色,密集成一顶生的圆头状花序,有叶状苞片;萼管连成肉质体,花5数;子房下位。果肉质,球形。种子无翅。花期8~9月。
生于高山近顶或半腰荫蔽潮湿地带。分布我国南部。

【采集】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化学成分】茎含黄酮甙、酚类。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

【功用主治】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乳腺炎,肠炎,菌痢,尿路感染,胆囊炎,下肢溃疡,脚癣感染,疖肿脓疡,皮炎湿疹。"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

【临床应用】①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将胆木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胆木乙醇提取物3克),每8小时肌注1次,每次2~8毫升,用至体温下降后2~3天。有出血倾向者加用紫珠草(干品)1两,水煎3次分服。观察10例,体温在4~56小时内开始下降,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4.3天,主要症状及体征大部分于用药后1~7天内消失。治程中无明显的副作用,仅部分有轻度腹泻,个别用药后出现高热、畏寒、出汗,类似青霉素的治疗反应。

②治疗多种炎症
每天肌注胆木注射液1毫升(相当于生药1克),或辅以其他对症治疗。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结膜炎、麦粒肿、牙周脓肿、水痘合并感染、中耳炎、烧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手术后预防感染等数百例,大多在2~3天内见效。注射时除局部疼痛外,尚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502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白背杨

    白背杨(《广西植物名录》)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银白杨的叶。 【植物形态】银白杨乔木,高10~35米。幼枝密生白色绒毛;冬芽圆锥形,有白色绒毛,或仅边缘有细柔毛。单叶互生,长短枝叶…

  • 炙黄芪

    【中药名】炙 黄芪 zhihuangqi   【别名】无。   【英文名】Astmgali Radix Praeparatacum Melle   【药用部位】黄芪的炮制加工品。 …

  • 百味参

    百味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小棕皮。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百味参的全草。 【植物形态】百味参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根丛生,稍肉质,纺锤形,叶基生;线状披针形,长10…

  • 葫芦茶根

    葫芦茶根(《贵州草药》) 【来源】为豆种植物葫芦茶的根,植物形态详"葫芦茶"条。 【采集】夏、秋采集。 【性味】《贵州草药》:"性平,味微苦辛。"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风热咳嗽…

  • 大树甘草_大树甘草的药用功效_大树甘草的性味是

    基础信息 别名:当娜、树甘草、白头将军、木辣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利尿消肿。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肾炎水肿;尿路感染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

  • 附子

    【中药名称】附子(《本经》)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旁生块根(子根)。植物形态详"川乌头"条。 【采集】夏至至小暑间挖取附于母根旁的子根,洗净泥土,称为泥附子,按大小…

  • 三色堇

    三色堇(《中国药植图鉴》) 【别名】蝴蝶花(《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三色堇的全草。 【植物形态】三色堇一年或两年生草本,茎高7~30厘米,多分枝。基生叶圆心脏形,…

  • 补骨脂

    【中文名】补骨脂(《雷公炮炙论》) 【类别】果实类补骨脂 【异名】胡韭子(徐表《南州记》),婆固脂、破故纸(《药性论》),补骨鸱(《本草图经》),黑故子、胡故子(《中药志》),吉固…

  • 百部―直立百部

    【中文名】:百部―直立百部【类别】:根类【英文名】:SessiieSiemonaRoot【别名】:药虱药、一窝虎。 【来源】: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sessilifoli…

  • 五香血藤

    五香血藤(《贵州草药》) 【异名】大活血(《天目山药植志》),紫金藤、钻骨风(《贵州草药》),血藤(《中草药资料》)。 【来源】为木兰植物长梗五味子的茎藤。植物形态详"红木香"条。…